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飞湖
[摘 要]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化使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情境不一、跨学科性、异质性与组织多样性、社会问责与反思性、质量控制多元化等特点。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基层学术组织在其逻辑基础、互动样态、组织形式、价值取向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坚持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双向协同、树立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整合组织形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基层学术组织;逻辑基础;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7)10-0001-0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10.001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与企业等组织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对知识(高深知识)的生产、研究和传授等活动过程的知识性。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细胞,是进行知识生产的重要领地。20世纪以来,知识生产呈现出一些新特质,如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出现了企业、智库、政府部门等多元化的知识生产场所,跨学科研究和应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在知识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以学科为逻辑基础的基层学术组织已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对综合性、复杂化科技知识生产的需求,因此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已成为顺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在20世紀之前,人们一直以认识论的哲学视角来看待知识和知识生产,知识生产被视为是基于个人兴趣的个体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关联不大。在这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下,知识生产范式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知识生产的目的只是为了知识本身,无其他目的;二是知识生产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割裂的,知识生产的实用价值不被重视;三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场所在大学,学者基于自身兴趣进行知识生产。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生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知识生产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情境中的生产活动,在国家系统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成为知识生产理论演变的共同趋向。
1963年,普莱斯在《小科学,大科学》一文中对科学知识生产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将科学的形态分为“小科学”与“大科学”。他认为,早期的“小科学”知识生产通常由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小组进行,研究者自行拟定研究领域、设定研究问题,研究活动往往集中于单一学科内部,以追求科学知识、追寻真理为宗旨。与“小科学”相对应,基于对现代科学庞大规模的认识,普莱斯提出了“大科学”的概念,他认为“大科学”的知识生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且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水平。这不仅仅是知识生产规模的扩大化,更体现为在国家对科学事业的积极支持下知识生产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知识生产不再是个人活动,而是关涉社会的普遍性行为,受到社会范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大科学”要求对“小科学”进行整合发展。虽然如此,“大学科”与“小科学”并不是绝然的二元对立关系,二者在发展速度上都呈指数型发展态势,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
在对“大科学”与“小科学”等理论进行总结与归纳后,吉本斯等人于1994年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一文中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2的新概念。吉本斯等人认为,在知识经济理念的强力牵引和国家对科学事业的支持下,科学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以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模式1已不能适应国家和市场的需要,因此以研究为基础的应用模式2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基于对知识生产场所变迁、知识生产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历史梳理与现实分析,吉本斯提出了知识生产的新模式理论。具体说来,模式1与模式2存在5个方面的区别:一是知识生产的情境不同。模式1中的知识生产是在学者或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情境中的一种基础研究,是基于学科自身的相关认知规律展开的,这种知识生产源于研究者自身的兴趣。受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模式2对问题的寻求和解决是在应用情境中,为了政府、市场等利益群体的需要而对针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实用问题展开研究的。这种知识生产源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二是跨学科性。模式1在单一学科内部进行知识生产,模式2以复杂问题为导向,往往要进行多个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以形成行动框架,不仅针对理论知识,还包含实践指导性知识。三是异质性与组织多样性。模式1中的知识生产主要在大学内部进行,模式2中的知识生产组织数量大大增加、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大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场所,随之而来的有企业、政府部门、智库等社会团体。四是社会问责与反思性。模式1中研究者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知识生产大多无涉社会价值,而在模式2中社会利益集团逐渐参与到整个知识生产的过程,在对问题的选择、结果的传播等决策中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影响和价值。五是质量控制。模式1中生产的知识由同行进行质量评议,模式2中的质量控制还考量到政治、经济等因素。
