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思考

2017-05-30 02:15肖中俊刘星萍
高教学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课程教学高等教育

肖中俊 刘星萍

摘 要: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教育具体化模式,其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根本。文章通过对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质量保障基本原则下,构建以课程教学工作全过程组织、开展、协调、监控、评价及反馈为一体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指导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教学质量;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6-0096-03

Abstract: Curriculum teaching is taken as the embodi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quality is the basis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course teaching, and based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principles, the article proposes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organization, to carry out the work process, coordinating, monitoring,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And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s are put forward to guiding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ing quality; quality guarantee

在高校教學质量建设体系中,关键与核心在于课程教学。每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质量总成,便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因此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实践表明,不断开展有益的、有效的、多样的课程教学质量评测,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所授课程的体系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着积极作用,并直接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

课程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课程评估、教材、实验室、教学手段等六个主要因素[1]。其中,师资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余各因素作用的力度大小排列,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左右着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

1. 师资水平的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衡量高校水平的核心指标,对办好高等教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在高校中每位大学教师作为专业目标与课程内容的传道授业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与崇高的师德素养不可分割。当前,虽然在专业建设、学科评估等领域,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显性结构要素如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隐性的或内涵要素如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业务素养、技能素养等不可能一成不变,这方面的培养仍然是一项持续不断并且需要不断加强的工作。针对某门课程,教师授课在某种意义上讲表现为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个人活动,而要做好这项简单而崇高的工作,必须要做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站上三尺讲台面对渴求知识的学生,其音容笑貌、仪表服饰、举止言行、台风教风,便会立刻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水平便可立分高下,同时,好的台风教风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学习的风格乃至学生的品格的传承。好大学正是由众多优秀的好教师凝聚而成,而好教师的合力汇聚便形成大学水平的认知,正所谓“大学乃大师之谓也”。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吸收获取知识的效率。教师除了对知识内容的熟稔,还需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个人的业务与阅历特点,形成特色,变成具有普适性并与学生形成共鸣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改变自己固有理念,学会融会贯通,多借鉴与交流,善于思考与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揭示课程内部、章节之间、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体系,寻找课程教育的共性与特殊性,并提升到理论阶段,撰写出教学研究论文。然后又通过理论的反馈指导,将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再加工,如科研促教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微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形成具有教师自身品牌特征的特色课程。

3. 课程评估的影响。专业培养方案具体由各类课程模块有机构成,为了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针对具体的每门课程实行课程评估。课程评估的目的,一是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控制;二是对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方向进行宏观指导[1]。通过课程评估,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课程评价的主体主要由教师、学生、督导三方构成,通过全方位的教师自评与他评,形成比较公平权威的课程评价绩效,从而更进一步的改进教学中的不足,夯实与突出教学中的亮点,形成课程质量建设的正反馈机制。

4. 教材建设的影响。教材作为知识传承的媒介,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体系。教材具有经典性、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指导性。高校教务处通常要求首选国家级或部委行业统一编制教材,如 “十二五”、“十三五” 国家级规划重点教材。教师在授课期间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讲课既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另外,根据专业发展现状,教材需要完善与更新,同时要结合学校特色与优势,让具有较高水平与教学经验积累的任课教师直接参与编写教材内容与章节。同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配置辅助教材如教师教案、讲义、实验实践指导等资源,适时为学生提供适当数量的国内外中英文版参考书。通过正规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合理配置,提供学生一个专业课程学习的重难点、知识面域的立体空间,不仅深化了专业课程学习,也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课程质量,也实现了专业培养与素质培养的双目标。

5. 实验室建设的影响。在实施高水平应用专业培养战略中,高校实验中心或实践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非独立设课的实验课不仅是课程的理论部分的补充,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甚至是实践指导理论教学的依据。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往往能够反映当前高校的教学水平与层次,实验设备的使用已经逐步从验证性到综合性乃至创新型的方向转变。当前,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是对实验室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领导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充分利用各種资源,在全面改善实验室硬件条件基础上,产出一批高层次的国家级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室、校重点实验室、等,满足本硕博基础实验教学要求和更深次研发创新需求。同时,在现有实验室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配置教学安排,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与实验设备利用率,通过第二课堂、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开放实验室机制健全与完善,满足学生创新培养需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产学研合作,并提供科研和对外公共服务,吸引优秀教师走进实验室,到实验室从事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工作,改变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业务水平,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指导理论的双向统一,更好服务于课程教学。

6. 教学手段改革的影响。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之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如幻灯片、计算机现场模拟、软件仿真、投影、视频、电视录像、在线公开课等丰富的电化教学手段,辅以各种教学模型,利用具有声、文、图、像并茂的特点,达到直观、形象、潜移默化的效果,通过感官植入提高学生课堂兴趣,通过浅显易懂突破知识难点,通过丰富形式融合更多信息,可以有效解决课时压缩造成知识信息容量不足的矛盾。在丰富的教学手段环境中,师生易于产生轻松欢愉的心态,共鸣互动的交流方式,默契和谐的思想意识,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有助于教师更加饱满热情的讲解与释疑,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具备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从以上六个主要方面,可以看到,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石,贯穿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狠抓重管的核心,高校管理者应全局谋划,强化课程教学中心地位,授课教师要勇于担当,以课程建设为己任,齐抓共管,形成课程质量综合效应,全面提高课程质量与水平。

