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的影响分析

2017-05-30 10:48姜海如龚江丽
阅江学刊 2017年1期

姜海如 龚江丽

摘要:近30年来,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产生了深刻影响,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不断减少,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基层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可能发生改变,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传统职业岗位面临重新调整。同时,信息化发展将给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机遇:气象队伍整体规模扩大,社会力量参气象服务业将成为趋势,气象人才的流动会出现新方向,还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新业态。

关键词:气象信息化;气象职业分工;多元兼业;互联网气象;气象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P49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7)01-0071-06

一、引言

气象部门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部门,从气象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再到气象预报产品的形成,就是一个从气象原始资料到气象科技知识产品的形成过程。在电报和电话时代,气象业务与职业分工主要根据气象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和制作气象预报而展开,各环节都有大量手工操作性的劳动。20世纪80—90年代,信息技术得到较快发展,气象信息化随之加速发展,气象部门传统的职业分工受到深刻影响。21世纪以来,这种影响还在继续扩大。中国气象局:《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年。沈文海:《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和再认识》,《气象科技进展》,2013年第5期,第56-62页。周勇、刘东君、马锋波:《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中国信息化》,2016年第4期,第74-80页。

二、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影响之概述

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的技术条件影响,许多气象业务环节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性手工劳动,真正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人员比例不高。根据统计,1985年,全国气象部门编制内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约23万,其中观测员17358人、报务员2800人、填图员1477人、卫星云图接收员470人,气象资料作孔员237人,占全部气象业务人员的558%。

随着气象通信技术和气象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部门以手工技能为主的劳动岗位迅速减少。到1990年代末,报务员、填图员、卫星云图接收员、气象资料作孔员以及相关的机务员等岗位已经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8000至10000名人员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部分人员面临转岗压力。在省级以下气象部门,一大批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气象工作人员,在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或被淘汰,或被边缘化,还有一大批辅助性技术人员转而从事综合经营和施放气球服务。统计显示,到2000年,全国气象部门转岗从事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编制内人员达到11000多人。此外,观测员也大为减少,只有13968人,较1985年减少近20%。

随着气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到2014年已经取消了全部常规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地面气象观测实现了自动化,全国气象部门有近12万名气象观测员面临职业技术能力转型。在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相对30年前的1985年,全國气象部门近50%的岗位已经被取消或被淘汰,或者已经转型。参见由中国气象局计财司编制的1986—2015年的《气象统计年鉴》。

氣象信息化改变了气象职业分工的格局,一大批岗位实现了信息化和自动化,相关人员必须找寻新出路,这是气象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

三、气象信息化对气象队伍结构的影响

根据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分工的总体影响,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与岗位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多地体现在气象岗位的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从事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的岗位不断减少,从事气象信息技术研发、加工、传播、服务和保障活动的岗位不断增加,气象部门必须不断进行岗位转移,增加新的气象业务服务岗位。

(一)气象信息化对气象队伍规模的影响

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一般性的观点认为信息化发展对社会就业总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在于,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快速增加,一般普通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步下降,低技能的劳动者将受到排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失业或隐性失业的情况(即人在岗却无事可做的情况);如果突然出现重大技术进步或产业突然升级转型,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必然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积极影响在于,信息化发展对各行各业的就业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拥有知识、技术并且从事技术型、信息型、智力型职业的人员将明显增加。

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实践表明,信息化发展趋势在气象行业就业总量上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气象队伍的人数不断增长。近30年来,随着气象事业的高科技化发展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我国气象部门近一半的一般技术性手工劳动岗位被取消,涉及近23万人。这足以说明,气象信息化发展对传统气象业务岗位的人员转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0世纪90年代,全国气象部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事业结构调整,大力拓展气象服务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服务岗位。如此一来,原有的气象职工队伍明显不足以支撑气象服务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市县级的基层气象部门,事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气象服务任务越来越多。因此,在21世纪初,各级气象部门不仅大量增加了社会用工,而且通过技术装备研发生产的市场化和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向社会转移了许多传统的气象保障岗位,气象职工队伍的总人数较30年前增加了近1倍,总量达到10万余人。其中,全国气象部门共有77万人,气象服务岗位增加了大量编制外人员。

(二)气象信息化对气象职业岗位结构的影响

气象职业岗位的结构变化是传统技术时代过渡到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标志。气象信息化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气象部门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岗位,如填图员、报务员、卫星云图接收员、气象资料作孔员、机务员等岗位已基本消失;目前,传统的观测员、资料审核员等岗位也趋于消失。气象预报人员也在逐步减少,根据《气象统计年鉴》的数据,到2009年,全国气象部门的预报人员为4937人,较1985年减少了495%。

