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寒冬
摘要:关于婉约与豪放的说法早已见诸词论,广为人知。词作为文学体裁的抒情特质,古今一体,从未改变,对于抒情作品易于感悟而难于分类研究。与此同时,作家的深层感悟又因时移世易而变化万千,故而以豪放婉约来划分词人必然会存在不准确之处。
关键词:豪放 婉约 词 抒情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7-0169-03
一、词的起源与抒情特质
关于词的起源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词作为文体最早起源于宫体诗,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宋代的王灼,他在自己的词学理论著作《碧鸡漫志》卷一论述了词的起源,将词的源头追溯到上古时期,而将词作为文体的起源追溯至隋代宫廷,他指出:“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宋代张炎在《词源》之中也持同样的观点:“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至唐人则有《尊前》《花间集》。”在郭茂倩所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近代曲辞》部分举出隋炀帝所作《纪辽东》二首,其中第二首如下:“辽东海北翦长鲸,风云万里清。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判不徒行万里去,空道五原归。”可以看到这首作品在句式结构、字声和用韵方面与后世词的形式一般无二。《隋书·音乐志》中有记载称隋文帝雅号音乐并且制定新乐,而他的继任者隋炀帝更是亲命乐工作《斗百草》《泛龙舟》等曲。有人认为词最早起于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有一百六十多首词作,其中仅有五篇作品已考知为温庭筠、欧阳炯、李杰等人所作,其余绝大多数的作品来自民间,出于无名氏之手。敦煌曲子词以充分,坚实的证据证明民间创作是词的最早来源。
虽然关于词的起源说法不一,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自词产生以来,一直从未脱离抒情文体这一藩篱。早在初、盛唐时已有文人词作传世,如李白有《菩萨蛮》《忆秦娥》传世,韩翃有《章台柳》,张志和作《渔歌》,戴叔伦作《转应曲》,韦应物作《调笑》等等。到了中唐,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有《忆江南》等作品。晚唐五代时期,社会的变迁动荡却反而促成了词的体制进一步得到确立,出现了专作词的词人以及收录词作的专集。五代时期,温庭筠被尊为“花间鼻祖”,《花间集》收录其词六十六首,但是其词作艺术成就远在花间众人之上。在温庭筠之后,写词的文人越来越多,词人队伍日渐庞大。五代十国时期,倚声填词更是尉为成风。五代时期,若论作词当首推西蜀、南唐二地。西蜀地处四川盆地,号称天府之国,而南唐更是“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两地经济文化甚为发达,于是进一步成为词人汇集的两大基地。西蜀词人的词作大多数都收录在《花间集》中。西蜀花间词人中,成就最高可与温庭筠并称的是韦庄;而南唐词人则以李璟、李煜父子二人,以及其臣子冯延巳最为出色。人称李后主变伶工词而为士大夫词,自此,词作为一种文体而独立出来,与诗并道而行。入宋,词坛名家辈出,佳作纷呈,进入了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期,出现了柳永、张先、秦观、苏轼、李清照、周邦彦等一大批优秀的词人词作。最终,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不过可惜的是与此同时,民间词也逐渐被忽略、被边缘化,并且最终甚至被埋没了。词于宋代达到巅峰之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而后在清代重新进入新的发展状态,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词人词作,清初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中期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等。自隋初至清末一千多年间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经历了多次的发展与变革,但是抒情性这一基本特质从未改变过。
二、抒情作品的宗旨在于理解
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其首要任务是感情传达的载体。理论研究是我说了你记住,而文学作品是我传情你感受。情是千变万化的,所以以作品风格而划分作品流派甚至是作家流派是有失允妥的。时移事异,作者的感怀不一,这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李清照。以南渡为界,李清照的前后词风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她作为一个柔弱女子亲历社会动荡、家国沦亡,生活巨变使得她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种变化相应的是,其前后期词作在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即使是同样的物象,比如大雁,前期是《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满怀期待的思念,是不乏乐观成分与积极态度的;但是到了后期《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充满伤感色彩的低诉。时事变迁使得作者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的还有苏轼,在发生“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历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可谓政绩卓著。其词作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充斥着儒家进取思想。而在“乌台诗案”发生之后,其词作再难见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平淡旷达之情日渐显露。可见,一个作家在作品中的感情是随之人生际遇而千变万化的。
三、词的豪放与婉约
