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7-05-31 08:22叶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启示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转变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双方的互动性和教学成果的时效性。笔者以《钻井液工艺原理》课程为例,从案例选取、划分小组、总结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案例教学法的探索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在应用核心、原则和局限等方面得到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探索应用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42-02

在经济结构转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高校的石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能否培养出具备专业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石油人才成为衡量石油高校育人质量的重要标准。作为高校育人过程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好坏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成败。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石油高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在教材选取、授课方式、考察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而案例教学法即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全新思路和独特视野。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现代案例教学法[1]在1870年正式提出,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2]。案例教学法最初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中,随着其产生的显著成效,近几年也开始在工程类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体现在:

1.案例教学法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法在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大量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的应用案例,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种方式一方面为抽象的理论知识找到了具象的载体,增强了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建立起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理念。

2.案例教学法增强了教学双方的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大都以“填鸭式”的内容灌输为主,教师为主动传授者,学生为被动接受者。而案例教学法则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需要主动查阅和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接受教师的针对性指导。这一过程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同时,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3.案例教学法改变了教学成果的时效性

目前,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生产脱节严重的问题,部分任课教师的教学材料甚至多年未进行更新。案例教学法则要求任课教师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将最前沿的行业技术作为案例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对原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与更正,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具有时效性,更好地为行业生产服务。

二、案例教学法在石油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案例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较为多样。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特点,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并以《钻井液工艺原理》课程为例进行了深入探讨。

1.确立课程目标

国内石油高校针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实践应用能力、良好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优秀的个人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制定详实的课程培养体系。以《钻井液工艺原理》课程为例,其原有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钻井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钻井液的性能、作用等,学会根据钻井条件选择钻井液体系及其性能评价。这一目标尚不能够完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应当将课程目标适当完善,增设实验环节,让学生对钻井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准备合适案例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案例的融入必然会占用原有的课堂传授时间。因此,为了提升课堂效果,任课教师应当精选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的案例,且应注意案例的难易程度,以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钻井液工艺原理》的“钻井液配浆材料与处理剂”的内容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自行搜索已有的配浆材料,并可前往实验室进行材料查看和配浆操作;同时,准备了大庆油田已有的钻井液成品和配方,供学生实际研究。

3.划分学习小组

案例教学通常以小组形式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小组讨论的主要目的在于不同思维的碰撞,通过智慧集结产生共同进步的效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且存在一位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组长,用以学习进程的推动。《钻井液工艺原理》课程的学生数量稳定在40人左右,每组8人,共分为5组。各小组设置1名组长,2名副组长,分别承担集体学习、文献分享、成果汇报等工作。

4.研讨实际案例

任课教师应对所选案例进行详细的陈述和讲解,对案例的背景和情况进行介绍。各小组学生围绕教师的讲解,通过各种渠道对案例进行研讨分析,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案例不同目标的设置,可涵盖阶段性目标,也可设置综合性目标。《钻井液工艺原理》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们设置了综合目标,即在课程结束后,为国内某油田的钻井过程配置合适的钻井液,阶段性目标则是围绕课程内容完成材料的选取、配比的确定等内容。

5.总结案例成果

案例教学成果的表现形式通常为小组公开汇报,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与质疑。这一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汇报能力,也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反应能力。教师在学生汇报结束后,应及时对案例讨论分析的过程进行总结,并对汇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进行点评,对理解上的偏差也应及时纠正。

6.撰写案例报告

在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报告,重点阐释案例分析的过程和最终的结论。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为学生日后的毕业论文和学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钻井液工艺原理》经过1年实践探索,共设置了5个案例,形成了10篇案例报告,培养了学生信息收集、整体分析、总结归纳、团队协作等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钻井液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这一过程也纳入到了课程的最终考核中,实现了考核形式的变革。

三、案例教学法的启示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案例教学法应以案例为核心

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任课教师应当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理论知识出发,加强与石油企业的沟通交流,利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扎实做好课前的案例准备工作。高质量的案例不仅可以体现专业知识要求,也应当反映行业科技前沿,并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建立起教学案例库,实现传统课堂教学的真正改革。

2.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原则

案例教学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坚持相应的原则。要坚持灵活使用的原则,不能机械式的模仿,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围绕育人目标,灵活、合理、有效地使用;要坚持小范围使用的原则,不能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使用,否则会影响小组的划分和最终效果的检验;要坚持评价方式的创新性原则,不能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混为一谈,应综合考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工作量、能力提升程度和团队协作效果等。

3.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案例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但根据实践效果仍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案例教学法并非对所有课程、所有章节都适用,应当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使用;二是案例教学会对计划的课程时间产生较大冲击,如果使用不当,会扰乱整体的课程安排,从而导致教学的混乱,产生负面作用;三是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具备雄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现场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等。因此,这些缺陷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惠,王安平.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學方法中的案例教学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82-84.

[2]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叶艳(1971.10-),女,汉族,重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油田化学及储层伤害控制。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启示
广告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