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黄
[摘 要]歌唱表演是对具体歌唱作品的二度创作,表演者在表演实践中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涵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作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心理往往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需要对歌唱表演所具备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表演心理因素对歌唱表演的重要性,让歌唱表演具有创造性。
[关键词]歌唱表演;心理;创造
歌唱表演并不仅限于传达作品,更重要的是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赋予作品更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表演活动。歌唱表演可以丰富作品的内涵,完满地表现和再现歌唱作品的具体要求,对作品进行创造性地阐释。
一、歌唱表演的心理因素
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表演心理的控制与运用对歌唱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整与准确地感知声乐作品,理解声乐作品的符号形式,这是演唱者首先应具备的歌唱心理。对声乐作品情感的理智把握贯穿于演唱过程中,对情感的把握应做到恰到好处与准确对待,并适时对演唱过程进行调控,达到一种理性创造的境界。
(一)感知与审美
对声乐作品的感知与审美,首先可以从作品的歌词、旋律以及歌唱家的演唱中得到,把这种对作品的整体感觉与审美具体运用到歌唱状态中,并对这种感知与审美进一步升华,这是我们对待声乐作品必须的心理因素。对声乐作品的整体性感知,是演唱者对作品最初的直觉,不仅仅是对歌词、旋律和音乐符号的大体把握,还包括对总体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方面。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不断调整演唱者的审美心态与审美能力,尽可能从多侧面对声乐作品进行审美感受体验,避免单纯地从演唱的效果或者音域的高低进行评判作品的难易程度。
(二)情感与理智
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与理智分析是歌唱中的具体部分,一首成功的声乐作品的演唱应该是具有恰当与理智的情感表达,不能盲目地追求一些外在的表演,而没有真正表现出歌曲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表演者应该把这种具体的情感表达与歌曲的内涵结合起来,音乐要求是悲,则表演应该是悲,但这种悲不能去夸大或者缩减,必须恰到好处才算是正确地理解了声乐作品。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情感的表达要与理智结合起來,这样才更有利于表现作品的真实的情感内涵。
(三)心理调控与理性创造
“临场的心理调节与控制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任何音乐表演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次性过程,它既不能重复,也无法补救。”① 歌唱表演者必须重视心理调控的训练,对作品的演唱做到心中有数,善于吸收优秀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实践与临场的心理调控经验,把这种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歌唱中。在演唱中,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应调整和克服心理紧张的状态,全神贯注地演唱作品,对作品进行理性地创造。
二、歌唱表演的创造
(一)尊重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
正确地理解声乐作品,歌唱者应该尊重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原意。挖掘歌词所要表达的真实内涵,分析歌曲旋律、调式等方面的特点;弄清词曲作者当时的创作目的,词曲作者是怎样将旋律和歌词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创作出了一首优秀的、成功的声乐作品。这些都是声乐演唱者和研究者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歌唱者明白和理解作品的来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歌唱者去演唱和研究声乐作品。
(二)对作品内在意蕴的挖掘
对声乐作品内在意蕴的挖掘,首先应把握作品的情感属性与变化。正确的情感表达是歌曲的灵魂,歌唱者善于把握好作品的情感基调,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概括,体验作品的情感变化与情感的逻辑表达。比如说,声乐作品上标有忧伤地,而这种忧伤要在一个什么样的度上去表演才算对呢?这就需要演唱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文学修养去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演唱者也必须在歌唱修养和文学修养方面做一些必要的积累,以备在演唱中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得更好。
其次,对声乐作品进行多侧面的想象活动也是必要的,不同的声乐表演者都有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同一声乐作品,不同唱法的歌唱者表演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听觉效果。演唱者应扩大对作品的理解,拓展演唱技术与技巧,提高自身的歌唱修养与文学修养,丰富演唱想象力,多侧面挖掘声乐作品的内在意蕴,正确理解作品和演唱声乐作品。
(三)合理的二度创作与创造
对声乐作品合理的二度创作是歌唱者对作品的进一步理解。某种程度上说,二度创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听众对歌曲的认同感。当听众对一首声乐作品不熟悉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演唱者的演唱作出对歌曲的判断。合理的二度创作也给听众留下第一印象,也暗示出作为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尽可能的去理解声乐作品,真正融入到作品中,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经过合理的二度创作给听众留下好的印象,有利于歌曲的推广与传唱。强烈的表演欲望,恰当的交流与情态交融,表演与技巧的统一,可以说这三个方面都很重要。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与创造,巧妙地把这三个方面结合,运用到演唱中,无疑是演唱者追求的目标。在演唱过程中,如果没有强烈的演唱欲望和激情,演唱者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激情。在表演中注意主客体的情感交流,这种交流也有动态交流和静态交流,既需要表演者用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激起观众的共鸣,也需要观众有声和无声的回答,这样的表演可能就是声乐演唱追求的最佳的艺术效果。
三、歌唱表演能力的培养
歌唱表演能力随着歌唱者的演唱积累与表演实践的增长而逐渐向成熟的方向发展。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征与差异,要随着这种特征和差异有针对性地对歌唱能力进行提升,让歌唱表演具有创新性。
(一)提升文化修养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对于演唱者演唱歌曲至关重要,就如我们听到一些成功的声乐作品,作品的演唱透露出歌唱者较高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不是简单地看几本书就能解决的,需要时间的积累,这也要求歌唱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真正找到适合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路子,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加强歌唱技能
任何时候,歌唱技能都是歌唱的基础条件,如果没有高超的歌唱技能,再好的作品我们都无法将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对歌唱技能也要保持一种创新的态度,勇于接受新事物,吸收和吸取成功歌唱家的经验和演唱技巧,继承与创新并存。在这一点上我们善于把创作歌曲、艺术歌曲和民间歌曲的演唱区分开,因为民间歌曲的演唱有其原生性,与创作歌曲和艺术歌曲在演唱上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想要自己的演唱达到一种高境界,必须加强自身歌唱技能的提高,选择适合自身演唱的作品,发挥自身歌唱的优势,把作品发挥到尽善尽美。
(三)感性表演与理性表演
任何一种音乐表演都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表演过程中,理性表演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当我们在不理解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所作出的演唱表演往往是靠自己的第一感觉来进行,这个感觉不是不好,而是有时候所表演出来的效果很感性,不贴切声乐作品的真实要求,也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感性表演的基础上,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作出理性的判断和理性表演,这就有赖于我们对声乐作品的把握和对声乐技术、技巧的掌控以及对歌唱心理因素的调控,这样的表演才具有价值。
在歌唱表演中,把心理调整到最好的歌唱状态,较好的心理素质能让演唱提升到另一个高度。歌唱也需要二度创作的突破,能在歌唱创作中找出适合歌曲表演的新路径,把我们的演唱和表演提升到一种理想的状态,让声乐作品更有穿透力和感染力。歌唱表演赋予了歌唱作品的生命力,表演让有律动的音响不断地传承,以至于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有生命力的歌唱作品,追求有价值的歌唱表演。
参考文献:
[1] 李晋玮,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