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养眼还要养心

2017-06-01 12:19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甘肃省旅游生态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乡村旅游:养眼还要养心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甘肃省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甘肃省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大中城市近郊的农家乐;二是依托农业科技开发的农业观光园,如武威西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三是传统村落开发;四是依托少数民族风俗风情资源的民俗风情游。但是,由于急促扩张、规划引导不够,甘肃省的乡村旅游存在旅游资源开发面广但深度不足、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导致效益不佳的问题,加上经营者环境意识淡薄,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存在退化迹象,这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通过差异化整合、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提升,来实现深度挖掘生态优势、促进乡村旅游升级的目标,对于甘肃来说,是有效释放“生态红利”以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市场化生态补偿以协调发展与环保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拿什么守护我们的家园

甘肃省作为具有2.67亿亩天然草原的国内六大牧区之一,并作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在生态保护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甘肃省却因干旱少雨、生态建设资金困难、保护力度不大等原因,出现大面积草场开始退化、土地沙化严重、沙尘暴连年肆虐、祁连雪山冰川不断隐退等现象,生态保护形势比较严峻。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使得保护生态环境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欠账很多。特别一些自然环境基础差,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少的落后省份,在过去狠抓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少地方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导致近年来大气和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耕地缩减,直接导致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草原退化、失常气候增多等生态气象灾害频发。这一系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得我们今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将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付出更多的努力。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海拔从550米到5808米不等,森林、草原、戈壁、沙漠等自然带过渡明显。全省虽然有三大流域12个水系,但水资源却相对贫乏,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部分地区水质较差难以利用。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平均降水量在40~800毫米之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而蒸发量由东南向西北增大,加之水低地高,利用难度大,导致全省可利用水资源整体匮乏。

甘肃省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作为一座“天然水塔”,它不单是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更是黄河、青海湖的重要水源补给区。祁连山年出山径流量约72.64亿立方米,灌溉着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1050万亩农田,浇灌着1650余万亩林地和1200余万亩草原,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青海、甘肃和内蒙古三省区近570万人口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在提到甘肃省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时,祁连山的冰川保护便永远是关注的“焦点”。

据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西北地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组研究,近500年来,祁连山冰川面积减少了33%~46%,冰川储量减少了31%~51%,冰川融水减少了35%~46%。另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专家的监测数据分析:位于祁连山脉中段的七一冰川,20世纪80年代比70年代平均值升高了70米,本世纪初比上世纪80年代又升高了300米。这说明冰川退缩速度在加快。冰川的萎缩,减少了对河流径流的补给,如祁连山西营河冰川融水径流量本世纪初比上世纪80年代就减少了46%。

同时,据省气象局监测,由于生态失衡,气温升高,导致祁连山雪线不断上升,冰川和积雪面积锐减。祁连山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米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达12.5米至22.5米。目前祁连山融水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预计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留存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在祁连山西段西北坡170条冰川中,95%的冰川都在以年均4.9米的速度退缩。

地处九曲黄河之首曲的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充地,素有“黄河蓄水池”的美称。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当地人畜活动增加,首曲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植被破坏日益严重,湿地萎缩、水土流失,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大量河流沼泽干涸……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条宽约100米、高约20米、长约120公里的沙丘带已经形成,在草原深处,还出现了近四五十处大小不等的沙化点,从而使“母亲河”的水源补充正在一步步萎缩。

面对甘肃省水资源危机四伏的现状,保护好森林、雪山、草原、河流、湖泊、湿地这些自然生态环境,增加涵养水源的天然屏障,无疑是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使许多地区水资源供不应求,有的地方矛盾已十分突出。据了解,甘肃河西地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64.3亿立方米,而仅农业用水全部满足就需70.5亿立方米,还有工业生产、人民生活、生态建设和国防建设都需大量水源作保障。为此,一些地区常常闹水事纠纷,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缓解祁连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引大入秦”“引大济湟”等调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地区缺水的局面,但同时也减少了大通河向黄河的输水量。从长远看,气候变暖趋势在加剧,生产规模在扩大,生活质量在提高,生态、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还要增加,这就使调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控制不好还会带来水源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问题。许多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眼前的需要,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地沙化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甘肃省农牧厅专门向国家申报了一份《支持甘肃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甘肃省草带建设内容、规模、区域和资金预算做了详细规划。总体思路是,在不影响甘肃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甘肃低产田、陡坡地、撂荒地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苜蓿种植大省的基础优势,在省内建成全国的优质蛋白饲草、特色草产业、抗灾饲草储备、藏区饲草专供和草畜生态产业化五大基地,并加大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希望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为了保护现有草原,近年来,甘肃省也在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子。从2007年12月起,省农牧厅起草了《关于制定草原植被恢复费收费标准的报告》,这是甘肃省率先在全国制定并出台的草原植被恢复费及收费标准。因工程建设和矿藏开采占用或使用甘肃省境内草原的单位和个人,在甘肃省境内草原上从事地质勘察、修路、探矿、架设(铺设)管线、建设旅游点、实弹演习、影视拍摄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采集或者出售国家二级保护和地方重点保护草原野生植物的单位和个人,都须向草原监督管理机构交纳草原植被恢复费。

