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2017-05-31 06:33葛卫卫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葛卫卫

【摘要】《西方经济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育目标,不应该单纯的局限于理论体系,而是在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学现象,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教学方法上要立足于学以致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实践相辅相成。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31-03

1776年,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著作《國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正式出版,这本书的问世,意味着经济学终于从零星的、不成体系的、分散的理论变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200多年来,无数个经济学家不断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完善着经济学的体系。国富论与中国的渊源,始于严复,他于1897年到1902年翻译了《国富论》,并将其命名为《原富》,1902年由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正式出版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国情,《西方经济学》被称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受到排斥和否定,并未真是引起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经济学》在高校中的经济学专业中才占据了主体地位。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学专业必学的课程之一,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依然有着一些不足。

1.教材方面

笔者就读于国内一所经济学专业名列前茅的211高校,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西方经济学》是专业必修课程,所用的教材是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高职任教后,发现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竟然和学过的教材没有区别。高职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受本科教学的影响,使用的教材通常是对普通高校教育教材稍微进行压缩和删减,这本教材的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具体事例涉及很少,并且需要扎实的高等数学为基础。高职高专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因为还未完全脱离理论性强以研究为目的的模式,与高职教育以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应用技术操作为重点的特点相脱节。另外一种是直接用国外学者著作的译本做教材,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但由于西方的经济背景、思维方法、表述方式与中国的不尽相同,这些书对于高职的学生而言,读起来有些晦涩,不利于学生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不能完整把握西方经济学的精髓。

2.教学内容方面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比如需求、供给、生产等离日常生活比较接近,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都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每个经济学原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严格假设条件下的。比如科斯定理,它的前提就有两个:产权明确;交易成本足够小或者为0。比如微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有三个: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会忘了这些假设,理论理解起来很费劲。翻开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的图标、坐标、数学公式数据等,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会对经济学敬而远之。经济学又被称为“经济学霸权主义”,因为西方经济学内容基本覆盖了经济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如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等联系很大,而高职院校给西方经济学的课时量又少,如果像保证教学质量,那么教学内容完成不了。如果想完成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就没办法保证。

3.教学方法方面

西方经济学的讲授可深可浅,笔者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西方经济学,等到硕士研究生的时候读的是中级西方经济学,还有高级西方经济学,随着级别的增长,难度也越来越大,所需要的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难度就越大。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数学程度的限制,不能涉及更多的数学公式和推导,所以高职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能让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是这门课的主旨。

我国早年的经济学家何廉讲过:“如果一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探讨他所执教国家当前的经济问题,那不过是空谈而已。”西方经济学毕竟以西方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经济状况为基础的,直接把西方的经济案例拿到课堂上,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作为一个经济学方面的教师,必须自己能够把本国的经济案例和书上的理论结合起来。

二、高职《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

有人说,老师共分为四种:第一种,浅入深出,把很容易的道理讲的玄之又玄,让人听不懂。第二种是浅入浅出,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实事求是的讲出来。第三种是深入深出,老师本身的学问毋庸置疑,由于教学方法的问题,不能把问题讲的浅显易懂,学生听起来就很费劲;最好的老师就是第四种,能把很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第四种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是老师应该追求的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说,学生的知识面,基础都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把深奥的问题讲的易于学生理解更为重要。不可否认,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肯多动脑筋,方法得当,西方经济学也会成为一门受欢迎的学科。

(一)动手实践

经济教学一定要与经济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很多理论讲起来抽象,操作起来却很容易理解。

1.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经济类的栏目,比如《经济半小时》《财经郎眼》等,并对其中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还邀请过我的朋友,现在已经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精英,有证券、银行、外贸公司等等的员工,来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一举措很受学生的欢迎,在接受了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引导了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同时也开拓了视野,使他们对自己的事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

2.很多学生打工,有的学生在快餐店打工,让学生在打工的过程中带着问题。成本,收益,目标人群,哪些产品受那些群体的欢迎等,在课堂上也让学生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实践的经历。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讲到汇率,让学生自己去中国银行体验一次换取美元的过程,他们对买入价,卖出价就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有很多模拟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炒外汇大赛,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赛谁的收益更高。