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基层学术组织的影响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揭示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知识生产领域发生的剧变。吉本斯认为,两种生产模式的提出并不是要对其做出价值判断、区分孰优孰劣,而是为了对现有知识生产的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尽管两种生产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范式图景,但并不意味着二者间的完全对立,传统知识生产图景并不会完全消失,模式2是对模式1的补充和改造。一方面,模式2的发展是以模式1为基础框架的,模式2依赖于模式1中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模式2的生产成果能够促进原有制度化学科知识的发展。
(一)模式1下基层学术组织的知识生产特点
整体而言,知识生产模式1下基层学术组织的知识生产呈现出稳定性、封闭性等特点。从生产场所来看,基层学术组织是唯一的知识生产组织,以讲座、研究所、院、系等形式出现,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从运行机制来看,知识生产主要是基于学科的基础研究,知识生产在师生之间进行——教师讲授学科知识、学生学习,如物理学院、数学学院等。这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组织架构往往造成了学科间的壁垒,阻碍了学科间的交流互动。从驱动因素来看,学者的兴趣是驱动知识生产的主要因素,缺少外部力量的支持,很难实现规模化的扩张与分化。
(二)知识生产模式2对基层学术组织的影响
1.应用逻辑——逻辑基础的转变。随着科学与社会联系紧密性的加大,社会和工业界对应用性知识的需求呼声愈来愈高,知识生产转移到应用情境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基层学术组织的逻辑基础随之发生转变,应用逻辑得到的合法性支撑力度越来越大。此时,基层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开始发生转变,传统的“为了知识而知识”的知识生产已不再适应组织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模式2由于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导向,形成了以应用性问题为基础的新型组织架构,“基本科学知识被鼓励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被强制征用为国家研发系统的驱动力和为整个经济创造财富的发动机”[1]。这种新型组织以应用性问题的解决为努力方向和目的,并围绕问题组织相关成员,因此应用逻辑成为新型组织的脉络。其中,驱动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个人、团体的兴趣驱动范式难以获得持续的经费支持,社会和市场的经费资助驱动着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变。
2.跨学科性——互动样态的转变。传统基层学术组织以学科为中心进行组织活动,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活动均固定在这个稳定、单一的组织框架之中。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科壁垒的形成,学科间缺乏交流与合作,不利于知识的纵横交叉发展。在复杂的应用情境中,基于问题导向的外发性组织不满足于单一学科内的知识构造,强调多种学科的融合和多学科学者间的合作,人才的流动性大大增强,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多样化,解決问题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因而更能实现效率与效益的统一。这种模式下迫切要求打破学科间壁垒,实现组织资源的整合,基层学术组织的学部制改革就是很好的改革示范。学部制既包含了跨学科的开放性,发挥了相近学科的集聚效应,又能加强各院系间的组织联系,形成组织合力,从而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跨学科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础。
3.主体多元化——组织形式的转变。不同于传统院系的稳定性和封闭性,社会组织的弥散性扩张使知识生产不再是基层学术组织独立进行的活动,庞大的科学规模和复杂的应用情境使个人和团体往往通过协力合作来开展研究。同时,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出现了诸如研究中心、项目组、智库、计划、论坛等更多的形式。除了基层学术组织中的学者之外,还有更多的工程师、技术员、分析师、研究员等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其中。这些新型组织以解决特定项目或问题为宗旨,因而是周期性动态变化的——当某些问题出现了,组织就组建成立;当问题得到解决时,组织即告解散。因此,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一方面可以形成更柔性的组织架构,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发挥更大的学术活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打破官僚层级的治理结构,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在与政府、产业界的密切互动过程中,基层学术组织将其最为独特的知识资源资本化,继而使创业型大学兴起,形成基层学术组织、产业、政府三螺旋发展的创新体系,使知识产业化成为一项新的使命。
4.社会问责——价值取向的转变。传统的认识论取向的基层学术组织可以无视价值影响,学者根据自身兴趣自主进行研究。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使公众意识到科学技术发展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巨大影响,社会团体及个人表现出参与知识生产整体过程的强烈意愿。这不仅表现在研究什么领域的知识及其优先次序上,更表现在对研究成果的阐释及传播之中。其中,“政府作为大学科研最大、最重要的客户,其政策直接引导着科学研究的理念、方向、方法和目标,国家需要因此而成为科学研究最优先的价值选择”[2],走出象牙塔的基层学术组织不得不考虑知识生产对社会的影响。在现代科学研究成为集体性活动的现实背景下,既然基层学术组织受到越来越多的外部经费资助,在活动过程中就自然会受到社会规范和集体意愿的制约。
5.多元评价——学术质量监控模式的转变。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之下,不仅学术评价的主体发生了改变,其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包含不同范围的学术兴趣及社会、经济或政治兴趣的应用情境为模式2添加了其他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人们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比如‘如果找到解决的办法,它有市场竞争力吗?‘它的花费有效率吗?‘它会被社会接受吗?等。质量开始由一套更宽泛的标准来决定,这套标准反映了评议体系的广泛性。”[3]因此,基层学术组织的质量监控是利益群体集体治理的结果,这种治理模式下衡量成果的核心标准往往会呈现出效益、效率和有用性等特征。
三、转型背景下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