呵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的决定与甘肃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决定,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等十二家部门共同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到2020年,全省1196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按照文件要求,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甘肃省已经在此方面有了先例。2016年,甘南州整合资金33.3亿元改善了乡村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夏河县香告等村落转型为旅游专业村,其中临潭县池沟村和迭部县扎尕那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在整个甘南州,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甘南州在“十三五”期间以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每年选择60个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作为旅游专业村,按照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要深入持久地打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把环境革命的触角延伸进每一户家庭;要促进旅游业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乡村旅游开发同生态保护之间有促进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是大有裨益的,由于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环境的保护无疑促进了乡村原有风貌的保留。同时,乡村地区人文环境的保护,如淳朴的民俗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风等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首先,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然生态的保护,村民在自身的经济效益获得提高之后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乡村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完善上,毕竟乡村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才能够吸引众多的游客;其次,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人文生态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乡村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特色小吃等对于生活在都市的游客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就使村民意识到了人文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开发同生态保护之间也有制约关系。首先,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使得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增大,乡村旅游景点普遍存在着游览时间过分集中的问题,这就使得大批量的游客数量很容易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其次,游客的激增很容易在旅游过程中产生大批量的垃圾及污染物,从而对于自然生态产生各种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再次,过多的游客使得各项物资的消费量大大提升如食物、饮用水以及日常用品等,由于部分游客无节制地使用使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大大提高,环境压力明显提升。另外,由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旅游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中,一旦不注重环境的保护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很容易造成自然景观遭受破坏的现象,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项目的发展同样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乡土性休闲空间和场景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乡村旅游活动的独特卖点。因此,主要面向城市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是乡土化,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正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我们应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统一规律,先规划、后开发,一方面,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避免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简单、粗暴地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还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元素,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乡土性和原真性,营造乡村意象。不同风格的乡村旅游地尽量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如有历史文化特色和韵味的民居建筑、有独特地理环境下生长的植被、原汁原味的农业形态等。因此,有机的结合生态保护和乡村旅游,“可持续”三个字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的结合二者并且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改善的“双赢”局面,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就经济发展与政策方面而言,应当实现政府的优化。尽管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农业大国,但是在乡村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甘肃省这两方面更是如此。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民俗民风,乡村旅游品牌的建立就应当实现优良乡村文明的进一步规范化,可以实现民俗同其他乡村旅游资源相结合,通过群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一种迎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生态链,从而形成后期的规模效益。另外,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还要强化对于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资金投入,指导当地农民科学使用化学肥料,实现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科学循环利用。相关环保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环保监测站的方式,定期对农村地区的土壤、空气以及水源等进行监测跟踪,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就社会大众群体而言,要不断提升其环保意识。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对于将要开发旅游项目的乡村地区,通过合理的宣传手段使广大村民意识到科学使用化学肥料以及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对于环境资源保护的意识,深切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与道德觉悟,从而通过村民自身意识的转变实现自身良好行为的提升,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就技术层面而言,实现环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乡村地区旅游项目的开发而言,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大力支持。当前甘肃省部分乡村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的治理则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实现乡村旅游地区同生态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首先就应当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环保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依靠政府部门,同时对于前来旅游的旅客同样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对于旅游的重点区域开展重点环保监察工作,如著名旅游景区或是游客集散地等,对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从而做到全程无污染的环保目标。

就当地旅游部门而言,强化环保经营理念。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主要依托于旅游开发部门或主办方以及景区的经营者等,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乡村生态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旅游项目以及景区的负责部门就应当肩负起生态环保的重任,通过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做好环保工作。其中,应当转变传统的功利化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自身观念,通过学习树立起科学的环保经营理念,并且将该理念付诸实践。如对于旅游过程中个别游客乱扔垃圾或是污染水源等不良行为应当予以及时制止,并向所有的游客宣传科学的环保行为,提高其环保意识,实现大众的绿色出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旅游开发的运营模式而言,坚持不断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多方合作发展的模式,即农户、农村合作社、村委会以及旅游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契约而成立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新型旅游发展模式能够对契约各方进行较为严格的约束,从而为当地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制定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该模式对于村民的自主权利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得到了重视,均衡的利益分配使得每一位村民都积极参与到了环保的队伍中来,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编辑:王骏杰)

猜你喜欢
甘肃省旅游生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生态养生”娱晚年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