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纪律讲规矩做合格的党员干部

2017-05-30 10:48:04苗利明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1期
关键词:守纪律党纪党规

苗利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古以来,规矩就是一种约束,一种准则,就是一种标准,一种尺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就要出问题,就会栽跟头。众多落马官员,就是一份份活生生的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反面教材。

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既包括党章党规党纪,也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比普通公民有更高的标准要求,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明白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严的措施管住干部,确保党规党纪刚性约束。做到守纪律、講规矩,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学习。无知则无畏。有的党员干部心动于微利之诱、目眩于五色之惑,犯罪堕落,自绝于党和人民。他们的悔过书都会说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没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没有拧紧“总开关”。其实,他们从未学习过或从未认真学习过党规党纪,真不知道或装不知道什么是违纪违法,什么是不被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最终出了问题。思想的田园若不及时种上庄稼,杂草就会蔓延。守纪律、讲规矩,就要不断学习、反复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等党内戒尺,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规党纪武装头脑、占领思想阵地,把规矩融入血脉灵魂,不让邪念杂草滋生。

二要心存敬畏。古人讲:“头上三尺有神明。”共产党人头上的三尺神明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敬畏,对党规的敬畏,对组织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对群众的敬畏。东汉时期,杨震迁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门生王密任昌邑县令,夜送十金,说“幕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党员干部自作聪明、自以为瞒天过海,实则自欺欺人,最终误己。习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在诱惑面前,“一个要有情操,这是一道防线;一个要有戒惧,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落马贪官,均因丧失敬畏之心,心中“戒尺”不再管用,做人底线、党纪国法全抛脑后,胆大妄为,肆无忌惮,最终沦为阶下囚。

三要防微杜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落马者都是从失小节、存小过、犯小错开始,从量变到质变,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自毁前程。守纪律、讲规矩,就要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时刻保持清醒警觉,守住防线,不逾底线。要独坐防心,越是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要谨言慎行,不做失德失范之事。《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个人诚与不诚、欺与不欺、诈与不诈,所作所为,起心动念,其言行也尽现。要从眼前人、当下事做起,从不该做的不做,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做起,追求“慎独”的境界,坚守党性原则和做人操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让“戒条”发威,让党性大放光明。

四要慎交朋友。“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一领白袍着了墨,就永远也洗不掉。恶友就像墨水毒药一样,会污染自己,毒害自己。党员干部手中或多或少会拥有一些权力,难免要与各种圈子和对象打交道,难免成为围猎对象。多少人入监服法,痛哭流涕,都说是“朋友”害的。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守纪律、讲规矩,就要一身正气,坚守原则,胸怀坦荡,不给他人“围猎”之机。鲜花盛开,则蜂蝶自来。党员干部要加强修养,提升品德,吸引高尚的人,与高尚为伍。更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悟透“家宅万栋,夜寝不过六尺;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餐”的道理。

每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心中高悬党内纪律和规矩,做到言有所畏,心有所敬,行有所止,在名、利、权、情面前,守得住底线,一身浩然正气,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永葆廉洁本色,成为合格的党员干部,成就圆满人生。

猜你喜欢
守纪律党纪党规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3:04
在讲忠诚守纪律保廉洁中破除法不责众的思想
中国盐业(2018年12期)2018-09-21 07:14:02
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的必然性
雷锋(2017年4期)2017-05-30 10:48:04
守纪律的小鸡
党规党纪实施中的“虚化”问题治理研究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
学习月刊(2015年13期)2015-07-09 05:37:58
论纪检监察干部遵守和贯彻落实党纪党规党法的重要性
做“守纪律、讲规矩”的坚定实践者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2-25 14: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