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林
发展绿色产业链《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阮小林
2017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规划。
与《“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相比较,从标题上便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新的《规划》要更加具体一些,更加强调建筑的节能这一本质。建筑节能分为很多方面,而绿色建筑又是更高的要求,涉及六大方面,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物业管理。
小贴士: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指标均不一样。具体来说,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单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涉及六大方面,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物业管理。实际上,节能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是强制性的,如果违反则面对相应的处罚。绿色建筑目前在国内是引导性质,鼓励开发商和业主在达到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做诸如室内环境、中水回收等项目。
“十二五规划”中计划要在2015年前实现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而据住建部给出的数据却只有4.7亿平方米,还不到计划的50%,但还算是差强人意,因为全社会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或许这几年的雾霾问题开始让民众意识到生活环境的紧要性,但很少有人将其与建筑联系起来。据调查,在雾霾形成的各种原因中,建筑施工中的扬尘占到了8%,这还不是造成雾霾的最主要的元凶。夏天制冷、冬天采暖,支撑我们美好居室的背后,都是能源的消耗和能源生产过程的污染。在我们社会总能耗中有40% 是来源于建筑,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其3.5 至4.5 倍,外窗为2 至3 倍,屋面为3 至6 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 至6 倍。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 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 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12.5 公斤标准煤,约为欧洲国家的1.5 倍。例如与北京气候条件大体上接近的德国,1984 年以前德国建筑采暖能耗标准和北京目前水平差不多,每平方米每年消耗24.6 至30.8 公斤标准煤,但到了2001年,德国的这一数字却降低至每平方米3.7至8.6公斤标准煤,其建筑能耗降低至原有的1/3 左右,而北京却一直是22.45。
相较于“十二五规划”,新《规划》目标更加明确,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结果——“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可实现约1 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规划》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绿色建筑而发展绿色建筑,而是要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实现真实的绿色生态。《规划》提出的目标也更为现实:到2020 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 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 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城镇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建筑常规能源消耗比重超过6%。经济发达地区及重点发展区域农村建筑节能取得突破,采用节能措施比例超过10%。
国内有很多行业专家指出,人们对于绿色建筑缺乏认知是推广绿色建筑的主要问题之一。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曾发布了一篇题为《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文章,文中认为缺乏认知、法规不完善、激励政策滞后、技术存在误区等四点是绿色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新《规划》提出要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为工作主线,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完善法规、政策、标准、技术、市场、产业支撑体系,全面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改善建筑居住环境品质,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并对上面提到的四点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加强认知。促进人民群众从被动到积极主动参与的角色转变,以能源资源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舒适性、健康性不断提高的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验到发展成果,逐步形成全民共建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良性社会环境。结合“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全民节能行动”、“全民节水行动”、“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
加强立法。结合建筑法、节约能源法修订,将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制度、措施上升为法律制度。加强立法前瞻性研究,评估《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实施效果,适时启动条例修订工作,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立法工作。
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依托“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等重点专项,集中攻关一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产品,重点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分布式能源领域取得突破。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引导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引领工程。
政策鼓励。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财政、税收、金融、土地、规划、产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创新。研究建立事权对等、分级负责的财政资金激励政策体系。各地应因地制宜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研究对超低能耗建筑、高性能绿色建筑项目在土地转让、开工许可等审批环节设置绿色通道。引导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运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积极搭建市场服务平台,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和绿色建筑与金融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融资及技术能力的有效连接。会同相关部门推进绿色信贷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将满足条件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纳入绿色信贷支持范围。
除了针对过去绿色建筑推广中所遇的问题,《规划》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修定计划,如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并要求严格控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质量。
新《规划》除了加强立法从制度上推行执行和引进PPP模式解决资金问题外,还有许多亮点,这些亮点都目的性极强,也十分有针对性。
亮点一,绿色全产业链。实施建筑全产业链绿色供给行动。倡导绿色建筑精细化设计,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促进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建设,有步骤、有计划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建立绿色建材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动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中优先使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
“产业链绿色供给行动”将促进整个建材及相关行业的整体水平,帮助我们的行业实现再转型升级。
亮点二,可再生能源。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引导各地做好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勘察和建筑利用条件调查,编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研究建立新建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项论证制度。加大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城市中低层住宅及酒店、学校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推广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工程,利用太阳能、空气热能、地热能等解决建筑供暖需求。在末端用能负荷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建设区域可再生能源站。鼓励在具备条件的建筑工程中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
