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为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新常态,怀柔区委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和方法,通过“源头把控、过程管控、强化掌控”的全程质量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发展党员中“带病发展”“违规发展”和“农村党员发展难”问题,全面提升了新发展党员质量。
主要举措
强化源头把控,杜绝“带病发展”。从严入党申请人、发展对象等源头考察评价标准,把牢“入口关”。一是推行资格条件准入制,入党申请人环节慎重把握受过治安处罚等10类特殊人员,对信仰宗教或曾犯八类严重刑事犯罪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实行个人事项报告制,要求积极分子就是否信仰宗教,是否存在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等12项内容,向党组织填报《个人事项报告表》并作出真实承诺。三是推行区级部门联审制,由区纪委、公检法、国地税等12家区级部门对发展对象初步人选进行联审,对核查出瞒报违法违规问题的,取消发展资格。
强化过程管控,防止“违规发展”。从细党员发展工作规范流程,抓好“过程关”。一道预审把在前,推行发展对象初步人选考察制度,将党委预审工作前置,提前对初步人选开展入党动机评估,未经党委考察或考察不合格的,不予发展。一套指引抓规范,统一编制集发展党员工作流程、问题答疑、表格模板等为一体的“发展党员工作指引”,加强指导服务,保障基层新发展党员入党程序、材料采集、归档工作规范保质。一张表格记全程,实行发展党员工作全程记实制度,一张记实表按照发展环节细化30余项内容,关键环节有签字,通过留痕管理确保发展程序无遗漏、责任追究有主体。
强化党委掌控,破解“发展难题”。从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通过提升党委掌控力,破解“难题关”。一是抓“标准质量”,由乡镇党委围绕条件准入明确具体评价标准,改进过去简单测评制,将票决制与考察制相结合把好“质量关”。二是抓“关口主导”,明确乡镇党委可在特殊情况下,直接指定党支部接收入党申请人;对于工作不得力的可直接介入考察环节等,通过“过程介入”把好主要关口。三是抓“机制创新”,试点探索农村后备人才党支部工作,采取乡镇组建、重点培养、直接发展的方法,破解农村党员结构老化、发展党员“唯亲戚唯派性”、优秀青年入党难等难题。
工作成效
通过实行发展党员全程质量管理,去年全区共联审了836名发展对象初步人选,其中26名因态度不端正、瞒报有关事项等原因被取消年度发展资格。92人因党委考察“质量不高”,被取消年度发展资格。农村发展党员数据较比去年在整体指标降低的基础上呈现反提升,發展数量由91人提升至126人,试点建立后备人才党支部后,“压制发展”现象得到有效转变,6个挂账的3年未发展村全部解决。
(本栏责任编辑:丁兆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