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邢怀宇·FM记者
齐作玉:大锻件企业创新与转型的探讨
文/邢怀宇·FM记者
国有大锻件企业是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大型核心设备中大锻件)的制造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传统国有大锻件企业主要是指一些国有大型重型机器厂。最典型的是中国三大重机厂:即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一重)、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二重)和上海重型机器厂(上重)。三大重机厂的设备特征是,每家都具有2台万吨级自由锻压机。这些企业至少有6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面对当前大锻件市场低迷这一现状,年初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齐作玉,讨论了大锻件企业创新与转型的问题。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于2016年正式成立。由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的热加工部分及能源动力和部分机械加工车间组成。隶属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铸锻中心。
民营大锻件企业是近30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其人才和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国有大锻件企业。因此,在创新与转型问题上,只要分析国有大锻件企业,就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
发明专利问题
发明专利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能力差异。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应该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体现之一。然而,专利的质量及其水平评估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通过国内外专利局开放数据库的专利信息检索,齐作玉对近三十多年来国内外典型(有代表性的)同类型大锻件企业的专利发明数进行了查询、统计和分析对比,得出了一种客观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专利方面,中国一重在国内同行业领先;而日本制钢所JSW在所有统计对象中遥遥领先。JSW是公认世界第一的大锻件制造企业。表1说明,我国大锻件企业专利数只占JSW专利数的6% 到19%,与发达国家大锻件企业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表1数据覆盖了30年范围。前20年,我国大锻件企业专利数少,且没有明显起伏变化;日本大锻件企业前10年专利数飞速增长,中间10年相当稳定。在近10年,我国大锻件企业专利数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而突飞猛进,同时,日本大锻件企业专利数则随着经济发展停滞而大幅萎缩。近10年的专利变化现象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我国大锻件企业专利数将很难像JSW那样能连续20年保持稳定,专利数的增长与技术创新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
表1 典型大锻件企业的专利数统计对比
齐作玉,上海电气上重铸锻公司大锻所副总锻冶师
经济效益问题
国际上关于创新的定义多达四百多种。其中最有经典意义的是经济学家熊彼特(J. SCHUMPETER)从经济学角度下的定义:“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创新效果必然会反映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之中。
自2008年起,西方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自2014年起,中国经济增速也放缓,许多制造企业经济下滑。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市场萎缩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市场竞争十分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更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创新程度和效果。创新成功的企业,经济效益就好,反之就差。这在许多行业都表现出了同样的一种规律。为此,齐作玉着重对以上表1中所列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以营业净利率来说明企业创新能力的客观指标和实际效果。营业净利率是指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营业收入创造净利润的能力。
大锻件企业许多大项目是跨年度的,因此,单一一年的财报难以反映出其确切的经济效益。为此,对国内3家大锻件企业采用了最近公开的2014年和2015年两年财报来计算其平均营业净利率。由于日本的财务会计期间与中国的不一样,它是每年4月初始到次年的3月底止。为了将中国的2014年和2015年包括其中,本文选择了JSW的最近3年财报来计算其平均营业净利率。这种选择相对较为科学合理,因为日本3年会计期间覆盖了中国2年的会计期间,能较好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情况。表2给出了4家典型大锻件企业的营业净利率统计计算值。
由表2可知,近几年总体上国内外所有的大锻件企业经济效益都不好,表中所有企业的平均营业净利率全是负值,全是亏损。但大锻件企业各个企业间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整个中国大锻件企业的效益都远远落后于日本的JSW。进一步对标JSW,三大重机厂的平均营业净利率负值最小的是JSW的6倍,最大是51倍,差距十分巨大。
表2 典型大锻件企业的营业净利率统计计算
表2表示的大锻件企业平均营业净利率对比从客观上反映了各个典型企业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能力的差异,即反映了核心竞争力问题。
齐作玉指出我国大锻件企业实际创新的效果和能力相对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其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动力指促进和推动创新的力量。它包括了创新的外部力量和内部力量。
创新的外部力量包括:
(1)技术发展的动力;
(2)市场需求的拉引力;
(3)市场竞争的压力;
(4)政策激励的拉引力。
创新的内部力量包括:
(1)人(主要是企业领导)的视野、能力和价值观;
(2)物质、精神和信息动力。
对于我国大锻件行业,前期创新发明专利数的迅猛增加,主要是靠创新的外部力量。
然而,在经济萧条期,一个企业只有平均营业净利率负值小、亏损少,才有可能渡过经济危机;如果一个企业的平均营业净利率负值大、亏损多,就会成为僵尸企业,就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一个面临破产死亡危机的企业要想生存,更需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但根据前面表1所显示的问题,日本JSW在萧条期专利趋少的规律,我国大锻件企业这一类似时期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困难也将更大。该时期经济困难与创新减弱这两种问题会叠加,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创新对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是经过工业发展史所证明的。