词在唐代已小露锋芒,到宋代达到顶峰。著名的词人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印象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辛,婉约派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但笔者要提的一点是,不能因为某位词人的某类型作品出名就把他归为某类词人,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区别只在于词而非词人。
以“豪放”“婉约”论词的说法最早见于明人张綖的《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婉约词一直处于正统地位,即使到了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政治局面、民族兴亡的关键时刻,一部分进步的词人感到豪放词有利于抒发爱国之情,抗敌之心,豪放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并未改变词坛上词风以绮靡浓丽、柔婉含蓄为主的局面。《吹剑录》有云:“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里把苏东坡与柳三变的词进行比较,一个壮如东北大汉,一个娇如江南女子。
说到豪放词派,历代评论者首推苏辛。提到苏轼,不得不提的应该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但是,在苏轼的词作之中也有大量的婉约词,比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每每读到这首他悼念亡妻的作品时,都会感慨他的用情至深。再说辛弃疾,他的豪放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类自不必说,但是不要忘记他还有很多婉约作品,比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上片写春意阑珊,而下片写美人遭妒,全词借用女子口吻写得哀婉凄恻,柔中寓刚。可谓不折不扣的婉约词。
再说婉约,被十七八妖童媛女手执红牙板而歌的柳七郎,为世人广为传颂的是他《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但是他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抒发了作者羁旅行役之苦,以及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首先描绘了一幅雨后清秋图,而后进一步描写物华渐休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羁他乡急切盼归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这是柳永不可多得的豪放词佳作。
说婉约必不可绕开而行的是李清照。不管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还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都让人对这位弱柳扶风的女子心生怜爱。而她的《渔家傲》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豪放的李清照。在大鹏高举的时刻,词人大喝一声:“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可谓是豪气冲天,一往无前,确实不愧为豪放词。难怪前人黄寥园云:“此似不甚经意之作,却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梁启超也在《艺蘅馆词选》中说其“绝似苏辛派”。一个封建官宦家庭出身的柔弱女子能有此不凡的志向和抱负,真是“盖不徒俯視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四、结语
不管是豪放还是婉约,都是作者感情的表达,都没有违背词作为一种文体“抒情”的基本特性。在众多诗词类型中,豪放与婉约可以说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又是统一的。作者的情感,在表达之时,就已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但不管是何种感情,都是作者自身情感的投入,因而豪放与婉约又是统一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笔者认为,这里的优美、宏壮就是婉约与豪放。虽然静安先生是以此来说明境界,但境界未尝不是一种风格的体现。因婉约而成的“无我之境”,豪放而成的“有我之境”,都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倾注,没有优劣之别,只有喜欢与否。
豪放与婉约的多样与统一,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有不同的图案,却统一于同一个物体。所以,对于豪放与婉约而言,没有好坏,只有喜恶。蒋勋有一个说法,他认为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其实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太过阳刚会变成粗鲁,而相反的太过女性会变成低靡,所以说并不存在豪放与婉约的明确界限,也不可以一概全地说哪个作家属于豪放派哪个属于婉约派。通过以上的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所谓豪放派也不乏柔美缠绵之作,而所谓的婉约代表人物亦可见旷达壮怀之气。所以我们可以具体到某一首以豪放婉约论词,但以豪放婉约论词人就显得不够严谨,也有悖词表情达意的主要特性。
参考文献:
[1]唐圭璋.词学论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编.词学论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宛敏灏.词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陈弘治.词学今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5]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
[6]马兴荣.词学综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9.
[7]梁荣基.词学理论综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缪危钺,叶嘉莹.词学古今谈[M].长沙:岳麓书社,1993.
[9]龙榆生.词学十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0]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