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
在北方方言体系中,青海方言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另一方面,青海方言又较多地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性,在青海方言中,仍然有许多古代汉语元素。
青海方言的古雅,往往体现在这个词语对应的事物已经难觅真迹,但在方言中,仍然能找到它们的痕迹。如乡村大夫开药给病人,常常会叮嘱一句:吃药期间,不要吃葱韭薤(hái)蒜各类发物。这个“薤”读音同“鞋”,是一种类似野葱的蔬菜。在古代,薤是五菜之一,在黄帝内经和本草中有重要的用途。在青海方言中,鞋读作(hái),所以薤字也按发音习惯读成了青海话中的鞋。也就是说,葱韭薤蒜这个古老的词语,仍在青海人的生活用语中存在。类似的还有“锅甗(yǎn)釜灶”。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气。“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釜口也是圆形,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现代所使用“锅”的前身,与锅不同的是,釜往往有好几个把手。锅甗(yǎn)釜灶在青海话中代指一切厨具,如果置办一个新家,厨具是一个重要的器物,锅甗釜灶购齐了,新家里就可以动烟火了。盛夏时节,青海人喜欢“浪”河滩,叫上亲朋好友,带上锅甗釜灶,在草地上煮肉喝酒。想来也是神奇,甗和釜这两样东西,算是非常古旧的器物了,现代人未必知道它们长啥样子,但青海的乡言俚语中,它们真的实实在在,一点都不马虎。
除了描述器物,在青海人的生活习俗中,我们也能找到一些令人惊叹的古汉语遗存。青海人婚丧嫁娶,离不开亲朋好友的参与和帮衬,青海人称之为亲戚六眷。说起“亲戚六眷”,那可是很有来头的。按《汉书》的说法,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中也有这样的对白:“为人就没个亲戚六眷?此是我姨娘家借来的钗梳。”青海方言中,“六眷”发音为“陆眷”,这很可能不是误读,也许在古时,“六”字就是这个读法。青海河湟地区,亡人下葬后的第三天,逝者的亲朋友邻会到到新坟上烧纸,并细细整修新坟。这个习俗,在青海话中,经常被误读误写为“全三”,实际上应为“竁三”。竁,现代汉语中读为(cuì),新华字典中解释字义之一为“挖墓穴”。《说文解字》中有注解:“竁,穿地也。周禮小宗伯,冢人皆曰甫竁。郑大夫读竁皆为穿”。青海话往往把声母ch转为c,所以这个竁(穿)读成了全字。可见不论在读音,还是在词意上,“竁三”都是这个古老习俗的正名。青海人在很多隆重的场合,都会搭起一种叫松盆的祭祀用品。这一习俗,在古代也很普遍。清代一个叫于敏中的人写了一本《日下旧闻考》,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除夕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松盆,熰岁也。”再比如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人每年必定举行的跳“於菟”,目的在于驱邪逐魔、祈求吉祥。而“於菟”,就是虎的别名。《左传?宣公四年》中这样记载“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辞海》《辞源》中也有类似的注解。
青海方言的另一种魅力来自丰富多样的动词,在普通话中,这些动词已经难得一见。比方种了一棵花,几年后根系广布,又冒出了一些新个体,这叫“胤”,“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把牛马拴在草地上,任其采食,叫做“縻”,陆游有诗:“难觅长绳縻日住,且凭羯鼓唤花开。”修剪树木,叫科,这个“科”在古代汉语中常常当作动词来用,除了常见的审理狱讼、征税的含意外,还有一个用法就是修剪树木,元陆友《研北杂志》卷下曰:“洛陵寝,岁以四月科柏,前期遣官奏告。”往上推举或搀扶,青海方言谓之“搊”(cōu),《金瓶梅》二十四回中有这样的语句:“缠的西门庆急了,叫来安儿搊他起来,劝他回房去了。”有趣的是,青海人又对这个字进行了词义上的引申,比方暗中撺掇,也被借喻为“搊”:“这个新媳妇刚回了趟娘家,回来后就变了,好像让什么人搊坏了”。拿冰水冷却食物,叫做“湃”(bá),《红楼梦》三十一有句:“才刚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他们打发你吃。”东西松开,树叶舒展,青海方言中有一个专用的动词叫“阐”(càn),《说文》注解:“阐,开也。迅速有力地拉动,叫“扽”(dèn),《广雅》曰:‘扽,引也。古无扽字,借顿为之。”青海人考虑问题,一般不说“思考”而说“思谋”,四下打量或者留意,叫做“徐顾”,操心或者经营,叫做“务劳”,这些表示动作和行为的词语,在《金瓶梅词话》《红楼梦》等古代小说中都有佐证。看看这些字眼,原来竟是如此古朴雅致,如此来头十足。虽然当代汉语已经很少用到这些词语,而在河湟乡野间,这些字眼至今还被青海人高频度地使用着。如此看来,说青海话是古代汉语活化石的一部分,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不懂青海方言,可能会认为青海方言土气,实际上,青海方言是一种极为简省而传神的语言系统。这里举几个例子,描述时间,青海话有“饭罢”“后日”“晚夕”“夜来”“后晌”“先前日”这样古意盎然的说法。再看描述感受的词语,身体不舒服,青海话叫“不受活”,心里不舒服,就是“颇烦”,想念一个人,就是“扯心”,悲伤就是“难心”,纠结得厉害,那就是“熬煎”。“多早“就是“什么時候”,“好少”就是“很多很多”,青海人不说“假如”说“倘或”,不说“小心翼翼”而说“款款”,形容长相酷似,青海人会说“像似模儿”,这可比“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高明得多吧。
在青海人的生活中,青海方言以它独特的语言魅力诠释着一切。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