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黄丹丽
春节的脚步渐近。逛花街、行庙会、贴挥春、开油镬、蒸年糕……岭南传统的过年方式多多,乐在其中。而对于在南国定居的人来说,如何过好岭南风情浓郁的新年,不仅是新生活的体验,还是对文化的融入,也是对一方水土的认同。
在过去,自腊月初八喝了腊八粥以后,家里管事的人就要开始忙着张罗着过春节了,在衣食住行这几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里,岭南人尤其注重食。一是由于腌制腊味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二是民以食为天,在岭南人的年夜饭菜单上,从常规的全鸡、鱼、生菜、猪手等好意头的菜式,到盆菜、年糕、香茗等传统佳肴,琳琅满目,众口难调,筹备起来也非常费时。
春节的脚步渐近。逛花街、行庙会、贴挥春、开油镬、蒸年糕……岭南传统的过年方式多多,乐在其中。而对于在南国定居的人来说,如何过好岭南风情浓郁的新年,不仅是新生活的体验,还是对文化的融入,也是对当地发展的认同。按照地域和风俗习惯,现一般将广西、广东、海南、港澳并称为岭南。根据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广东大致又可以分为广府、客家、潮汕、雷州半岛和瑶、壮、畲少数民族五个文化区域,结合各个文化区域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整体现状来看,广东的春节习俗多样性、包容性强,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潮汕地区的春节习俗里,祀神活动众多是其最鲜明的特点,此外,潮汕人精细好斗的性格在这些节俗中有所体現。岭南的文化特征又有许多共同特征,例如春节食品和习俗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南国风情和凡事讲究意头。在如春的冬天也能开得花枝招展的年桔、年花,摆放在家里,既让家里增添了生气,又寓意“大吉大利”“花开富贵”。
岭南地区还有一个疍家文化,渔船是渔民的第二个家,渔民要过年了,船上也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渔民认真清洗船身,把整艘船的里里外外,用油漆擦拭一遍,漆红船头系上红绸寓意红运当头,船头放上-盆桔,寓意大吉,渔家把驾驶室贴上春联,把米缸装满,贴个“满”或“常满”的大红字,上面放两个带叶的桔子和有头的生菜,每个神位一封“利市”。除夕夜通宵点一盏油灯,叫“长明灯”。关于“长明灯”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在腊月二十八即“年二十八,洗邋遢”的时候,家里也要先点亮一盏油灯,扫尘后才能熄灭,也叫做“长明灯”。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大多数的风俗习惯都无从得知其缘由,但仍有人在坚持传承。
虽然岭南地区的春节习俗体现了浓郁的岭南地域文化色彩,但总的看来,无论是节日起源、节日时间还是节日文化心理上,都与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一脉相承,具有较强的统一性。清朝李调元所著的《南越笔记》里概括了珠江三角粤人过年风俗,拜年、放鞭炮、吃年糕、吃煎堆、家庭团聚、祭神、贴春联……这些与我国大部分的春节习俗类似。其实粤人的过年习俗不少是源自中原文化,由南迁的移民带过来,比如贴春联等。比如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等等。但后来慢慢本土化,发展成了具有岭南风味的习俗。不同地方的过年习俗差异,往往体现在同一天的不同叫法上,例如农历腊月廿四,岭南人会上街买供品,说是“谢灶”。而在湖南,这一天叫过小年。像封利市,与北方的压岁钱是一个意思。可岭南地区的封利市,不单是长辈给晚辈的,而是只要结了婚的人,都可以给未婚的人。钱不在多,一元二元也无妨,一句“恭喜发财”,闻者颜开,图的是个喜庆热闹。年后店家开张,还有舞狮队会自动敲锣打鼓到商家讨利市,祝生意红火。
而在珠海,舞狮、舞龙、舞鸾、飘色、八音锣鼓巡游等,都是特色的过年习俗,旧时,除夕夜半交子时分,珠海各地鞭炮齐鸣,男女老少,用柚子叶水洗过澡,备好供品,虔诚地到各处庙堂祭拜各路神明和列祖列宗,祈求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安康顺利,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