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推动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服务岗位,如各类专业的气象服务业务、气象软件业务、气象网站业务、气象影视业务、气象短信电话业务、气象防雷技术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气象技术装备研发与生产等。由此,完全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气象服务处在气象系统末端且基本没有气象服务岗位的状况。从19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气象服务业务的岗位大量增加。一方面,气象服务承接了大量因气象信息化和自动化发展而被取代和转岗的人员;另一方面,气象部门吸收了大量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1985年,全国气象部门的信息技术人才只占总人数的139%,到2014年,该比例已达到1966%。

气象信息技术发展直接影响气象部门的结构,从而影响气象业务的岗位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内在地要求气象部门进行调整,传统的一般技术岗位减少或被取消,同时又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气象技术服务岗位和气象信息服务岗位。新的岗位属于知识密集型,传统岗位则属于劳动密集型,相应的工作人员面临转岗:有的人员经过培训和磨合,进入了新的气象技术岗位和信息服务岗位;有的人员难以适应,转入工勤岗位甚至隐性地失去职务。因此19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气象部门有一大批工作人员内退或提前退休。根据有关统计,到2012年,全国气象部门从事气象影视、气象资讯、气象专业服务和防雷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人员达到气象队伍总人数的332%,总计约24万人,这些岗位大都是近20年间在气象信息化发展中逐步出现的新的岗位。

四、信息化发展影响气象职业分工的新趋向

当前,气象信息化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信息化发展可能带来气象职业与分工的更大变革,并已经出现新的趋向。

(一)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挑战

1.基层气象人员的岗位技能不适用现象将更加明显

在传统的气象技术条件下,市县级基层气象人员的作用是上级气象部门和领域外气象人员无法替代的。当时,市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保障性一般优于上级气象部门,而且分布广泛的人工气象观测点也主要属于市县级。在气象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气象观测已经实现了采集、传输、汇集和处理的全程自动化,国家级气象预报可定点到县市级以上,省级气象预报可以定点到乡镇级,基层气象技术保障业务也在探索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气象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趋势,已经对市县级气象部门传统的业务与岗位分工形成挑战,市县级气象机构的职能亟需调整,基层传统的气象职业分工将有所变革。但是,目前基层气象部门对变革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认识明显不足。

2.气象预报员的核心地位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气象预报业务都是气象部门的核心业务,气象预报员就是各级气象部门的核心人员。但是,随着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和互联网气象的出现,市县级气象预报员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受到影响。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按照气象台站预报职能的分工,市县级气象台站预报员作订正气象预报,这说明,市县级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應高于省级和国家级的气象预报,如果准确率相同或者更低,就没有必要作订正气象预报。目前,由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准确率与上级气象台相同甚至更低的情况已经在许多地方出现,这种状况已经对市县级气象预报员的岗位职能提出了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还会向省级气象台延伸。据统计,2013年,全国市县级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员有3900多人,约占当年全国气象预报员总人数的69%。随着数值天气预报和互联网气象的发展,这批人员可能会整体转为气象服务人员,或转为开发专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人员。

3.气象人员整体面临能力提升的压力

气象信息化发展要求气象队伍整体地进行知识更新,并不断调整落后于气象技术发展的气象生产关系。气象信息化发展使气象业务实现了高度的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传统气象观测为代表的人工值班岗位、一般性气象服务和气象信息转发传播岗位将会大为减少,在省级以下气象部门中,这类人员预计占60%左右,在市县级气象部门中所占比例更高。如果气象职工不提升相应的信息化能力,就不可能结合实际需求开发应用性的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技术产品,那么许多人员只能承担一些简单的值守班任務,难以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要求,就可能在信息化发展中被边缘化。如取消人工气象观测以后,一些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员由于信息化能力不足,将难以适应综合化业务岗位的要求。随着气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省级和市级气象部门出现。

4.气象传统岗位分工面临重新调整

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气象部门的岗位分工主要是根据气象业务流程。以省市级气象部门为例,在1980年代,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岗位设置主要是气象观测员→气象报务员(气象通信与机务员)→气象填图员→气象资料员→气象预报员;1990年代中后期,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与岗位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气象观测员→气象通信员(网络维护员)→气象资料员→气象预报员→气象服务员。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1世纪以来,传统的岗位分工已明显无法适应气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气象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环节实现自动化以后,传统的气象岗位分工必然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气象数据开发、气象预报模式研发、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研发、气象专业服务产品研

