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
【摘要】当前新媒体时代为背景,通过对新媒体教学的内涵进行阐述和分析,在结合这一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对高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应用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和价值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139-0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思维观念在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渐普及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的认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承担着对各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全体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教育的主渠道,在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高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有必要借助相应的媒体平台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民族理论教育,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使用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必要性
新媒体教学,即借助新媒体展开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以网络新兴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媒体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其与传统媒体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新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即时通讯软件等诸多媒体形式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通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更直接、深入、准确、客观地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实现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目的。 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理论性较强,在学习和讲授过程中不免有些枯燥乏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思维观念在传统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渐普及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的认知。在此背景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課程有必要借助相应的新媒体平台,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教育,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相关理论与政策的把控能力,为其正确民族观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基本生活方式,浏览和接收小容量、碎片化却极具即时性的信息成为大学生的习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工具,是增强课程吸引力和时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新媒体教学手段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1.丰富教学资源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极强的现实性要求教师能充分地将热点民族问题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教材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理论性又决定了课程的诸多内容必然抽象甚至晦涩,单纯依靠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新媒体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素材,满足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各类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新媒体信息的即时性也有助于将真实的实际事例和最新的热点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供把理论和当前民族问题进行比较与鉴别的机会和条件,提升民族理论对民族问题发展的前瞻性魅力,提升民族政策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新媒体平台提供的短文、短片、动画、图片、动态图片等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增强课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提升教学的吸引力。
2.延伸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只局限于课堂,而在课堂结束后,高校教师并不能对学生关于课程难点予以及时解答,同时,也难以了解学生在课后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无法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基于新媒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借助QQ、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针对课堂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全面解剖和适当补充,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网站、数字化在线学习平台等课程网络阵地,将教学拓展至课堂之外。 可以通过推荐学生关注“国家民委”、“民族报”、“民族史”等微博、微信公众号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及时和全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使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在丰富了课程教育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实时性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将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使学生的民族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性影响并得以提升。
3.拓展实践教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通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揭示民族形成发展规律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革命时期和国家建设时期灵活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同时又与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和具体情况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背后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和决策依据”,是增强民族理论与民族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技术的兴起和繁荣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即时的技术路径。新媒体技术可以为田野调查、社会调研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即时互动平台,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资料、图片和信息的收集等实践,新媒体也为实践环节、实践成果和研究成果等各项图文信息的发布提供平台,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互动性,提升实践教学成果的影响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兴趣。
4.增强教学互动
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和教师间交流往往仅限于课堂,特别是对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这一比较严肃、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教师和学生间实现频繁、高效的互动更是难上加难。而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支持下,师生间的交流不只局限在课堂中,通过借助相应的新媒体平台,师生双方可以打破以往对彼此的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课下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从而增进交流,从而增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师生课堂的配合的默契程度,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课堂效率,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乐民.《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科教导刊》,2014年9月.
[2]王双群.《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5年第11期.
[3]周少青.《多元文化共生下的民族政策与国民教育共识》,《共识》,2012年7月.
[4]王淑兰.《新时期高校民族理论课程教学新任务初探——基于一次小型调查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子课题:贵州民族团结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