绿道网:网尽自然人文景观
——松阳县松古平原绿道建设略记

2017-06-01 12:19练忠平陈建辉
城乡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松阳县松阳绿道

练忠平 陈建辉

绿道网:网尽自然人文景观
——松阳县松古平原绿道建设略记

练忠平 陈建辉

地处浙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四面环山,松阴溪贯穿全境,中部为丽水地区最大的平原,境内水域主要有松阴溪和小港溪,名山古村水田是其最具特色的景观。建设松古平原绿道既能够建立一个战略性的城市自然系统结构,串景成网,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又能为群众的游憩活动提供空间。建设绿道网是松古平原实现地域景观格局重构,理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最佳选择。

一、松阳绿道建设的优势

(一)路网框架优势

松阳县公路主骨架布局为“两纵三横七连”,路网已具雏形。截至2015年底,全县路网总里程达到1451公里。“十三五”期间将形成“两铁、两高、一纵两横五线六连、一航道”的综合交通总体布局,即以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骨架接轨长三角(即两铁两高一纵两横),区域县乡公路为干线(即五线:“水韵象溪线、摄影四都线、茶香江南线、文化卯山线和风情小港线”),通村公路及联网公路为基础,并逐步改善内河航道水深,形成一个贯通全县、连通周边县(市、区)的松阳路网,创造一个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路网系统,公路等级结构明显提高。到2020年,完成改造提升箬寮景区、竹源峡、卯山、三都古村落等景区的旅游通景公路,新建1~2个自驾车营地,新建、改建1万个旅游景区停车位。全县路网总里程达到1654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17.7公里/百平方公里。

(二)园林绿化优势

松阳县自古就有“世外桃源”的美誉。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5.6%,林木绿化率76.6%;平原林木覆盖率23.8%;湿地2.1万亩。近年来,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和创建美丽乡村的契机,通过对主要道路绿化、公园绿地、滨河绿带的新建与改造,基本搭建完成了绿网骨架,大幅提升了绿化景观,不仅改善了区域的环境水平,也为松古平原绿道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绿化基础。截至2016年底,县域建成区绿地总面积308公顷,覆盖率36.6%,绿地率31.4%,公园绿地面积88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45平方米。

(三)景观优势

作为国家确定的华东地区的唯一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验区,松阳拥有格局完整的传统古村落超过100个,其中71个被录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和“古典中国”的样本;一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庆寺塔被称为“江南稀宝”;一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石仓清代古民居群堪称“松阳一绝”,为当今“浙江建筑史上一大奇观”;一个省级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箬寮—安岱后省级风景名胜区;两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家大院和年詹宝兄弟进士牌坊(建于明代弘治九年);多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汤兰公所、城隍庙、青云塔、黄家大院、寺口进士牌坊、三济桥等)。

二、松阳绿道建设的路径

(一)绿道建设目标

松阳县围绕建设“长三角田园休闲旅游胜地”目标,统筹规划松古平原绿道网络,依托松古平原陆上慢行游赏绿道体系和松阴溪流域水上生态绿色长廊,串点成线,将松古平原和松阴溪流域河道打造成为融田园风光、古街古村、民俗风情、水利设施、农耕体验、水上游乐、健身休闲等于一体的绿色景观长廊。

(二)绿道建设规划

根据松阳旅游资源特色和区域分布特点,县域中部发展是将传统商业、历史文化旅游、文物古迹和古城的保护开发相结合;西部发展以休闲旅游为主;沿松阴溪线为生态居住和旅游体检示范带;古市与新兴两镇及中间沿溪地带,以建设香茶小镇为主,重点实施生态旅游、休闲养生项目,承接人口集聚;其余区块主要提供生态产品及生态保障。集中力量开发并提升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艺术创作之旅、康体健身之旅、民宿体验之旅、休闲养生之旅等松阳旅游线路;培育民族风情线、绿色生态线、文化探秘线等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创建田园松阳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箬寮原始林、大木山茶园两大4A级景区以及田园文化小镇、茶香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加大中国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力度。聚焦境内的绿水青山,着力打造田园风光特色的休闲生态绿道。“十三五”期间,重点串联整合11条旅游景点的道路。

