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教学的思考

2017-05-31 17:43徐芝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误区初中数学

徐芝美

摘要: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最富特色的新增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本文从课题自身的组织与实施,分析探究了“课题学习”教学的几个误区,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多样化的思考方法、然后教师能积极评价学生在课题学习中的表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特色教学内容;误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划分成四个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课题学习。其中,“课题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然而,笔者在与同行们多次交流中发现,“课题学习”这一内容不同程度地被忽视了,许多教师对“课题学习”内容不习惯,甚至认为这块内容可有可无,对此现象,笔者进行了思考,认为主要应该纠正如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课题学习”没有新增数学知识,可教可不教。

不少教师认为,“课题学习”内容没有涉及新增知识点,不如去做几道数学题目有用,可见,许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上。应该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将“课题学习”作为课程的综合内容,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课题学习并不要求在原有知识之外另行增加新知识,而是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它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及体验,这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例如,近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峰谷”电费问题,电话费问题,出租车用油问题等,这些问题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的角度看问题,更不能因为“课题学习”内容没有涉及新的知识而放弃,相反我们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首先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课题学习”的内涵要有高度的认同,要从心灵上接受我们教师所应承担的各种角色;其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跟上课程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努力熟悉“课题学习”的内容,加强对“课题学习”的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误区二:“课题学习”可操作性差,教学上存在随意性。

新课程中的“课题学习”,其内容深浅程度较难把握,组织教学既麻烦又费时,有些活动难以开展,有相当部分的活动内容缺乏具体的活动方案及案例,因而许多教师感到“课题学习”的教学很难操作,致使在课题学习内容的处理上很随意,认为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提一下,更多的还是让学生自己课后自习完成,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心理上,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监控者和评价者,不能只图轻车熟路,而要勇于挑战,在挑战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二是具体做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精选内容,注意普及性;形式多样,体现灵活性;精心设计、增强指导性。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目的和特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个体差异的活动,做到有意识、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对于课题《生活中的白色污染》,其活动可以如下安排:

1、先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网络咨询等多种途径,了解白色污染存在的区域,如菜市场、饮食摊点、家庭、垃圾处理场等等。

2、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到不同的指定场所进行调查统计。

3、每组设计一张调查表,并记录各自调查场所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

4、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调查的场所,统计出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总数量,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

5、根据各小组收集的数据,估计我们所在的城镇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进一步估计出一年的数量。

6、若给出每个塑料袋的体积计算一下,将一年的塑料袋堆积一起大约占多大空间?能填满几个教室?

7、结合调查的结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提出建议,并进行积极的宣传。

整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误区三:“课题学习”缺乏有效评价,教学上可有可无

教学评价是课题学习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评价方式上,主要是笔试形式的结果性评价,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活动则是以培養高素质的人才为宗旨,如:评价学生参与课题学习活动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等,由于这样的评价较难掌握,因而有些教师认为“课题学习”无法有序正常地开展。

笔者认为,“课题学习”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的宗旨,注重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意识,以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互相意识,同时还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积极的评价,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在的潜力,这才是“课题学习”真正价值所在。因此,“课题学习”必须进行有效的评价。

以《生活中的白色污染》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

1、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考察是否认真努力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2、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况,在统计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的过程中有何感触,对生活中的白色污染问题有何建议,如何进行积极的宣传。

3、评价学生的数学应用和数学实践能力,整个过程应用了那些数学知识,从中发现生活与数学有着怎样的关系。

4、评价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5、展示学生的成果,如统计图的选择,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表的填写等。

教师对以上这些方面作出合理评价并加以统计,便于看到学生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利今后的“课题学习”更有效地开展。

猜你喜欢
误区初中数学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