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覃晴
摘要:指出了乡村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重视文化发掘及展示出来,融入景观之中,以彰显乡村地方人文特色。以融安县沙子乡樟家屯“梦里水乡”景观规划为例,通过项目建设结合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规划设计原则,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开发要点,探讨了地域文化如何融入等问题,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为民族村寨开展特色生态旅游、保护和传承民族景观文化提供技术方法。
关键词:民族村寨;樟家屯;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3602
1 引言
少数民族村寨风貌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浓缩了少数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1]。但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少数民族和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遗产开始渐渐消失,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颁布后,各地开始开展少数民族村寨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项目[2]。如今,对于减少少数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在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原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观体系已刻不容缓。以广西融安县沙子乡樟家屯“梦里水乡”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壮族村寨景观规划项目开发及文化融合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3]。
2 “梦里水乡”项目概况
2.1 项目区域概况
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46′~25°34′,东经109°13′~109°47′,面積2905 km2,东面与临桂等县接壤,南面与柳城、鹿寨等县毗邻,西面与融安县相邻,北面与三江、龙胜县交界。融安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面为石灰山地,喀斯特地貌发达,西面为丘陵,中部较为平坦。
沙子乡全乡土地面积142 km2,耕地面积21337亩,其中水田14630亩,旱地6707亩,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 ℃,年均降水量1536 mm。当地居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全乡总人口1329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00人。辖区内居住着汉、壮等民族,其中壮族占全乡人口的68%。全乡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库容为354 m3的社宜水库,环境清静,风景优美。
2.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樟家屯民族村寨位于沙子乡南部,沙子河河畔,全屯有60多户,240多人,管辖面积3836.36亩。樟家屯用地范围有山有水,西北面是青松苍翠的后龙山及竹石奇径,河对岸是前山和茶园,南面临一湖碧水,江面宽阔,江岸自然曲折婉转,天鹅岭、白山、独山千峰竞翠,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山上巨石盘踞,悬壁峭厓,宛如护首。沙子河S形坝蓄水分段,上游有沿河码头、水际游步、古树抚江、游场水草;下游则跌水喷涌、河滩沙地、湖水平幽、田园独处。白山岭上巨石耸立,猴脸面江;天鹅山横伸江尾,似天鹅拂水;独山孤居一方,与白山峡水成谷,形成“天户开、地户闭”的自然风水格局,景观条件非常优越。
3 项目景观规划设计布局
3.1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1 突出“水乡文化”的自然山水组合原则
彰显樟家屯水之韵,突出水资源、水文化的挖掘和展示,设计尽量严格保留原有的自然水景生态资源,保留沿江沿湖的自然岸线、林木、竹林及场地上原有的果树植被,对原有河道适当整合充分利用,在下游建设蓄水堤坝以提高水位,扩大湖面。依托沙子河两岸山峦地形、居寨田园、奇石林翠及前景之天鹅湖,共同营造独特的山水空间。在大水面上既保留原有S堤坝、沙滩、码头等,又根据水流现状恢复古水车(水轮水车和脚踏水车),设计了人工自拉式渡船,开发水上游船、划船、竹排、游泳、垂钓、水上步行器、水上牌乐等对自然生态水体无污染无破坏的娱乐活动。
3.1.2 突出“田园文化”的壮族乡村风貌原则
樟家屯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峦地形空间独具特色,风水形态颇佳。前山、茶山、独峰、白山、天鹅岭、后龙山将樟家围合在沙子河一侧,沙子河两岸地势平坦,是河谷坦地,形成田园风景。这种有山、有水、有田、有寨、有树的乡村景观宛自天成。自然之内涵,田园之爽朗,文化之灵动,以沙子河水线为设计主轴,展示两岸田园图案,纳入樟家炊烟,营造“一方乡愁”之灵气。
3.1.3 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参与体验原则
分析现代人们对乡村生态休闲生活的需求,结合樟家屯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特色及地形地貌特点,以水上娱乐、乡村体验、文化体察为主要功能,满足人们体育休闲、农业体验、山水养生、景观游览等需求。
3.2 生态旅游规划景观布局
3.2.1 景观框架
根据樟家屯自然资源与景观现状、特点,结合自身山水空间特性,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其优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展示樟家屯的自然生态居所,体现“梦里水乡”的地域风景及文化底蕴。紧紧围绕“水乡”的内涵,融合民族乡村田园特色,满足现代人对运动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的需要,为人们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生态型乡村休闲游憩空间。在具体构思上,以“五缘”之处理手法将景物序列及景物空间有机搭接与优化,成为樟家屯“梦里水乡”的设计理念与景观主题。
“五缘”,即“水之缘”:充分利用沙子河(天鹅湖)创设亲近水、体验水、娱乐水的景致;“田之缘”:彰显樟家沿湖田园自然风貌营造多彩生态田园,徜徉于花海中;“绿之缘”:感受樟家山之绿、地之绿、茶之绿,看花山茶山,观生态果品; “石之缘”:平远观奇峰崖壁,深近察竹林石径,一花一世界,一石一心得;“文之缘”:体察壮族民居建筑,悟道樟家村寨文化,文情涌思,上善若水。