3.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的活动。老师提出选题和目标,安排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等途径搜集、整理、分析数据,最终得出结论,验证学过的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多可以安排学生去进行社会调查的内容,比如在学到市场理论时,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商品,对其市场竞争状况调查,调查生产这种商品的厂商数目、产品的差异程度、价格的控制程度、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通过调查出的数据分析其处于哪种市场类型之中。比如学到需求那章的时候,在影响需求的几个因素里面,替代品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去超市或小卖部走访,了解当哇哈哈矿泉水价格上升的时候康师傅矿泉水需求是如何变动的;比如学到恩格尔系数的时候,就可以做问卷调查,问题里要包括受访者的收入以及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收集数据做出分析,看看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以验证恩格尔系数,是否是收入越高的家庭在食品支出上占比例越小,收入越低的家庭在食品支出上占比例越大。

(二)案例教学

经济学比较抽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经济教学中,或者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简单易懂的案例,或者选择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者选择我国经济发展中热点经济问题,让学生感觉到经济学就在自己身边,容易理解。案例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讲授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穿插讲案例,理论和案例相互印证;比如讲到需求定理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到近两年很火的“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将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与经济学原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一种是综合案例分析,讲完一章或几章的理论后,选择涉及多个理论基础的综合性理论。比如学完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章,就可以选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等案例进行分析,强化学过的理论。

2.经济学老师要与时俱进,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现实经济中找出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讲解成简单易懂的道理。比如吉芬商品,按照书上的解释是:收入效应为正,替代效应为负(但是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总效应为正。学生听起来就跟听天书一下,但是如果举例说明,145年英国大饥荒,土豆越涨价,需求量越大;日本核泄漏以后,盐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吉芬商品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产品,脱了这些特定环境,就不是吉芬商品了。

(三)游戏教学法

课堂游戏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其中最有名的案例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张伯伦开始的市场实验。在市场实验中,让学生参与到商品的买卖中。俗话说:听百遍不如动手做一遍,在经济学的讲解过程中,有些理论如果通过游戏来完成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里学到知识,记得牢固,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经济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讲到博弈论的时候,利用了博弈论里的一个经典游戏:让每个学生随机写在0-100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字,谁写的数字最接近于所有学生数字的平均数的三分之二,谁就是胜利者,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其间引导学生用博弈论的思维进行分析,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你在作决策的时候要考虑到别人的决策,同时别人做决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你的决策。所以虽然说随机写一个数字,也是要考虑到其他人会写什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充分理解了博弈论的分析过程,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容易理解。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西方经济学侧重于运用大量的图形、图表、公式、函数等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解释经济现象,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加大书写负担,一般高职院校给西方经济学的课时有比较紧,时间紧任务重,把课堂时间都集中在黑板板书上,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老师可以把推导的过程,曲线的变化状况,各种图标的变化规律等内容通过课件放映的方式直观、动态的呈现出来,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对于重难点问题适当的加以板书说明,以加深学习效果,大大减少了手写分担同时节约了课堂时间。如果枯燥的讲解不如多媒体课件更具直观性,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三、结论

(一)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87章中也有对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论述。他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包括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即专业知识),这样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年比一年丰富起来(即专业实践);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可以归入专业精神方面);教师要有语言修养(即专业能力)。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假期写好教案,课前精心备课,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课后进行总结分析反思。其次,教师得利用假期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对所教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将课本内容和实践结合起来,教课的针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不断增强。再次,不断加强学习。用过网络、教育杂志等途径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和培训、听老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请教、通过说课做客等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以教研室为单位,完成教学改革。由于高职教育发展时间短、经验浅等特点,高校教学改革任务艰巨。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系统地考虑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也可经常交流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学技巧等。

参考文献:

[1]李红霞.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解决对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學报,2005,(1)

[2]赵霞.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8(4):197-198.

[3]杨建华.浅谈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25.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