为减少人的劳动强度,十八世纪,英国人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的发明,这个创新使得人类进入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为解决热效率、经济性、起动性问题,十九世纪,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发明了柴油机,这个创新使得人类在船舶工业等方面又完全替代了蒸汽机,推动了世界造船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经过鲁道夫·狄赛尔的授权,成全了如今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即曼恩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二战爆发后,美国陆军军械部为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在“弹道研究实验室”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快手,但还是在计算上存在瓶颈。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设想,在军方的支持下完成。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了,这个创新又一次改变了整个工业和人类社会。
以上都是历史影响力巨大的创新。创新有大有小,大的创新改变世界,小的创新改变企业。
以上创新还说明,创新都是在问题和需求下诞生的。
齐作玉提到我国大锻件的生产长期存在质量不稳定问题,经常是干一件成功,下一件就报废。这即是我国大锻件企业落后于JSW的主要特征,也是导致我国大锻件企业普遍严重亏损的最直接原因。传统大锻件质量控制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我国大锻件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创新新一代的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用于根本性解决问题,用于根本性稳定我国大锻件的质量。为此,研究开发新一代的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就是我国大锻件企业行业当今最重要的创新需求。
我们无法获得发达国家关于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的信息,但是,我们注意到,发达国家大锻件质量稳定的企业其自动化程度高;还注意到,JSW的年报曾披露,信息技术及边缘学科是其连续多年的主要研发战略。由此可推论,发达国家是有类似系统的,但属于其核心竞争力技术,对外严格保密。我国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具备了独立研究开发新一代的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的能力。
在交谈过程中,齐作玉提出了几点建议。开发新一代的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一方面需要政策激励的拉引力这个外部力量;另一方面则更需要内部力量,即提高人(主要是企业领导)的视野、能力,建立新的价值观;激活物质、精神和信息动力。
外部力量
(1)建议政府调整加大对大锻件企业创新和转型的科研投入
①必要性:我国大锻件企业的技术创新比发达国家的落后,近些年又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加必要。但根据创新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和发展规律,未来大锻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势必减弱。国家若等到大锻件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再去处理,则要花费更大代价去安排职工、去处置国有资产和债务,使得国有资产减值、危及国家公有制基础。为此,国家有必要提前采取措施、及时通过加大对创新和转型的科研投入,出手相救。
②可借鉴:日本的百年老企业很多。齐作玉调查文献资料发现,日本政府从经济繁荣期到经济萧条期,财政投资贷款中用于产业和技术开发的比例由3%调整到119%。这对保护日本传统重点产业、营造企业生存环境,防止企业破产倒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种做法值得我国政府参考借鉴。
③着重点:建议国家和政府统计历年来对国有大锻件企业的科研投资额,以统计额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对国有大锻件企业科研投资绝对值金额,以防止大锻件企业创新的势头和数量出现大幅衰减,用适当增加科创资金的投入来引领大锻件企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
(2)建议政府将科研投入的补贴制转为引领制
补贴制是国家对企业愿意做、在做的事给予补贴,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引领制是国家对企业不想做、没做但十分需要做的事给予引领,起到牵引驱动的作用。
新一代的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主要由关键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智能技术构成。我国大锻件企业在关键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智能技术方面的开发上比较落后。传统上,多由国家科研补贴大锻件企业试制大锻件新产品,但因基础技术落后,缺乏精细定量的方法,只能凭个人主观经验,结果成功概率较低,大量资金浪费,产品质量稳定技术难以形成。企业的现行体制决定了管理者不可能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很难重视转型发展的基础:即基础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基础技术,即使目前国家提供科研经费支持,但大部分经费仍需要企业自筹,加之其研究困难大、见效周期长,管理者因而不感兴趣,造成国家资助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站在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国家科研经费应在大锻件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为此,在基础技术开发上,不应照搬传统的补贴制,而是应改革创新。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由政府投资,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项目。第三方机构应当是有能力有社会责任的社会非盈利机构,如行业专业学会或协会。但必须通过科学公平竞争招标来选择。比如,利用、纳入或参照政府采购平台。企业是基础技术项目的实施主体,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考核政策,鼓励企业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完成该类项目实施。授权参与开发的企业无偿优先使用新的基础技术开发成果。开发成果由政府委托第三方用非盈利方式向行业转让推广。以此推动我国大锻件企业的转型升级。
内部力量
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数事实都证明,一个企业领导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变化。
大锻件企业迫切希望有一位视野高远、能力超群的创新型企业家脱颖而出,为我国大锻件企业建立新的价值观,激活物质、精神和信息动力,激活企业行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领导我国新一代大锻件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实施,促进我国大锻件企业和行业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了解到,未来中国大锻件企业面临的挑战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在这个信息与产业剧烈的变革年代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加紧外部与内部力量的建设以顺应这个对产品质量高要求时代。最后也祝愿全国的大锻件相关企业在新的一年里高歌猛进!我相信近几年行业冷淡的周期过后,一方天地依旧会回归到大锻件相关企业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