以自然山水生态景致为基调,密切田园与水际环境空间,提升樟家屯人居生态环境,营造“水乡”文化情怀,依托沙子河环抱之水及两岸风光,将樟家屯民族村寨打造成具有运动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的乡村型自然生态游憩景区。因此,在规划设计框架上提出“一核一环一线二轴”的空间布局。
其中“一核”指樟家壮族民居文化景观展示核。该核突出樟家建筑文化及民族风情文化的综合展示,景物成点、片式分布,主要有樟家民居建筑、民族文化园、民族文化馆、古码头、S堤坝、民族餐馆等景观,是樟家民族村寨核心文化区。“一环”为乡村生态廊道景观环。该景观环以自然生态蓝本为基调,山、水、道、果、林相互烘托,层层打造,景景有致。能观古樟、能采摘果品,能看白山风光,能游茶山、品尝野花,能戏水游泳、能进农家客栈。“一线”即天鹅湖田园序列景观线。重点景物有天然游泳场、S堤坝、浪漫沙滩、天鹅湖田园风光、时花园、特色瓜果园、烧烤场、滚水坝等。“二轴”以东西向特色景观序列轴和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构成。前者轴线布局地形起伏、山水互动、奇石丛竹、民居错落,可平远、深远观景;南北向景物递进序列轴则突出南北轴向景物空间序列控制,展示樟家民族村寨风貌、喀斯特石山峰峦地貌及地形谷地,彰显美丽生态乡村的景观绿化。
3.2.2 景观功能布局
樟家屯“梦里水乡”项目按功能进行区划,功能区划确定后再布置景物景点。根据项目综合功能需要,划分为四大功能区:村寨文化集聚区、田园水景休闲区、生态茶园体验区、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
(1)村寨文化集聚区。体现“文之缘”、“石之缘”。以展示樟家民族村寨壮族民居风貌、壮族文化及天然生态山石游道为主要功能,融入民寨作坊、民族表演、打造自由活动、壮族文化展示、生态停车、游客服务等乡村文化旅游地。保留现有壮族民居空间,通过民居保护与特色改造,形成文化展示空间。利用后龙山奇石径及登山游道形成片状游览地。登山(后龙山)远观天鹅湖水悠悠、茶山朦胧,近看民族村寨炊烟缕缕、湖光水影,悟大地之壮怀,乐山水之情韵。
(2)田园水景休闲区。由水道为线,两岸峰峦为竖界,田园为景面,形成丰富的立面景观。功能布局:河道风光、天然游泳、生态游船、戏水游乐、田园体验、垂钓休闲等功能,主题以“天鹅湖”水龙文化为切入点,创设水景文化,布局民族养生餐馆、水上活动场、浪漫沙滩、田园花海及轻松垂钓等。
(3)生态茶园体验区。本功能区通过适当用地分隔建成茶园,实现片状生态茶园视面,通过规划建设龙盘茶香主题建筑及布局蕴茗亭、游山步道等将茶园空间打造成既可制茶、品茶,又能进行茶文化培训、茶文化展示的活动场地。茶文化体验(提供采摘茶叶、制作茶品、品尝茶香、游玩茶园等)成为樟家屯水乡文化之特色。
(4)石山生态康复保护区。以保护喀斯特山地生态原生条件为核心功能,保护好樟家现有果树种植地、竹林地及风景林地。石山峰峦严禁采伐天然林木,全部封山育林,保证自然生态康复。
4 项目生态文化融入途径分析
4.1 打造“水乡文化”产品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各地正在迅猛发展,谁的资源开发得好,产品有特色,在市场中占有地位,谁的效益就高。樟家屯以水乡为主题,突出水乡生态元素,这是依托自身资源确立的指导思想,在沙子乡沿线生态资源中独具匠心,区域内具有资源唯一性。因此,水乡建设必须融入传统水乡元素与现代水景要素,通过优化组合形成核心产品。
4.2 彰显“乡情文化”品牌
一方土养一方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的重任之一,也是今天建设生态乡村及综合示范村屯需要。在这方面,必须关注民族村寨对生活水平与生活品质的渴望。而最能体现乡情文化的就是“营造对家乡眷恋”之“乡愁”。通过建设樟家文化馆、樟家古寨、农家书屋、民族舞台、樟家屯文化园、古水车、古泉、石凉轩等,展示对家乡的眷恋。
4.3 突出“生态情感”回归
生态旅游之本是生态文化的体验,是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感悟。乡村生态情感就是对自身优美生态环境及生态居所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涌动对环境及资源的保护,如保护好乡间田园、生态果园等。因此,在规划中务必按照生态学原理、人居环境理论,融合建筑学、美学、人文学及环境科学,进一步构建完善水乡的旅游环境。生态旅游过程是一种学习教育、娱乐休闲、修身养性、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感悟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因此,无论是水寨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服务,都应让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其中,使游客在自然生态景域游玩中提升素养,学会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尊重环境,反过来更加爱护这方水土。
4.4 展示“民族文化”风情
当今旅游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到文化体验旅游中来。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和自身人居环境,由此很多人都乐意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风情浓郁的地方旅游体验,开展各种各类活动,从城市压抑中解放出来。樟家民族水寨建设正是展示民族旅游文化的好平台。这此要素如乡村的民居建筑、民风民俗、民间活动、民间宗教等。今后在水乡管理、产品创新、资源完善等方面都要从文化资源入手,通过适当媒介、方法表现出来,水乡的人文产品会更丰富,文化底蕴更丰厚。
5 结语
村寨景观规划设计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当地政府支持与民愿的前提下,重视乡村生态基质,注入地方文化,体现少数民族特色,做到与自然和谐统一,并满足旅游规划的发展要求,才能使得村寨生态旅游发展繁荣,从而带动村寨经济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胡赛强.风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探讨——以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胡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6):98.
[2]戴瑾瑜.少数民族村寨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漳州华安县官畲村为例[J]. 现代装饰(理论),2015(2):50~51.
[3]盛 成,黃明华,王 爱.基于文脉传承的民族村寨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2(3):62~67.
[4]胡林波,张晨,吴忠军.旅游背景下异族村寨传统民居的改造与保护研究——以广西金竹壮寨为例[J].绿色科技,2010(11).
[5]朱平.新农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咀咪哩村改造为例[J].绿色科技,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