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基
对福泉古城垣的调研及其思考
胡洪基
Dui fu quan gu cheng yuan de diao yan ji qi si kao
本文介绍了笔者对福泉古城垣的调查和思考,希望能对相关及同类历史遗址的保护起到借鉴作用。
1.福泉概况
福泉古城垣遗址位于福泉市城厢镇,福泉市位于贵州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介于东经107°14′至107°46′和北纬26°32′至27°02′之间。福泉东接黄平县、凯里市,西抵贵定县、龙里县、开阳县,北连瓮安县。市区距省会贵阳116公里,州府都匀74公里,黔东南州府凯里83公里,有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黔桂公路、贵新高等级公路等通过,历来就是西南地区交通干线上的重要枢纽。
福泉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最高峰黄龙山海拔1715.8米,最低为鱼梁江出境河口614米,全县平均海拔1098米。境内河网密布,有主要干支流24条,其河网密度是贵州省平均河网密度的2.2倍。
图1 清代平越州城图
2.福泉古城垣概况
福泉古城垣遗址位于福泉中部偏南,市城区北部,坐落在藜峨山下西南面的平台上。城西南有沙河绕流,成为该城一道天然的护城河;东面有环城路(金山路)及洒金大道通过。整个城区布局呈椭圆形,城墙原绕城一周,扩城时城墙被部分拆除,仅留残基。
据考证,福泉古城垣占地19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城垣周长4700米,高6米,宽4余米,绕城一周。有城门四座,分别为:东、西、南、北四门。南北门洞较大皆长17.3米,宽4.8米,高6.3米;东门洞长20米,高6米;西门洞长8米,高3.8米,宽4.4米。门洞上建城楼,南门称“威武楼”,北门称“广武”,后改为“福泉楼”,东门称“宣和”,后改为“藜峨楼”“泰宁楼”。古城墙傍山建造,走向灵活多变,许多地方的墙基直接建在岩石或峭壁之上,筑城者充分利用各种天然地形、选择合适的地段稍加改造,让山体直接担负起墙基的作用(见图1)。用加工成长方形的石块干摆而成,城墙、门洞石面过钻、灰口平齐,工艺精湛。门洞上均建有城楼,全部为穿斗式木结构,四角翘檐,简瓦覆盖,崇闳雄丽。在城池构筑中除西门外,均在城门外设有月城,并在城西北隅建水城,水城跨福泉护城河——沙河而建,水城河道有拱券3孔,桥孔上设置铁闸的闸槽,适时可以开闸放水,水城外又筑外城,将河水括入城内。该水城被称为小西门,是在万历年间,由于城内缺水,战乱被围时,人马常被渴死,所以当时便在城西修建小西门,将城墙扩展至河边,并在沙河桥设闸引水进城,将河道包入城中,形成内城、水城、外城的三重城墙格局,在当时,福泉也被誉为“崇闳雄丽,固若金汤,为贵东之首”。
现如今,由于福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遭遇了一场大火,城内古建筑几乎被烧毁,随着后来新城的开发建设,城墙也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唯剩下几座券孔城门和部分残垣断壁,但是小西门片区得以幸存下来,当时内城、水城、外城的城墙格局至今犹存。
福泉是贵州开拓较早的地域之一。春秋时期,为且兰古国,秦汉为郡、县治所,隋唐为宾化县,宋为藜峨里寨,明代后历设卫、道、府、州、县等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原平越县该为福泉县,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平越(今福泉)卫指挥李福“垒土为之”建卫城 ,初为土城。三十四年(1401)改建为石城,设东、西、南、北四门。
成化年间(1465~1487)平越卫指挥张能在西北隅沙河岸新筑小西门水城长537米。使河水流渗入城内。
万历三十一年(1603)总兵安大朝、知府杨可陶、指挥奚国柱在水城外筑外城183米,将沙河水围入城内。
崇祯十五年(1642)知府陈绍英于城北隅修敌台,台上建“雄镇楼”,在城墙上修望楼12座。
清顺治十八年(1661)守道徐宏业、知府喻全昱先后增修了毁坏的城墙。
咸同战乱,部分城墙毁于兵火,同治十一年(1872),州牧王继先请款营修。
光绪初,州牧邓在镛、傅大享、程荣寿、劳炳章、周炳著等先后补修东门及小西门毁坏处。
光绪二十六年(1900),署州牧瞿洪锡重建东门和北门两城楼,并在小西门外城桥上的拱洞中设制铁闸门,切断水上通道,以防外部袭城。
1956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县人民政府维修福泉山后城墙360米。
1982年2月再次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维修东门城门。
198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5万元维修小西门水城。
1998年省文物处拨款5万元维修西门城门。
2000个人捐资维修福泉山南段城墙80余米。
2001年7月,福泉城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省文物局拨款3万元,福泉市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维修福泉山南段城墙130余米。
2002年福泉市人民政府拨款6万元维修二中至福泉山段城墙。
2004年福泉市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继续维修二中至福泉山段城墙。
1.福泉城墙是贵州明代最早的古城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贵州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之前的洪武年间设卫所,隶属于贵州都指挥使司的十八卫中有平越卫(今福泉)。平越卫于洪武十四年(1381)建土城。同一时期建城的有威宁,但城已废。此外,洪武时期的城垣尚有普安州(今盘县)城垣,但现仅存城门。在贵州境内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城屈指可数的还有关岭顶营司城垣、黔西水西城垣、玉屏城垣、镇宁城垣。其余大部分城垣多建于明万历年间,有的甚至晚至清嘉庆年间,部分城垣则是清咸同战事之后重建的。故目前贵州境内保存明代城池格局较为完整首推福泉城墙。