能源是世界性的问题,而建筑作为社会能耗大户,如果能在自身范围内解决部分能源供给问题将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亮点三,公共建筑调适制度。开展公共建筑节能重点城市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市场化改造模式。推动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调适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节约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医院评价及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学校、医院节能及绿色化改造试点。建设节约型学校(医院)300 个以上,推动智慧能源体系建设试点100个以上,实施单位水耗、电耗强度分别下降10以上。组织实施绿色校园、医院建设示范100 个以上。完成中小学、社区医院节能及绿色化改造试点50 万平米。此外,住建部还印发了《绿色建筑后评估技术指南(办公和商店建筑版)》,力求进一步提高绿色建筑发展质量,确保绿色建筑各项技术措施发挥实际效果。
公共建筑可以说是推广绿色建筑的最好切入点,一是各地政府能更方便的执行,二是也可以更好的向公众推广。目前国内经LEED认证和住建部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的建筑也大多都是公共建筑。
前文提到,新《规划》有一个较为核心的思想,便是发展绿色建筑产业,要求全产业链发展,提出了“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要求“完善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建设,有步骤、有计划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建立绿色建材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动态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开展绿色建材产业化示范,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中优先使用绿色建材”,这将涉及到与协会相关多个产业。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的外墙保温材料和保温体系、适应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需求的新型保温材料及结构体系,开发高效节能门窗、高性能功能性装饰装修功能一体化技术及产品;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等建材推广;高效建筑用空调制冷、采暖、通风、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领域设备开发及推广。
建筑门窗。门窗是建筑能耗流失的大户,此次新《规划》对于门窗格外重视,是《规划》重点部分。《规划》中提到,针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推进,务求在建筑整体及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标准提升,并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
在提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中,门窗也作为关键因素被提到:推动严寒及寒冷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加快实施更高水平节能强制性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市率先实施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地方标准,在不同气候区树立引领标杆。
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的要求比节能建筑宽泛,不但强调建筑本身的节能,还强调施工周期内的节能,无疑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性使得它天生便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规划》中指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积极发展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
同样,对于装配式发展也给出了明确目标,即到2020 年,城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15%。
就在3月底,住建部又印发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方法之一,“三去一降一补”中,装配式建筑承担生态文明补短板和钢铁、水泥行业去库存的重任,装配式建筑势必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清洁采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就曾强调: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在此次新《规划》中同样也提到严寒及寒冷地区,要落实北方清洁取暖要求:严寒及寒冷地区省市应结合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要求,继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管网智能调控改造。要求2020年前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城镇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清洁采暖的核心便是开发推广新能源,《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区域可再生能源站,做好“余热暖民”工程,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形式,推广高效空气源热泵技术及产品。在城市燃气未覆盖和污水厂周边地区,推广采用污水厂污泥制备沼气技术。积极采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在经济发达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较重地区农村,结合“煤改电”工作,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采暖。
小贴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就是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建筑的标准体系进入建筑领域,实现与建筑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后期管理,从而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以达到建筑节能和增强建筑美观的双重效果。在2013年,国内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比较大,热水、空调和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而综合利用太阳能,全面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及太阳能光热光电综合应用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可补充15%的建筑能耗,采暖、制冷系统可解决50%的建筑能耗,光伏发电可节约30%的建筑能耗,就可建成最理想的零能耗房。
建筑光伏。被动式建筑专家卢求曾在本刊发文指出,要实现近零能耗建筑,其关键就在于与再生能源的结合。
再生能源有很多种,而真正能够与建筑实现完美契合的便是建筑光伏、光热系统。在推进清洁取暖的相关问题上,《规划》便提出:加大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城市中低层住宅及酒店、学校等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推广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工程,利用太阳能、空气热能、地热能等解决建筑供暖需求。全国城镇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20 亿平方米以上。
而针对建筑光伏的发展提出要在建筑屋面和条件适宜的建筑外墙,建设太阳能光伏设施,鼓励小区级、街区级统筹布置,“共同产出、共同使用”。鼓励专业建设和运营公司,投资和运行太阳能光伏建筑系统,提高运行管理,建立共赢模式,确保装置长期有效运行。全国城镇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1000 万千瓦以上。
并要求,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实践总结及后评估,对典型示范案例实施运行效果评价,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指导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实践。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运行管理,积极利用特许经营、能源托管等市场化模式,对项目实施专业化运行,确保项目稳定、高效。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关键设备、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加快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阶段的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虽然《规划》针对建筑节能做了多方面的要求和指导,但其核心目标就是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共识,行业的转型与提升也迫在眉睫,相信《规划》的发布会给我们的行业带来新发展空间,希望行业能认清发展方向,把握机会。
C
1671-3362(2017)05-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