二、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持续在整个学期完成,时间跨度大,因此,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既包括教学过程进度跟踪与监控,又包括教学效果反馈与整改的完整闭环系统[2]。为了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跟踪、监督、调控、引导、激励等多种功能[3]。所以在构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应遵循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课程教学作为教育育人的基本形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从高校的宏观办学理念上看,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学校的一切部门都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保障日常教学的顺利执行。因此,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全面性“为指导原则,保障高校所有专业所有课程。

2. 系统性原则。高校教育活动的职能即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人才培养周期如本科生一般4年,硕士研究生一般3年,博士研究生一般4年,过程漫长、知识庞杂。其中人才质量不可控的因素较多,涉及到学校、家庭与社会,涉及到学校各部门功能与职能,也涉及到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每一门课程,而每门课程作为人才质量保障的基元,至关重要。因此,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需要狠抓落实,考虑周全。可以采取系统工程思维,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将保障对象、实施内容、实施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机构、参照标准进行分析综合,构成一个开放有机的整体,不再是分离割裂的个体,从而保证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

3. 可行性原则。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功能性,即是作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有效的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保障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因此,体系必须是可行的、有效的、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需要引进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并作出未来教育发展预判,立足于学校基础与现状,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依据学校五年或十年规划,统筹现有财力、人力、物力,制定今后一段时期内切实可行的保障体系,杜绝朝令夕改、半途而废。

4. 激励性原则。课程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每次课程教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师生、不断更新的内容,都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因此课程教学必须烙上时代的脚印,时刻对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保鲜。而如何实现课程基元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涉及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多方绩效管理的理念,通过绩效评价,充分发挥高校教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服务辅助人员需要熟练业务,加强管理创新与政策创新。教师提升自己水平,通过科研促教、教研促教,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具体化为指导学生获奖、教研论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成果、水平。学生通过主动融入教学之中,主动学习,主体成才,具体化为参与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项目等,并获得证书与褒扬,极大提升学生自信心,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具体实施

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形成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改变原来以“教学评价”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应以课程教学工作全过程的全体参与人的组织、开展、协调、监控、评价及反馈为中心,来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4]。对于教方的教师与学方的学生,都要实施基于无关联的第三方的实时的监控、评价与反馈。

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从前期教学准备开始,经过教学过程的实时进度跟踪与反馈调整,再进行课程结束后的综合知识能力考核,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把综合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次的教学准备中[5]。

1. 前期教学准备。一般情况下,均在本学期中期开始制定下个学期教学计划,此时,需要专业教研室或系部统筹安排包括选课、排课以及教材征订,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再根据专家组对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审核、教材征订等一致性检验结果确定最终授课教师与教材。教师应是课程主讲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很好执行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教材要选好、用好、编好,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2.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又称为教学日历,是对整门课程的统筹规划,具体表现为起止周、周学时、每周学时教学内容、实验开设学时与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安排,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內容的参考,学校校历作为时间安排的参考,一旦制定完成教学日历,必须按照要求认真执行。教学日历由任课教师制定后,经任课教师核实无误后签字、系主任进行合理性审核后,二级学院批准执行。除任课教师自己留存使用外,一式四份在开课前交给教务处、校督导组、学院教务、所在系部各一份,并由任课教师本人在开课第一周向授课班级公开,接收学生监督。

3. 教学过程。这一阶段是体系保障的重点,从教学活动准备到实施一直到结束,若仅仅由授课教师自律来完成,则处于不可控状态,因此需要学生、督导在此过程中评价、信息反馈与监督,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信息,对授课教师讲课的具体章节给出教改建议。教学过程通常表现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课外教学三种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由讲授、作业、答疑组成;实验教学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验收、实验报告组成;课外教学由讲座、课外讨论、课外实践等组成。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评价为基础绩效,课外教学是额外教学部分,评价为加分绩效。通过教学过程绩效评价,促进指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 教师备好课授好课。教师备课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任课教师应对课程具有一个全局认识,并做好教学设计,按标准完善课程分析,写好辅助教学的教案讲义,透彻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熟练运用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制定出优化的课程教学方案,达到每堂课充分准备以便随用于心。授课时根据学情分析情况,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将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学研究体会、科研经历与收获恰如其分的融入课堂,注重吸引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在激发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生涯与人生目标,从而主动学习、探索与创新。

5. 辅导答疑。通过分散式或集中式课后辅导答疑与阅改学生作业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学校制定辅导答疑政策文件,要求每8个学时安排一次辅导答疑,这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极好补足方式。辅导答疑以回笼知识认知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消化与吸收已讲知识,并暴露与剖析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形成课程内容的预习、讲解、吸收、复习的学习过程小循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李崇志,吴伟,施尚明,等.谈课程质量的影响因素[J].石油教育,2009(5):60-61.

[2]许建凤,周晓.基于“闭环控制”原理的课程质量保障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7):105-107.

[3]张昌凡.基于循环模式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之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19-22.

[4]程凤春,俞继凤.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三种模式[J].石油教育,2004(1):52-56.

[5]王世荣,马大庆,马海波.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278-282.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课程教学高等教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