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苹果潜皮蛾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2017-05-30 06:20:31杨全保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天水市

杨全保

摘要:通过2013 — 2015年对甘肃省天水市苹果潜皮蛾的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初步掌握了苹果潜皮蛾发生规律,提出了加强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苹果潜皮蛾;发生规律;综防措施;天水市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463(2017)11-0091-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7.11.030

苹果是天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1 ],已建优质苹果园6.9万hm2,目前挂果面积5.9万hm2,年产量105多万t。苹果潜皮蛾(Acroceropsasta Meyrick)又叫串皮蟲,主要危害苹果、梨等果树。该虫以幼虫在枝干及梨果表皮下蛀食,初期出现弯曲线状隧道,后期隧道汇合连片,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了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从2013年开始,我们对天水市五县二区苹果潜皮蛾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连续3 a的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1 发生为害特点

连续3 a在麦积区花牛、中滩、渭南、元龙、伯阳、马跑泉,秦州区皂郊、太京、中梁、藉口,秦安县西川、兴国、魏店、叶堡,清水县永清、上邦、红堡、金集等18乡镇选点调查发现,苹果潜皮蛾主要有以下发生特点。

1.1 发生面积大,危害重

据调查,苹果潜皮蛾在天水发生2.6万~3.5万hm2,占苹果种植面积的28.5%~47.2%,各县区苹果栽植区历年均普遍发生。叶片、枝条都不同程度受到苹果潜皮蛾成虫和幼虫为害。初孵幼虫以汁液为食,随幼虫龄期增加隧道逐渐加宽。5龄以后合并连片,后期幼虫不再扩大被害面,而向下层取食组织,使受害处形成几层纸片状的枯死表皮,枯死表皮由一侧裂开,后干缩翘起,为苹果腐烂病的侵染创造了条件。枯死的表皮翘起,严重影响树势生长,也常招来其他害虫的潜藏。由于天水市是国内最早栽培苹果的地区之一,老果园较多,苹果潜皮蛾总发生面积较大,通常减产10%~20%,部分发生严重地区,枝条受害率达48%,防治不及时的果园减产在25%以上[3 ],且果品的质量和商品性明显下降,甚至没有食用价值,经济损失在50%以上。

1.2 发生情况与降水、 温度、 湿度相关

据在天水市的麦积区、秦州区观察,苹果潜皮蛾成虫喜高温高湿,如成虫羽化期遇阴雨湿度大,则成虫寿命长、产卵多、孵化率高。在温度25 ℃、相对湿度45%时,越冬代羽化率只有25%。一般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此时为卵孵化及幼虫钻蛀盛期。进入6月以后,降水趋于正常,气温迅速回升,该虫开始迅速扩散蔓延,8月上中旬为春梢危害高峰期。秋季天水市降水集中,连阴雨天气多,果园湿度大,苹果潜皮蛾危害趋于严重。在一般干旱年份,相对湿度较小,苹果潜皮蛾危害轻,而低洼高湿或近水源地生长茂密的果园往往受害较重。

1.3 品种、 树龄、 管理水平与发生程度

据调查,“花牛”苹果(元帅系)和梨树的平均枝条受害率比富士系高30.6%,虫叶率高达13.2%~21.5%。不同树龄的“花牛”苹果,以10年生左右的盛果期树发生最轻,枝条受害率平均为8.1%;5年生以下的幼树病叶率平均为10.6%;15年生以上的老树发病最重,枝条受害率平均为42.5%。管理水平高(水肥充足、修剪合理、管理精细)的果园发病较轻,平均病叶率为5.8%;管理水平中等(水肥中等、修剪合理、管理一般)的果园,平均病叶率为19.7%;管理水平低(水肥不足、修剪较差或不修剪、管理粗糙甚至放弃管理)的果园发病严重,平均虫叶率21.5%~48.0%,爆皮率达70%。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4~5 mm,翅展11 mm左右,为白色具有褐色花纹的小蛾。体银白色。头部白色,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长达前翅末端,基部第2节具黑环。胸部背面白色,布有褐色鳞片。前翅狭长,白色,具7条褐色横带;后翅狭长,灰褐色。前后翅具极长的缘毛。腹部背面灰褐色,腹面白色。

