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品中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应用及其和声编配

2017-06-01 11:32曾令阳王康义
艺术评鉴 2017年5期

曾令阳+++++王康义

摘要:丁丕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侗寨酣歌》是其声乐套曲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该套作品中旋律部分多处出现了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素材,笔者将对其中应用了笛子歌中音乐素材的几处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现代作品;和声编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157-03

丁丕业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赵行道先生、吴祖强先生,1960年9月至1999年12月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1962年返京进修一年,在罗忠镕先生门下全心钻研管弦乐配器法和交响乐创作,其一生创作声乐、器乐作品347首,作品编号达98号,公开发表了108首,其中《侗寨酣歌》便是其声乐套曲中一部重要的作品。

《侗寨酣歌》是一套描写侗族人民生活百态、侗寨美景以及侗族人民期盼更美好生活的声乐作品,音乐中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特色。侗族是我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在广西、湖北、贵州、湖南等地均有其聚居地分布。

《侗寨酣歌》由7首声乐曲组成的声乐套曲,其主要描绘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的侗族人民聚居的生活场景等,整套作品中处处充斥着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风格与特色,在对这套声乐套曲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该套作品中旋律部分多处出现了广西侗族民间音乐的素材,而在伴奏部分,作曲家则为这些素材精心安排了适合其风格且恰到好处的和声。笔者将对其中应用了笛子歌中音乐素材的几处进行简单的论述。

笛子歌是侗族音乐中用侗笛伴奏的侗歌,侗语称“嘎笛”,通常由男吹奏女歌唱,曲调悠扬、动听、明快。

一、素材原型应用及其和声编配

(一)笛子歌与自然音级上的三度结构和弦

1、三和弦

在作品的的第一首——《勒勉溪边来洗头》中,在这首歌曲也是整套作品的开端处,前奏的高声部旋律便明显地采用了侗族民歌中嘎笛(笛子歌)中的素材。《勒勉溪边来洗头》的第1至第3小节,看着似乎是一句带有华彩性质的、钢琴演奏的前奏,但倘若将其高声部旋律剥离出来以首调试听,则会发现这一句旋律明显即是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歌——笛子歌《党的政策真正好》中的引子部分,除了个别拍子处装饰性的增减,整句旋律几乎没有进行改动。《党的政策真正好》是一首小调式的民歌,属于溶江笛子歌的曲调,歌中大部分使用la、do、re、mi、sol五个音,并且以la为主音,表现出五声性调式中羽调式的特征。《勒勉溪边来洗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侗族女子在溪边洗头的场景,表达了甜蜜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歌曲采用的是e羽调式,该引子是以一个带向下大二度倚音的羽音长音开始的,作曲家在这里采用了一个分解式的羽音上的三和弦,以琶音上行到高音区的柱式琶音和弦,接下来的和声依次为柱式琶音的徵音上三和弦、羽音上三和弦以及柱式琶音与分解琶音交替的宫音上三和弦,随后由小导和弦(徵音上的小三和弦)进行到主和弦(徵音上小三和弦)。该引子的和弦安排,除了在与旋律风格的顺应之外,还讲究织体上的照应和互补,动静结合、交互呼应,在歌曲的开端就仿佛为听者呈现出了一幅侗寨山间溪边,青年吹起延绵不断、深情的侗笛声,姑娘与之遥相呼应、歌声与笛声相闻的场景(见谱例1)。

谱例1、

2、省略三音的和弦

在《勒勉溪边来洗头》的即将结束之处,第51小节开始,再一次近乎完整地引用了《党的政策真正好》中引子的素材,与歌曲的开头首尾呼应,和声的安排上也是大同小异。然而有一点不同的是,在悠长的羽音之下,前奏部分中与之对应的是羽音上的小三和弦——即调式的主和弦,使用分解琶音的手法,而在此处则采用了商音上的和弦,使用了震音的手法。且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使用了省略三音的和弦,该和弦是建立在商音上省略三音的七和弦。如前文所述,《勒勉溪边来洗头》这首歌曲采用e羽调式,所引用的素材也来源于表现出五声性调式中羽调式特征的侗族民歌。建立在商音上的和弦,其三音为“小三度间音”①——清角或变徵,清角和变徵在五声性调式中本就属于偏音的范畴内,若贸然使用在和声中,难免产生突兀感;另一方面,保留了三音的七和弦,在风格上将更趋向于西洋大小调,对于五声性调式音乐极易产生一定的矛盾,且保留三音同样也会进一步加深和弦的紧张度,与该曲所要展现的欢乐、飘逸的风格略相悖,因此此处采用省略三音的手法则是恰到好处的。除此之外,和弦的根音——商音还进行了一个高八度的重复,与和弦的七音——宫音构成了大二度的音程关系,正好与旋律中倚音和主音的大二度关系相对应,另考虑到,在该素材来源的民歌中,该带倚音的长音,原始形态是徵音和羽音组合的颤音,在伴奏的和声中使用震音的手法恰好与之风格相契合,相信这是作曲家在斟酌之下的巧妙安排。

