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研究

2017-05-30 00:19:50苏海波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初中语文

苏海波

摘 要:众所周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但是,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语文教学出现了“师授生受”的被动教学模式,使得语文阅读完全脱离生活,成为“一潭死水”。特此,针对多年来语文教学现状进行探究,发现语文学科只有与生活联系起来,寓教学于生活,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阅读;生活化阅读;学生与教师

固化的教学模式消减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也缺乏教学动力。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感知的能力。因此,对开展生活化阅读的教学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一、生活化阅读的定义

生活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谓的生活化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挖掘阅读中的“文本生活”,并与自身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以自己生活实例为出发点,去感知文本。生活化阅读,寓教于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探究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往往却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谨遵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解题、介绍作者以及文章的背景、朗读课文、字词注释、分析课文、概括中心思想、总结全文的写作手法、知识巩固、布置作业。这样传统固化、缺乏新意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得语文阅读与生活“脱节”。学生始终停留在“文本生活”的层次,而无法与自身的生活实践相融合,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学生会陷入“作者的生活,与我无关”的误区,丧失语文阅读的乐趣。

介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其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注意力不断增长的阶段,逐渐有了自我的意识,会对自己感兴趣、与自身联系密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上课伊始,教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新颖、贴近生活的话题来导入新课。比如,教师在讲授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时,为学生们导入一个时下备受关注的“雾霾”话题,以此为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短短几分钟的引导,学生便兴趣盎然的进入到《桃花源记》的学习中。接着教师解读文本,让学生通过注释,或者是借助工具书来了解文本中古人所憧憬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教师通过PPT的图片展示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文本生活”,将枯燥的文言文“生活化”,解读起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在生活化的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设文本情境,品味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即生活”。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每一篇文本背后都有一段生活经历,而那种生活是多数人不曾经历过的。因此,教师在在解读这样具有时代背景的文本时,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引导学生去深刻的感悟文本。以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为例。对于初中生来说,鲁迅先生是一个很重要的作家。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鲁迅的作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背景资料以及作品选是不够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通常饱含深意,晦涩难懂。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挖掘孔乙己所处的大时代背景,便于学生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设定。小说中有几处写到了孔乙己的“脸色变化”,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的下层知识分子,加之自身好吃懒做,逐渐沦为“过街的老鼠”。即使最后被打断了双腿,也无法避免被逼债的命运,直至最后悄无声息,也无人问津。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这样“鲜活”的人物形象,讽刺了这个“吃人”的社会的劣根性,意在唤醒封建愚昧的社会。教师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了解文本所处的生活时代,这样解读起来文本也就没有之前那么困难了。

文本就如一本史册,学生只有细细品味,才能解读出文本背后的故事。从而深入生活,将文本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

(三)“文本”、“生活”、“学生”三者融为一体

教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通常将文本与生活以及学生完全割裂,以至于学生无法深入文本之中去解读,无法感悟作者的深切地感情,这样是与语文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度的为学生提供文本情境,让学生更好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更好的做到文本、生活、学生三者的完美融合。

以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例。这篇写景散文,教师仅仅对于其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是不够的,不全面,不足以让學生理解老舍先生内心对于济南的深沉的爱。为更好的融入文本,透彻的感悟作者的热爱之情。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的背景,老舍先生出生于北京,北京作为老舍先生的故乡,在文章中,他却没有过多的描写,而着重描写了济南的冬天。这主要是和老舍先生的生平经历有关。老舍先生曾赴英国伦敦做中文讲师,之后在山东齐鲁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他称山东是他的“第二故乡”。之后又陆续创作了一系列以济南风景为题材的作品,《济南的冬天》便是其中的代表。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要给学生详细的解读老舍先生的生平以及作品。引导学生从老舍先生的生平生活中体验他对于自己的“第二个故乡”——济南的深切的热爱之情,这样学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走进作者的生活,走进文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更加的透彻。同时,学生也可能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对老舍先生这样的大文豪有了清晰地认识。从而自主的去研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他的生活。因此,生活化的阅读,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让生活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感悟生活。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语文生活化阅读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玉萍.语文生活化阅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通过有效阅读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关于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