(三)绿道建设类型

结合国内绿道实践现状和松阳县绿道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依据建设目标与功能,将绿道分为城镇型绿道、乡野型绿道和山地型绿道3种。城镇型绿道是指松阳县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依托和串联各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供居民休闲、游憩、出行、健身等的绿道。乡野型绿道是指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托林地、园地、湿地、水体、农田,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农业观光区、特色乡村、农家乐等的绿道。山地型绿道是针对松阳县多山的特点而设立的特殊类型绿道,位于坡度较大的山地丘陵地区,主要沿自然河流溪谷、古道、登山径设立,不满足普通自行车通行,仅供徒步及攀登的绿道。

三、松古平原绿道建设实践

(一)规划设计

松古平原绿道用原生态中的山、水、石、草等元素,使绿道建设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保留沿线水湾、滩涂、湿地、深潭等自然河道特性,杜绝刻意打造。如:已建成松阴溪绿道节点鹰嘴潭、力溪湖的打造,只有少量的建设工程。基本上不毁树,在防洪堤上采用植被护坡,注重色彩和立体层的营造,以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降低种养成本;并充分利用旧有的水利设施,如对老堰坝、旧水车进行改造,为绿地增加灵动感;绿道依山傍水,遇悬崖峭壁则作栈道,保留巨石;防洪堤以抛石护脚,以溪石代替桌凳。通过设置封堵系统、增设公共自行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防洪堤护坡上采用混播草坪,春夏秋保持绿色,冬季休眠,易于养护。

(二)建设规模

松古平原绿道项目选址于松阴溪两岸松古平原段,建设60公里骑行绿道,线路西起界首村,东至横山村湿地。从松阳县城沿绿道行游,游客可依次游经独山、水利博物馆、江滨公园、松阳老街、延庆寺塔、卯山、大木山骑行茶园等自然人文景区,游览鹰嘴潭、青龙湖、白龙湖、独山湖、白沙湖等沿溪水景区,探访白龙堰、青龙堰、五羊堰、梁下堰、金梁堰等松古平原水利工程。

(三)建设效果

松古平原绿道连接着界首古村落、古市镇、旅游景点等,集中展示松阳的文化带。以全域农耕文明博物馆建设为载体,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利用古民居、旧学堂、老工坊等古村落建筑,打造独具特色、各不相同的博物馆,展示松阳传统悠久的农耕文化。如樟溪“红糖工坊”、溪下农耕文化馆、吴弄烟叶文化馆、黄家大院等。绿道建设也是防洪堤建设,利用宋元时期古水利设施,展示水利文化。在松阴溪绿道上骑行,如大木山绿道骑行,穿梭在万亩茶园中,享受茶文化的魅力。

松古平原绿道环境优美,串联景区、乡村、郊区和城区,带动市民强身健体。创建绿道建设对沿线万亩茶叶种植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等有极大带动作用。绿道配套的驿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都设置在村庄周边或沿线村庄内,提升了沿线村庄的基础设施水平,节约了建设成本,也带动了绿道周边村民致富。下一步松阳将创建松阴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和10个市级水利风景区。松阳旅游业发展态势喜人,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247.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实现旅游收入11.43亿元、同比增长40.9%。预计“十三五”,松阳接待游客增速年均达20%,到2020年,年接待游客将达到563万人次。

四、结语

一个城市的绿道网络体系建设是否完善,慢行系统是否发达,布局是否合理,能直接体现出这个城市对居民的人文关怀和平等态度。松阳县松古平原绿道以点连线的形式弥补了以往城市公园延伸性不强的短板,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体验自然、欣赏自然的机会,为生活在高密度城区的人们提供了户外休闲娱乐和交往的空间,促进了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松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猜你喜欢
松阳县松阳绿道
捉蟋蟀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楼上楼下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松阳县关工委走访慰问贫困学生
宅基地上的“暖心工程”——松阳县探索“以宅基地换养老”的调查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