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仪式:一种常态意义的德育活动

2017-05-31 14:38何国跻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诗意仪式师生

何国跻

中小学课堂教学包含着多种仪式活动,其中主要有上下课仪式、提问仪式、讲授仪式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开放、自由、平等、个性、多元等理念的片面理解,不少教师对课堂仪式采取了可有可无的态度,有的教师甚至将每堂课开始和结束的“上下课仪式”也“省略”了。其实,课堂里师生间的互动问好、对话交流等仪式及其“仪式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具有常态意义的德育活动,它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增进师生情感、规范日常行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仪式是一种富有情境的德育途径,育人无痕,润物无声。

在人类学中,“仪式”可以被界定为一种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是富含文化意义的系统性社会活动。而课堂仪式通过语言、行为、场景营造等方式,将师生个人或群体带入某个特定情境,对每一个个体的身心都产生“此时此地”之“象征意义”的规范感和向心性。

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其关系的处理和协调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课堂仪式中的情境可以表述事理、表达感情、表征寓意,给予学生成长的时空。在课堂仪式中,起立、正视、鞠躬、对话、问候等环节和言语,形成了一道可视可感的课堂风景,渗透了师生情谊,构成了德育情境。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

课堂仪式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德育情怀,回顾经典,承接古今。

《论语·乡党》中写道:“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復命曰:‘宾不顾矣。”这记录了孔子应国君之召去接待宾客的神态举止和礼仪行为:“色勃如也”写其神态,接受使命,态度严肃,神态端庄;“足躩如也”写其足部,碎步快行,急而不乱,疾徐有度;“揖所与立,左右手”写其手部,作揖打拱,左右行礼,依次而行;“衣前后,襜如也”写其体态,行礼之时,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接待完毕,客人离去,傧相需行注目礼相送,待客人远去而不回头后,再向君王报告。

一代圣贤先师,在一件普通的接待工作中,比常人还要小心谨慎,其对庄重感、严肃感、仪式感之重视可想而知。这不仅描写了孔子的行为举止,更表达了孔子的待人态度与学问精神;这不仅是古人先辈的行为规范,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传承历史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课堂仪式的意义,要以发展、繁荣文化为己任地去理解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深刻地领会课堂仪式的文化内涵,理解课堂仪式这一情境载体的德育价值,把握住课堂仪式这一德育工作的良好契机,进而培养“推陈出新”的自觉和智慧,拓展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礼仪文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道德规范、价值体系、精神信念的构建。

课堂仪式是一种回归诗意的德育境界,摆脱功利,放飞想象。

仪式与诗是相通的。意境丰盈的诗是“诗中有画”的,也是富有仪式感的,而精心设计、认真严谨的仪式也是富有诗意的,是具有诗平和宁静、淡雅写意、寓意象征、审美引领的特点。课堂仪式,在师生双方共同的心理认知基础上,让问候的语言持续地、有节奏地撞击心灵,使教育成为时间散射、频度频密而常态叠现的情感交流和审美体验的平台,使教育在诗意洋溢的情境里浸润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之美发挥润物无声的情感渗透功能,引领学生在文化审美的诗意氛围中置身宁静致远的高地。

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愈来愈忙,节奏愈来愈快:快速、快车、快递、快餐……似乎总是缺乏“安静”下来的时空。著名学者于丹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感觉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如果不依赖某种仪式,人是很难沉静下来的。”在当下紧张的应试教育现实中,学生的身心常常陷于堆积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中,学生的诗意情怀,因过早地经受分数至上的考试竞争和快速紧张的功利追逐而被消磨噬蚀。学生的眼中缺少宁静的湖面,身边缺乏轻摇的柳枝,心灵缺乏诗意的浸润,正逐渐变得干涩和焦躁。唯有课堂仪式,能够给学生庄严肃穆的仪式感受,给学生宁静体验的时空想象,给学生追求崇高的诗意向往,滋润心田,化育灵魂。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见习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诗意仪式师生
诗意地栖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冬日浪漫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被耽搁的诗意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春日诗意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