2.福泉城墙是明代军事防御建筑的典范。
北京八达岭长城系明代军事防御建筑,其势险峻、气势恢弘,是国内其他城垣不可比拟的。而福泉城墙的设计师巧妙利用地势水形,在城西北隅利用沙河建水城,而在水城外又筑城,将河水围入城内,形成城外建城,城内有河的奇观,解决战时城内人畜饮水之难,在国内实属少见。
图2 小西门
3.福泉城墙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福泉城墙依山势而建,南北狭长,呈椭圆形,设四门,筑月城3座,设警铺45处,为适应战时防御人畜饮水的需要在城西北隅建水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脱一般城池“三里之城,七里之廓”之巢臼。城墙走向灵活多变,构思巧妙,城墙建筑艺术点睛之笔乃是小西门水城。河道的桥孔上放置铁闸的闸槽。若有战事可放铁闸御敌,但河水仍流入城内以解决人畜饮水之难。故它是集桥梁、城垛、闸槽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见图2)
1.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福泉古城垣从1618年桥建成至1911年,由明、清历任平越指挥、知府、守道、州牧管理并负责维修。1911年至1949年,由民国平越政府和县团防局保护管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由县教育局、市文物管理所负责管理和保护。
2.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上世纪末
我国对文物加强保护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贵州省福泉市文物管理所成立以来,便由管理所接手管理,该所现有实际工作人员4人,负责人为王永明,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当时福泉城墙再次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的破坏现象得到扼止,并开始了对城墙的修复和研究。
1985年中央文化部及省文物处专家前来对福泉城墙进行了考察与研究,认为福泉城墙对研究古文化和古战争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军事价值,城墙的保护管理进一步加强。2002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城墙进行详细勘测及研究,并制定维修方案。
1997年7月,福泉市人民政府发布《福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古城垣”保护和管理的通告》,杜绝人为破坏现象。
3.本世纪至今
2002年3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福泉城墙,针对城墙风化严重,植物根系使墙体膨胀变形一现象,文物管理所向福泉市人民政府借款12万元,经过全面详细的勘测,作出《福泉明城垣保护维修》一书,城墙的保护由此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据现状调研,发现福泉古城墙现状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城墙由于几百年的风雨侵蚀,风化严重,城墙内部结构发生改变,部分石块有成片脱落现象。文革期间,一些单位宿舍和居民住房直接依城墙而建,部分城墙基石也被拆走抽取用于建房,致使城墙北段大面积坍塌。一些较粗大植物根系肆意蔓延,引起墙体鼓胀、开裂,过于密集的杂草也对墙体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
通过现状调研,我们发现古城墙的保护现如今还停留在以政府为主体的保护模式中,当地市民对保护古城墙的意识还欠佳,由此导致了古城垣及其周边的环境情况较差,针对此现状,我们针对市民的保护意识设计了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接收调查的170人中,有34人了解并满意政府的保护措施,136人基本不关注城墙;20人对城墙的重要性表示肯定,150人对此无所谓;仅有8人非常了解城墙的历史、价值及现状情况,162人对怎样保护城墙毫无概念;仅有3人对保护城墙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我们由此可反省,福泉古城垣作为贵州甚至我国仅有的军事、城市建设设施,当地市民对其保护意识、责任意识如此薄弱,是值得反思的。所以,本文提出了以提高公民意识为出发点的保护策略。旨在能从政府着手使市民在思想根源上了解保护古城垣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提高市民自主保护古城墙的意识。具体如下:
1.政府加大监管宣传力度,在社区居委会等地建设宣传栏,对文物保护和文物现状,历史沿革进行宣传。
2.居委会或社区可以成立相应的成员保护委员会(此方法取自西安城墙保护)定期对相应下辖范围内的古城垣进行定期义务保护,有利于政府部门节省资金,且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对古文物的保护积极性。
3.从源头上治理环境问题,对上游直接排污的工厂实施相应的管理和处罚。
4.对古城垣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改造周边的危房和棚户区,不仅可以拉动当地的经济内需,同时对市容市貌进行整治管理。
5.设立景区保护,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开发以及对民族地方特色的宣传。
(作者单位:贵阳市实验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