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喆
中国黄金集团
首席经济学家
共享单车俨然成了最新的时尚风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同颜色、不同品牌的单车。记得这种产品刚问世时,引起过坊间极大的喧嚣和追捧。那时还只有两种颜色,第三种据说正要问世。我与朋友笑言:看这态势,是否要集齐7种色彩,召唤神龙出现?言犹在耳,网络段子却已经调侃,共享单车行业的最大问题是颜色不够用了。
其实,共享单车的概念早就有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首次引入公共自行车,目的是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当时主要是在北京地铁站周边设置租赁点,计划为3万人提供服务。截至2014年,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推广到全国十来个省份,力度不小,效果却不大。
直到2016年4月, 摩拜单车在上海问世。通过APP实名注册、缴纳299元保障金就可租用。这种橙色的自行车飞速走红,第一批骑行者多为文艺青年,他们对这种酷炫且有腔调的出行方式赞不绝口,带动了整个市场的跟进。黄、绿、蓝等各色品牌相继登场,迅速融入民众生活。
從普及程度上说,这个模式成功了,但成功的只是共享单车在社会中的应用率,至于整个行业的运营模式,无论是商业方面还是社会管理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过去的单车租赁需要专人看管,在固定地点投放、收集。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管理的弊病:不够灵活,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秩序,这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如果单车随便停放,正常的出行秩序必然受到干扰,甚至会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生产生活秩序。这正是人们对“互联网经济”的错误理解造成的核心问题——互联网降低了成本,带来了便利,同时又因为打破正常秩序,导致其他方面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
我们必须认识到,互联网降低的主要是信息成本,但对物理成本所起的作用恐怕更多是转移。比如共享单车的管理成本、收集成本、维护成本,还有摆放单车所需的租赁、物业成本,目前都在“互联网”这个概念的掩盖下,被“甩”给了社会。而行政力量因为各种原因,愿意对“共享方式”进行支持,也就默默承受了那些本该由单车供给者承担的成本。
更糟的是,即便如此,共享单车公司仍然无法产生利润。为了抢占市场,大家目前的着眼点根本不在赚钱上,甚至有创始人公开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营利”。保障金和租赁费用越来越低,目的就是抢客户。企业为什么愿意做赔钱的生意?因为这些公司的维持根本不靠利润,而是靠融资。投资人看中的也根本不是营利,而是一些概念和所谓的“愿景”。于是,烧钱大战开演,竞争的白热化和非理性只能愈演愈烈。
这种现象与我国近年来经济脱实向虚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当资本只想以钱生钱时,就不在乎企业本身是否能够产生收益。但到了最后,成本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从投资人转移到公司,从公司转移到社会,最终还是让个人消费者承担。就像随处乱放的共享单车一样,挪来挪去,最后还是要有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