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靖安县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汤铁城
腰椎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 江西省靖安县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 汤铁城
腰椎病变,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增生性腰椎综合征、退行性脊柱炎、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外伤性截瘫、老年性关节炎等诸多病种,均以腰脊痛、腰腿痛为共同主症,是骨科常见、多发、难治的疾患,严重者可致二便失禁甚至瘫痪。
腰椎病变的基本病理是腰椎退行性变和骨质破坏。其成因有:①长期频繁的风湿活动和寒冷刺激;②坐骨神经痛和某些腰腿痛引发的腰椎管狭窄;③过度负荷与长期震动及强制体位造成腰椎关节劳损;④外伤及腰椎穿刺直接导致腰椎骨质及周边组织损伤和血液供应障碍;⑤遗传、妊娠、超身高、吸烟、腹压、腰姿、糖尿病也是腰椎病变的诱发因素。其发病和病理损害的特点呈累积性、渐进性、隐蔽性、反复性、长期性、顽固性。虽然腰椎病变早在1764年就已经被发现,但治疗手段至今仍显乏力。手术治疗并非首选,而理疗、牵引、药离子导入及使用镇痛药或中枢性肌肉松弛剂等治疗方法普遍容易复发。
有关腰椎病变机理及治疗原则,早在《黄帝内经》的《灵枢》与《素问》中就有“腰脊痛”“腰腿痛”和“痿痹”等相关论述,后世的《诸病源候论》《三因方》等典籍中更是不断详尽和充实,且约定俗成,从肾论治。“腰者肾之府”“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腰脊痛”“腰腿痛”离不开“肾气受伤,络脉瘀阻”的“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这一根本原因。且因骨与脑、髓同属“藏而不泻”的“奇恒之府”,故病邪至此,积重难返,被称为“久病入络”“络脉瘀阻”“不通则痛”。这样一个完整的证候概念恰恰包含着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源和病理生理,这也表明中医与西医在腰椎病变基本概念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时下,中医药学已将腰椎病变列为一级应用科学,骨伤科和筋伤科分别被列为二、三级应用科学。所以,腰椎病变的诸种症状基本都可从肾认识、治疗。
中医关于腰椎病变完整的证候概念为中医临床治疗指明了一个对应方略:以温肾化瘀、益气活络方法,用复方大剂进行整体协调,从而达到强化肾气、激活代谢、加速修复的目的。借鉴《景岳全书》右归丸和《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组建的“壮腰活络汤”,是调治腰椎病变的常用药方。其组成:鹿角胶10克、鹿角霜10克、菟丝子10克、熟地12克、山萸肉6克、杜仲10克、枸杞10克、小茴6克、乌药10克、淮山 6克、当归15克、地龙10克、赤芍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鸡血藤10克、羌活6克、独活6克、淮牛膝9克、续断9克、藁本6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10日后可根据症状加减并改用丸剂连服15日以上,以不痛为有效、活动复常为显效、腰椎片示正常为痊愈。临床经验证实,除外伤性截瘫外,其余腰椎病变诸病种均可用此方异病同治。
在上述中药调治的同时辅之以理疗、按摩、针灸、避寒和适当的锻炼等,或许可获相得益彰之效,但所有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在经治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制订。
责编/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