知识生产领域的变革给基层学术组织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如果基层学术组织不对社会需求做出回应,则很难获得经费上的持续资助,自身生产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获得生存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环境下,如果基层学术组织不寻求解答社会实际问题,则必然会出现更多的相应组织或机构。因此,基于学科并逐步走向社会是基层学术组织迎接知识生产转型的理性取向。
(一)坚持学科逻辑的基础地位,关注应用逻辑的关键价值
知识经济给社会和大学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管是模式1还是模式2,其从事的都是知识生产活动。“模式2的知识生产并非意味着在传统学院制学科结构中进行的知识生产即将变得无效或不重要。相反,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之中,基础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大学之内。”[4]一方面,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具有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以其广泛的学科宽度、快速应对研究问题的组织体系和有效重组其研究体系的卓越能力得以抓住新的跨学科机遇。基层学术组织是世界上最有优势吸引卓越、创新型人才的场所,其内部拥有研究能力卓越的学者团体、富有创新精神的新生代学生。另一方面,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基层学术组织才是知识创新的真正主体,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将为知识而知识的生产范式与为社会而知识的生产范式进行有机融合。在知识资本化的社会中,抛却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以兴趣为主导、以学科为基础,为知识而知识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知识生产的内在复杂性及大学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5]但绝对的应用取向将导致基层学术组织本体性功能的丧失和功利庸俗主义倾向的泛滥。因此,以内部逻辑为导向的学科逻辑逐步转向内部与外部逻辑的兼顾是知识生产复杂化情境下的理性选择。
(二)激活学术心脏地带,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1.转变职能,以知识服务社会。传统基层学术组织的合法性来源主要是闲逸的好奇心和知识本身的目的,其职能主要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很少关涉社会情境。在知识资本化的社会背景下,基层学术组织迫切需要调整自身的职能定位,将其生存发展依附于社会系统之中,通过知识生产活动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因此,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实质上关乎基层学术组织合法性的转变,即由内部自洽逐步转向外部适切。从深层次而言,认识论与政治论并不冲突,毕竟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则要以认识为基础并促进更深层的认知。始于赠地学院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将这一服务理念发扬光大,一方面将学术成果推广到市场中,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又能给组织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资源,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因此,树立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是激活学术心脏地带活力和发挥大学引领社会功能的应然选择。
2.整合资源,调整组织形式。应用情境的知识生产具有超越传统的复杂性,以学科建制为基础的组织形式导致了学科壁垒而无法实现学科的整合,因此,需要改革组织形式、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提升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避免因知识过度分化而造成组织分裂的危机。“建立形式多样的跨学科课题组、跨学科计划、跨学科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在不同学科的讲座、学系组织之间建构出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知识生产专门化与知识应用综合化的张力,为学系、讲座、研究所等传统学科组织在大学的继续存在提供了制度空间。”[6]我国学部制改革是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在组织管理上克服了机构复杂冗余的弊端,从根本上打破了学科壁垒,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建了有效的组织机制。探寻构建多种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体系,进一步厘清权责归属、完善运行机制,是我国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长远趋势。
3.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复合培养模式为主。模式1下的知识生产以学科制度为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也以封闭式的学院体制为主要特征。在当前的应用需求压力下,封闭的培养机制被彻底打破,模式2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型人才的知识素养表现出更加开放性的特质。“跨学科性、对问题情境的敏感性、知识应用的能力等均将进入人才培养的考量范围。此外,强调知识的情境性、问题性、自反性的模式2要求大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超学科技能,将传统学科知识与解决复杂问题所需要的技能联系起来。” [7]因此,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教学、研究、服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生产之中,既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又能发挥产学研的合力,最终促进学生素养的不断提高。我国试点学院改革以来,基层学术组织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须进一步深入探寻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组织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树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应是长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英]约翰·齐曼.真科学:它是什么,它指什么[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88.
[2][5]李志峰.知识生产模式的现代转型与大学科学研究的模式创新[J].教育研究,2014(3):55-63.
[3][英]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
[4][7]韩益凤.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与研究型大学改革之道[J].高教探索,2014(4):22-30.
[6]伍醒.知识演进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
(责任编辑:刘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