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青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引发了农民进城务工的高潮,随之而来,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大多与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父母的亲友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亲情温暖和细致周到的照顾,“留守儿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缺儿童”:生活缺少照顾,学习上缺少辅导,行为上缺少管束。他们的生存現状令人堪忧。他们成为了农村弱势群体中的特殊一员,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那么,他们究竟面临什么问题呢?根据调查,留守儿童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03-01
一、留守儿童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日常生活照顾不周。与父母均在家的学生相比,虽然留守儿童的家庭收入大幅度提高,但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这是因为照顾他们的人手减少了。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这些留守学生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这些老人本来已年老体弱,在农村,多数还要耕种田地,由于孩子的父母为了挣钱养家双双外出,他们又不得不承担抚养孙辈的担子,更是力不从心。所以,这些学生有的衣着邋遢,蓬头垢面,有的甚至三餐难保,忍饥挨饿,严重营养不良。
2.人身安全缺乏监护,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在农村,大部分监护人本身安全意识淡薄,对留守儿童也很少进行教育;再加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肩负繁琐的家务,无法长时间看管他们,导致留守儿童更易遭受意外伤害,如狗咬、摔伤、被拐、被骗、溺水等。
3.学习上,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监督和辅导,总体成绩不理想。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学好了,没人夸;学差了,没人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动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监护人是没有能力辅导,有的是不想辅导,认为学习好一点或差一点都没关系,只要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就行了。在校表现方面留守儿童于普通儿童相比,迟到、逃学、打架、偷窃行为增多,有的留守儿童甚至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多。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致使他们心里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抚慰,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内向、孤僻、抑郁、敏感、自卑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性格由于得不到他人的接纳和理解,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会导致反社会行为出现,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严重的心理问题足以摧毁一个人,使这个人的人生彻底改变。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1.在每个学期开始时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调查工作,并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身体、生活情况及兴趣爱好等,以便于有针对性地管理和教育。还要留有留守儿童在外打工的父母的地址、电话及在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便于教师和监护人随时联系。
2.教师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天气变化,要嘱咐他们增减衣服;头疼脑热,要带他们去看医生;教师还可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留守儿童,让他们“有困难,找老师”。农村小学教师必须担负起部分“代理爸爸、妈妈”的责任。
3.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多和学生谈心沟通。同时要让留守儿童明白父母在外辛苦打工是为了整个家庭,他们也很不容易,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他们,自觉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不让父母担心。父母不在家,我们要更加自觉、自爱、自强。据调查,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与人交往。由于父母不在家,这类儿童不知如何与人交往,又得不到父母和教师的帮助,往往逃避与人交往,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4.坚持家访制度,多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掌握学生动向,并指导留守儿童利用多种形式和父母联系沟通,加强亲自联系。据统计,70%的父母一年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信的频率月均不足一次。沟通不足易导致亲自关系紧张冷漠。对此,我鼓励学生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写信等形式多与父母联系,有条件的还可以上网多联系。
5.希望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农民工的待遇,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我们的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可以留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减少外出,减少留守儿童的出现,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总之,留守儿童是社会经济转型的特定产物,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让我们对留守儿童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关爱、让他们得到多一缕的温暖阳光,并让这缕阳光伴随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