发、气象信息加工等均成为气象部门的主要岗位,面向用户采集需求、跟踪提供气象服务成为了最重要的岗位,气象业务运行维护则成为一般性的岗位。因此,如果从信息服务业的构成来划分,未来的气象职业岗位可能主要由原创性气象信息研发人员(即气象数据开发、气象预报模式研发、气象专业服务产品研发、专用气象软件研发、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开发性气象信息生产人员(即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研发、气象信息深加工、跟踪采集和研究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等),一般性信息生产人员(包装性加工、一般性技术处理),气象信息释用人员(解释、应用气象信息等),信息传送人员(发送传播气象信息、应急处理等)和信息系统保障人员等六大类人员构成。

(二)信息化发展为气象职业分工带来新机遇

1. 促进气象队伍整体规模扩大

关于气象信息化发展对气象队伍整体规模的影响,一直存在一些不够清晰的认识。20世纪80—90年代,人们认为,气象现代化将大规模代替手工劳动,气象队伍的人员总量应当会有所减少。根据1998年《省和省以下气象部门基本气象系统岗位设置意见(试行)》规定,省级以下气象部门的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应减少30%。但是,经过21世纪初近15年的发展,气象队伍的总人数并没有按照当初的设计要求有所减少,反而增加了近40%(包括编外气象人员),在基层,普遍存在事多人少的突出矛盾,基层气象部门均要求扩大编制,增加人员数量。

从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分析,气象队伍的总人数还将继续增加。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不开放气象服务市场,大量的公共气象职能增加以后,基层气象部门就会出现更多的事多人少的现象,必然要求扩编增员;如果开放气象服务市场,随着气象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社会参与气象服务,寻找相关就业机会的人员自然会随之增加,气象队伍的人员总量必然还有一个增长的过程。

2. 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从气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首先,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全面实现,一些过去主要依赖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观测资料的行业和部门,既可以自建所需的观测站点,又可以利用气象部门开放的公共气象数据,以此为基础,生产本行业、本部门所需要的气象服务产品,实际上部分地參与了气象服务业。在我国,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技术原因,也有体制因素。其次,一些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新兴信息类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加工,这种情况早已出现。根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气象服务网站已达1300余家,超过1万家中小型网站使用天气插件,每日为超过1亿的用户提供气象类服务;主流的手机天气类APP约500种,其中,仅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已近3亿次。

2014年,中国气象局制定并实施了《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组建气象服务企业和非营利性气象服务机构;培育和发展气象服务市场中介机构,开展气象服务的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气象服务产品市场,开展气象服务技术、资本、人才、信息、产权、版权等要素的市场竞争。这说明,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的总体政策已经明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深化服务业改革,社会力量参与气象服务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但是,省级以下气象部门如何适应气象服务业的这种变革,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上,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准备。

3. 气象人才的流动将出现新方向

一般而言,气象信息类行业的人才其稳定性高于其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气象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在一些专业性气象服务企业出现以后,在气象信息类行业,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将会明显增加,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气象信息类技术人才竞争。在气象服务业市场尚未开放的阶段,气象信息类人才和气象科研人才主要是在体制内流动,相关人才选择在地区和单位之间流动。在气象服务业市场开放以后,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有可能突破体制的限制,出现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流动的新方向。

4. 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新业态

互联网气象是一个开放的、没有边界限制的信息服务业系统。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目前,社会劳动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第一,兼职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互联网办公为信息类人才同时服务于几家单位或公司提供了可能,“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已经成为许多信息类单位或企业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阶段性职业从业人员大量出现。一些单位或企业的某些项目或任务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因此为个人的多元兼业提供了更多机会。第三,“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大量出现。“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形成了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也更加靈活。在网络条件下办公,可以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为信息类人员从事小时工、临时工、兼职工提供了便利,为更多劳动者参与多元兼业创造了条件。随着气象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在气象部门的从业人员中也可能出现多元兼业的现象,气象科研人员参与横向研究、承担科研任务已经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

五、结语

面对信息化发展对气象职业分工的影响,应该说,气象部门人人都必须直面信息化的考验,只有在气象信息化进程中始终属于创新型、研究型、开发型、智力型和适应型的人才,才能在气象职业生涯中永远保持生命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