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研究

2017-05-30 04:48温天龙
体育风尚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耐力力量

温天龙

摘要:在众多的体育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是体育训练的基础,而对于以激烈对抗为主的拳击运动来说,力量素质的训练至关重要,在同等的训练方式、内容及身体素质等条件下,拳击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就由力量素质的高低决定,本文针对拳击运动的特征,结合相关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对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究,以便为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效果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为了在比赛中占据优势,拳击运动员需要在使用各种技术的同时增加力量的强度,因此在日常训练中对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就至关重要,由于拳击运动形式自身的特点,导致拳击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较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结合训练频率、训练强度及训练组数、训练间隔时间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对拳击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因此对拳击运动员训练方法的进一步研究非常重要。

一、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分类及原则

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足以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项力量两个方面来进行,[1]其中基础力量主要是进行基础的综合训练,而专项力量的训练则根据不同拳击运动员的弱点进行专一的加强训练,如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其中速度力量主要是拳击运动员肌肉在短时间内的爆发力,其集中了速度、力量两个方面的特点,在实际拳击运动中,速度力量可以保证拳击运动员快速、高频率的出拳效果,赢取比赛的主动性;而力量耐力则是拳击运动员的肌肉由于长期与阻力对抗而增加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保证拳击运动员在高强度、长时间的比赛中保持良好的体力及肌肉强度。一般来说我国拳击运动整场比赛不超过八分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拳击运动员需要保持持续、高频率的出拳速度及力度才可以保证胜利。因此力量耐力在拳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良好的避免技术动作变形的情况,增加拳击运动员获胜的概率;而最大力量主要是指拳击运动员能够在与阻力对抗中获得的最大的肌肉收缩力,在力量素质训练中最大力量是最基础的要求,最大力量可以在运动员出拳频率不高的情况下利用重击的形式获得胜利。

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原则主要有负荷模式、顺序训练、系统、专一等原则。其中负荷主要是在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中要坚持负荷循序递增的原则,其可以促使拳击运动员的肌肉逐渐适应一定的理论训练强度,负荷训练模式可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主要有波浪式、金字塔平台稳定上升模式、上升负荷模式等常用的主要为金字塔模式及上升型负荷模式,其中上升型负荷模式在训练过程中以每组最大1RM%的基础上持续上升,[2]以运动员肌肉负荷强度的最大值为限制,然后逐渐降低重复频率,提高运动员肌肉可承受负荷强度,而金字塔模式原则则是由相应的基础热身训练为基础逐渐增加负荷强度,最后归零的训练模式,在进行拳击运动员训练时需要综合考虑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肌肉疲劳程度等因素进行相应训练模式的选择;专一性原则则是根据拳击运动员肌肉的不同发展情况采取特定的训练模式,如三角肌、上臂肌肉等;系统原则主要是指在训练之初对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系统科学的制定训练方案,如在高强度训练后可逐渐降低训练频率和强度,对拳击运动员的理论素质进行全方位的提升。而顺序原则对最终的力量素质训练成果有非常大的影响,在顺序原则下的力量素质训练主要是按照关节、大肌肉群、腰腹、下肢、脊柱、骨盆等一定的顺序展开训练,然后逐步加强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从而利用核心部位肌肉力量对整体身体力量提供支持,并维持运动技能、技术的良好发挥。

二、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

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根据拳击运动力量素质的分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及最大力量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一)最大力量训练方法

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开展的前提就是最大力量的训练,一般来说最大力量训练方法还包括变换训练法、极限次数法等方法。最大力量训练也可以为速度训练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在最大力量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力量负荷的施加进行合理的安排,拳击运动员在最大力量训练过程中一般需要应对的阻力强度为百分之八十以上,通过最大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拳击运动员骨骼肌恢复的速度,并促使其横截面积增加,为力量素质的有效提升打下基础。

变换训练法主要是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负荷强度、训练间隔时间、训练频率等会不断变化,主要有上升型训练模式、金字塔平台稳定上升模式、波浪形模式等,其主要根据运动员训练程度的区别采取适当的训练措施,如常用的金字塔平台稳定上升训练模式首先是百分之八十的负荷强度六组,然后百分之九十的负荷强度四组,最后百分之百的训练强度两组等。

极限次数训练模式主要是针对于增加拳击运动员的肌肉横截面积,在实际应用中常结合颈部、头部咀嚼肌、腰腹等方面的训练。但是由于极限次数法会增加运动员整体的肌肉系统、心脏负荷强度的运行负担,因此如非必要,在拳击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并不会进行极限次数法的力量素质训练。极限次数法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突破期拳击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其可以通过增加拳击运动员肌肉的横截面积促使运动员肌肉强度、抗打击能力、体重等相应上升,如对拳击运动员支撑肌的极限次数训练就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抗打击能力。

(二)力量耐力及速度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耐力主要是拳击运动员肌肉在瞬间的爆发力。在进行力量耐力训练时需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小负荷或者中等程度的负荷为主,并逐渐增加力量素质训练的频率,一般来说强度为35%左右的负荷需完成一定次数的最大负荷为1-7,而一定次数的最大负荷在12次以上的耐力训练重复频率在12次左右可提高短期的力量耐力强度,而一定次数的最大负荷在22次以上的耐力训练重复频率可为长期的力量耐力强度增加提供保障。可根據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力量耐力的发展程度进行适当调整,如对于训练时间长的人员可增加训练频率,而对于训练时间较短的人员可适当下调训练频率。同时在力量耐力训练中应避免增加训练组数,降低训练重复次数的方式,应在运动员动作能力将恢复前采取训练组与组之间的停顿,即进行下一次训练时运动员的心理可在115次/分钟左右。

传统力量训练理论将速度与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联系,如在出拳速度增加时会受到较大的阻力负荷,而为了增加出拳的强度就需要降低出拳速度,而随着对速度力量的进一步探究发现速度力量的训练过程中,阻力负荷的增加会对运动员速度的提升产生有利影响。阻力负荷增加主要会增加运动员骨骼肌的可承受强度,然后随着一定强度下训练组数、频率的上升运动员骨骼肌的可承受强度会越来越大,较以往力量训练会取得更好地效果。若训练负荷与拳击比赛的强度差距过大就会影响运动员整体的比赛效果,因此在进行速度力量的训练是需要综合考虑速度与运动员可承受强度两个方面的因素。

此外在力量素质的训练中还要循环训练法、极端重复法、等动练习法等,[3]循环训练法主要是综合以上几种训练方法,同时适当调整训练组数、频率、休息间隔时间等,加强肌肉抗疲劳训练;而等动练习法则是利用相关器械进行,主要针对运动员出拳速度与强度的平衡状况采取适当训练措施;极端重复法是在力量耐力最大负荷量的基础上持续增加训练次数,从而对运动员的肌肉产生持久的刺激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拳击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力量素质的训练非常重要,力量素质训练主要分为速度力量、最大力量及力量耐力,在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需要遵循顺序、负荷模式、系统专一等原则,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根据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最大力量训练、极端重复法、金字塔稳定上升训练方法等,结合实际变化不断调整,从而促使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东国.对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 (9):170-170.

[2]温建军.浅析拳击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J].人间,2016,197(2):139-139.

[3]薛亮,施佳慧,田东,等.备战大赛期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方法的个案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5):101-106.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业余体育学校)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耐力力量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怀疑一切的力量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