2.2 卵

扁椭圆形,长约0.5~0.8 mm,水青色半透明。卵背面稍隆起具有网状花纹,腹面扁平。

2.3 幼虫

共8龄,前期幼虫(1~6龄)全体扁平,头部近三角形,黄褐色;体乳白色,胸部三节特别宽阔,腹部纺锤形。后期幼虫(7~8龄)体长7~9 mm,略扁,身体前后宽度相似,有胸足,无腹足。

2.4 蛹

长5~6 mm,淡黄色,触角长过腹部末。

3 发生规律

据在麦积区、秦州区、秦安县观察,苹果潜皮蛾在天水市每年发生2代,以3~4龄虫在为害枝条及下虫道内作茧越冬。春季树体萌动时开始活动为害。在麦积区,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在潜皮下作茧化蛹,蛹期约20 d。6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并产卵,成虫寿命为5~7 d。卵期5~7 d,7月份第1代幼虫为害,8月份出现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9月发生,11月上旬准备越冬。成虫在夜间羽化并交尾和产卵,卵散产,每个雌虫平均产卵121粒,产在表皮光滑无毛的幼嫩枝条上,以1~3年生枝上为多。成虫飞行能力弱,一次迁飞仅5~10 m,趋光性弱。

4 综防措施

4.1 加强预测预报

一是越冬幼虫爆皮调查。从4月上旬开始,在受害较重的果园固定100~200个幼虫害枝,每天抽查1次爆皮数,直至爆皮结束为止。当爆皮率达70%左右时发出预报,立即进行喷药防治。二是幼虫化蛹、成虫羽化调查。分别在两代幼虫化蛹前5~7 d标定100~200个老熟幼虫,每隔1 d调查化蛹数、羽化数。越冬代化蛹进度与羽化预报累计进度间距为21~25 d,第1代为18~21 d。当羽化率达30~40%时进行喷药防治。

4.2 农业防治

一是果园规划。规划果园时避免苹果、梨等混栽或近距离栽植,以防苹果潜皮蛾寄主转移。果园周边不宜栽刺槐和桧柏等,以减苹果潜皮蛾的发生。不能在重茬地建园。二是土壤管理。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增加树体抗性。结合深翻改土,深埋受害枯枝落葉,减轻苹果潜皮蛾越冬基数。三是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结合疏花疏果摘除病叶、病梢等,合理负载,以塬地产量30 000 kg/hm2、川地产量37 500 kg/hm2为宜。四是冬、夏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除虫害枝梢,病叶等。五是清园。刮除老翘皮,消除苹果潜皮蛾虫害越冬场所,彻底清扫枯枝落叶。

4.3 生物防治

一是利用寄生性昆虫,如潜蛾寄生蜂;二是利用捕食性昆虫,如草蛉、瓢虫、捕食螨;三是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如莓茧菌、白僵菌等;四是利用食虫益鸟,如啄木鸟等;五是利用昆虫激素,如性激素、保幼激素等[4 ]。

4.4 物理机械防治

一是人工捕杀。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冬季刮去枝干老翘皮,可消灭3~4龄虫越冬幼虫。二是诱集捕杀。使用灯光诱杀、食饵诱杀、潜所诱杀,深秋树干捆绑诱虫带,初春集中消毁。三是阻隔保护。常用果实套袋、涂粘虫环、树干扎塑料裙、树干涂白等措施进行阻隔保护。

4.5 化学防治

3月份果树发芽前可用20%吡虫啉可溶液剂 1 000~2 000倍液喷雾消除越冬虫源。从落花后10~15 d开始,根据虫情选择10%歼灭乳油3 000~5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

参考文献:

[1] 马丽荣,李红霞,张国和. 天水市苹果出口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15(11):70-73.

[2] 高 军. 地面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7(2):41-42.

[3] 赵多长. 甘肃天水地区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生及综合防治[J]. 中国果树,2010(3):60-61.

[4] 寇文生. 果树病害的防治[J]. 农家科技,2011(6):43.

[5] 冉 芳,游雪峰. 果树病害防治技术[J]. 山西林业,2012(2):47-48.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天水市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学生天地(2020年5期)2020-08-25 09:08:56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0年6期)2020-08-07 10:54:36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4:22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学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49:48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吉林农业(2016年12期)2017-01-06 19:38:58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0:48:26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清原地区枣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的研究
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