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小学美术教学的外显目的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其隐性目的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展现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情感互动则是美术教师用以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情感的发生是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联的,当需要得到满足,积极的情感就会紧随其后,且下一次就会主动寻求需要的满足,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是良性的循环。所以要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美术教师就应首先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通过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激发其积极情感。
第一,多重刺激结合启发情感发生。在心理性需要中,人们需要各种适宜的刺激来引起和保持积极心理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突破视觉需要的局限,把味觉、触觉、嗅觉等各类刺激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各种感官的满足,就能实现学生积极情绪发生的最大化。比如,讓孩子每人从家中带来一样蔬菜或者瓜果,要求他们在观察它的形状同时,闻一闻气味、摸一摸质感甚至尝一尝味道,平时很少综合感受它的孩子们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愉悦的情感状态。教师亦可在整堂课间结合问答、学法指导、作业讲评等方式加强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第二,运用大胆新奇的教学方法加快情感发展。小学生一个非常突出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凡是能够满足其好奇心的事物就能激发其愉悦欣喜的积极情感。比如教师运用变魔术或者猜猜看等游戏激起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接下来要求他们自己进行创作时,就能表现出大胆积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通过合作与竞争促进情感升华。合作与竞争是情感互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能够协调合作,就能融洽整个课堂的情感氛围,能合理竞争也就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情绪。比如在三年级《有趣的造型》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情感的调动,让学生合作用蛋壳做出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人物。学生用蛋壳、废纸、布等材料,做出了风格迥异的人物造型,有亭亭玉立的芭蕾舞演员,有憨厚敦实的猪八戒,有活泼可爱的姐弟俩,有和蔼慈祥的老奶奶……学生在积极愉悦的心情中分工合作完成作品,增强了互相之间的情感,并将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激情发挥到最大化。
第四,运用非现实空间呈现达到情感激发。对孩子们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如果仅限于对呈现的实物予以复制,势必会丧失发掘孩子们丰富想象力的机会。所以,教师对非现实空间的呈现也是很重要的激发小学生积极情感发生的途径。比如,教师以“沙漠旅行中遇到了一条鲸鱼”为题,要求他们讲讲故事的缘由,以及他与鲸鱼的对话,使想象尽量生动化、现实化,然后再描绘这样一幅图景。这样的方式能够激起孩子最大的热情,并为自己独特的想象而自豪,作品一定会体现学生个人的创作智慧与个性,浸润着他们的情感。
综上所述,情感互动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如果能够自如地、主动地控制课堂中师生的情感互动,就相当于把握了整个课堂的个性与风格,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