(二)笛子歌与五声調式纵合性结构和弦

同样引用了这一素材作为旋律的还有套曲的第六首——《鼓楼秋月夜》,该歌曲中三次使用了这个素材,此处挑选第一处——第6小节至第10小节进行论述。《鼓楼秋月夜》是一首c羽调式的歌曲,歌曲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月夜,侗族的青年们相聚在鼓楼的坪内,歌师在鼓楼内演奏乐器并歌唱,大家相聚一堂、载歌载舞,直至深夜依然流连忘返。在对笛子歌《党的政策真正好》中引子的素材进行引用的乐句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歌曲的第7小节,出现了一个纵合性结构的五声调式和弦。纵合性结构的五声调式和弦,是将五声调式的横向音阶进行纵向结合,让五声音阶中的各种音程构成和声的形态,这种和弦与五声音调风格相当契合。此处使用的是五度四音列式的纵合性结构和弦,在我国的五声性调式音乐和声中,五度四音列式的纵合性结构和弦的音程结构为大二度、纯四度、纯五度,因其基本形式最低音与最高音间隔五度、由四个音组成,故称五度四音列,和弦的基本形式主要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徵音和商音上。此处五度四音列式和弦是建立在商音的基础上,和弦总共四个音,由不同的四个调内音构成,由低音到高音分别为商音、角音、徵音、羽音,是一个由五声调式主干音组成的五度四音列式的纵合性结构和弦。而有趣的是,这个和弦中所使用的音,与其对应的旋律使用的音完全相同,这正是我国各兄弟民族在音乐上的共通性,以及五声性调式在各民族音乐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三)笛子歌与五声性调式中的变和弦

在《鼓楼秋月夜》的第9小节处,则使用了一个利用五声性调式变音形成的变和弦,即利用五声性调式本身包含的变音,来形成带变化音、非本调自然音级构成的变和弦。该和弦的组成音为F、A、C,是建立在此调商音上的大三和弦,和弦的三音并不属于该调式的五个主干音,而是该调式的变徵音,为该小节创造了一个变和弦,添入了雅乐音阶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相传侗族人民的祖先是秦汉时期的“骆越”部族中的一个分支,明邝露《赤雅》:“侗人亦僚。”,另有记载称骆越部族为越南人的祖先,而越南的林邑乐则是汉唐时期传入越南,且是现存的雅乐中的重要一部分。基于这一历史,此处的和声安排显得格外有趣。

在这套作品的最后一首歌曲《侗寨又吹起了金芦笙》中,也多处引用了上述的笛子歌素材,其和声手法已在前文所述中囊括,在此不多作赘述。

二、素材变型应用及其和声编配

除了以保持原貌的手法引用音乐素材之外,还有将素材进行变奏之后融入创作当中。例如《勒勉溪边来洗头》中的第4、第5小节,便是从前奏中抽取了一部分素材,并且将其拍位改变,使得素材的使用显得不着痕迹,但仍然使音乐透露出一股浓浓的侗味(见谱例1)。而在套曲的第三首《画眉唱歌唱得美》中的开头两小节,又将《勒勉溪边来洗头》的第4、第5小节进行深一步的变奏,并从而发展歌曲后续的音乐。《画眉唱歌唱得美》是一首借物抒情的歌曲,借描写画眉鸟的性格与歌声的特点,实则抒发了在包产责任制之下生产力提升、侗家儿女过上劳逸结合的富足生活的幸福快乐之情,歌曲使用的是b羽调式,与《勒勉溪边来洗头》调性不同。但若从首调的角度看,《画眉唱歌唱得美》中第1小节将《勒勉溪边来洗头》第4小节从第一拍的后半拍开始的旋律开始引用,而第2小节则是引用了《勒勉溪边来洗头》第5小节第二拍后半拍以后的旋律,并且将其节奏发展得更为紧密(见谱例2)。这两个小节中的伴奏部分分别使用了羽音和宫音上四、五度结构的音程,是大切分的节奏型,第一个八分音符为根音,随后是两个由五音与根音构成的纯四度和弦,并且在这首歌曲中,这一手法大量使用,四五度的音程不构成三度叠置的关系,且未形成和弦,音响更为空旷、飘逸,能很好地表现五声性调式的风格,而且四度的音程关系在侗族的民歌中极为常见,从而这一手法就进一步凸显了侗族音乐的特征。

谱例2、

同样将素材加以变化引用的的还有套曲的第五首《富字全靠党带来》,该歌曲的前奏与过门同样变奏性地引用了《党的政策真正好》中的引子,但与前面装饰型变奏不同的是,此处是将该引子中的华彩部分省略,仅仅使用了引子首尾的素材。

三、总结

除笛子歌之外,套曲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侗族民歌素材,笔者此文的研究也仅是管中窥豹,尚需繼续深入研究。作品中大量的民族音乐素材,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可见各民族传统音乐对新作品创作的重要意义。在这套民族声乐作品中,丁老先生将和声进行巧妙的安排,使得歌曲的民族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从整体的音乐风格上考虑和声编排,而且还深入研究歌词,根据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细致地安排了恰到好处的和声,将这套声乐套曲打造成极其优秀的民族风格作品,值得所有学习者与研究者加以研习与借鉴。

注释:

①引自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第二节

参考文献:

[1]范西姆.我的音乐人生[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2]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