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
初中语文课本多采用的是按主题划分单元的体例,每册书按照不同的主题划分单元。例如冀教版七年级上册分成故事单元、童年单元、亲情单元、自然单元、学习单元、诗歌单元六个单元。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所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按照教材安排的体例,以每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以单元主题为依托,以知识目标为线索,打通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通道,实现整个单元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构建的教学方法。
一、为什么要构建单元整体的教学意识呢?
一是語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中将语文的学科性质这样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际性的课程”。单元整体教学就可以强调突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二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等。单元整体教学是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基础上,更突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和人文,语文包罗万象,内涵和外延都极其宽泛。与其它相比,语文学科知识点芜杂,缺少条理性。单元每一篇文章之间缺少序列行和连贯性。而单元教学,就可以改变了单篇教学,“任意开花”的现状。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型安排
第一种是精讲课。
精讲课以老师的指导引领为主。老师引领学生学习,为学生呈现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框架,是后面的学习的基础。也可以称之为“得法课”。
第二种是体验课。
体验课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的点拨辅导为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精讲课中习得的方法进一步感悟体会,加深理解,是将生硬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也称之为“习法课”。
第三种是实践课。
实践课就是学生将前面两种课型中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练习,进行巩固运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学会了学习方法,培养了思维能力。将它称为“用法课”。
笔者以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来谈单元整体教学中三种课型的具体操作方法。
冀教版第四单元是以自然四季为主题的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篇目有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罗兰的《秋颂》和杨林勃的《四季交响曲》。在备课的时候通过研究将《春》《济南的冬天》《与朱元思书》进行整合安排,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结构和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三篇文章确定《春》为精讲篇,《济南的冬天》为体验篇,《与朱元思书》则为实践篇。
笔者在讲授《春》一文时,确立了以教师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本文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脉络。通过引导学生划分文章层次,梳理出文章总—分—总结构框架,并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的特点。在梳理分写(绘春)部分时,教师又为学生示范概括 “春草图”,引导学生模仿这种形式,进行拟标题式的概括。再通过教学生画全文的结构图,教会学生以图例的方式展示文章结构的方法。
第二课时是写作手法探究课,也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赏析“春草图”和“春花图”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概括出文章的写景方法。老师在点拨指导中让学生有所发现:例如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花的茂盛和色彩绚丽的特点。在写了这些花的美丽之后,作者又想象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是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富有张力,内容更丰富。侧面描写也是这两段的一个写法:“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这两句都是侧面描写,通过写人物的活动和花下的蜜蜂,侧面衬托出了草的可爱和花的繁茂香甜。等等。在老师的点拨下,师生共同归纳写景文章的写作手法:巧用修辞、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用词精准、讲究顺序、动静结合、多种感官。
作业的布置则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对课堂知识点的巩固。因此根据课堂上的学得的知识,笔者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对“春风图”和“春雨图”的景物描写的赏析。
在《春》这篇文章的学习的基础上,梳理《济南的冬天》课文结构时,笔者确立了比较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济南的冬天》与《春》在结构特点,进一步掌握结构的内涵,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在对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时,笔者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提出来一个很宽泛的问题:根据《春》一文学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学生自由赏析课文中的这几幅画面,体会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体现了怎样的感情。让学生在进步一步感悟体会,将僵硬死板的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有了这两篇文章的学习,在学习第三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时,教师将课堂完全给了学生,学生的感觉是兴奋。在第一课时是处理字词,疏通文意之后,第二课时的课堂题目是“争做小老师”。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然后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这堂课对学生来说,是实践展示课;对教师来说,是验收测评课。从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抓住了重点,掌握牢固,体验深刻,课堂效果应该说超过了老师的讲解。
在讲完这三篇文章之后,笔者紧跟了一次作文训练课,进行写景文章的写作训练,效果也是不错的。
三、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1)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主导不是无作为,主体不是随心所欲,要将主导和主体的作用都恰当和有效的实现,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2)挖掘教材。教师要挖掘教材,对教材要读准、读深,这是单元教学的基础。只有通过挖掘教材,才能抓住内部链接的线索,才能实现单元整体教学,从而确立不同的课型。
(3)调整教材顺序。也就是重新整合。根据主题和知识体系的需要,重新调整课文的前后顺序,甚至是单元的顺序。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分析领悟与巩固运用相结合,从而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并做到知识结构序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