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入,商品、服务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赊销成为企业提高销售额、拓展市场、加速商品存货周转的主要手段,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及比例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应收账款的增加又给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管理、财务风险控制带来了挑战。本文整理了应收账款的含义及特点,分析了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加快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 应收账款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26-02
1 应收账款概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以赊销形式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产生的应向购买方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销售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等。应收账款以购销合同、发票和运单等书面资料为确认依据,是商业信用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业信用在市场交易中的角色将愈加重要,交易比例也将稳步提升。合理利用商业信用有利于加速企业存货周转,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加速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一般现金资产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应收账款流动性较弱。现金资产可随时变现,而应收账款受客户信用状况的影响,其价值及变现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第二,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属于风险资产,故需要计提风险准备,且回收周期越长、客户信用越差其风险越大。第三,应收账款是赊销产生的短期借贷,是具有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应收账款的管理如账款回收、账龄分析等,均产生了一定的成本费用。
2 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而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信用销售已成为企业扩大销售、争夺市场的重要手段。信用销售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应收账款的增加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与风险。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发展的有利影响表现为两点:首先,商业信用扩大了企业销售额,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营利润来源于商品、服务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永续动力。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赊销成为买方市场上企业吸引客户、扩大销售收入的重要促销方式。其次,应收账款促进商品库存周转,有助于节约仓储费用及库存成本。
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三点:(1)应收账款实质是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无偿“借款”,资金的无偿占用形成了机会成本。与一般现金资产不同,应收账款无法产生资金收益,是对企业有限资金的无偿占用,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2)应收账款的价值通常小于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价值取决于客户信用状况,甚至存在坏账的可能会。因此,应收账款的价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3)应收账款的管理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大量人力成本,且追回、催收产生的电话费、差旅费、诉讼费等均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年终时企业坏账损失会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3 加快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措施和建议
3.1 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成立专门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单独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主要鉴于以下考虑:第一,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对国家产业政策、产品市场行情、客户财务报表、信用管理工具等具有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由于财务部门专业方向不同,单纯由财务部门传统做法难以胜任信用管理的要求。第二,由于当前企业将销售额与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若由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则存在销售人员过度利用赊销促进销售的倾向,造成道德风险显著。综上考虑,企业最科学、合理的做法是成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企业信用政策、销售政策及约束激励政策的制定、客户信用评级、企业赊销制度及流程的建立、规范及监督、应收账款的分析与回收等工作。另外,企业内部组建资金管理组,负责应收周转的监控,掌握资金的流动,通过应收保理、贴现、上存下拨等资金管理方式,减少资金成本。
重视企业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强化计划管理的约束力。在制定企业长期财务管理规划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企业流动资金结构等,设置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上限,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因企业片面追求销售业绩而过度依赖信用销售手段,从制度上将应收账款形成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制定审慎的企业信用政策与销售政策,严控应收账款构成的信用风险。企业信用政策与销售政策是基于企业成本、风险、收益的考虑,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相应的商业信用额度、授信方式及货款结算方式。首先,通过收集客户财务信息、历史信用记录、口碑等信息,采用成熟的信用评级工具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客户对企业的贡献度、忠诚度,将客户进行分类。其次,对每一类客户设置相应的信用额度,规定相应的授信方式及支付结算方式,减少信用风险成本,具体信用及销售政策的制定可参照以下標准:对于资信差的客户,一律采用现款交易;对于资信一般或尚未确定的客户,可采用商业汇票的形式进行结算;对于信用好、实力强的客户可采用赊销的方式,根据信用政策明确信用额度及期限,并坚持“清旧款、发新货”的原则。最后,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回款差的限销停销,回款好的扩大销售;增量市场按客户类型、信用等级和应收账龄扩大销售,存量市场应收占比要下降到目标范围。
3.2 企业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高度重视客户信息收集工作,提高企业信用评级的可靠性。客户资信等级决定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然而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这就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客户信息收集能力,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客户动态讯息,对客户信用状况、偿债能力进行客观、真实、及时的评估,根据客户信用评估及时调整企业收款和销售政策。
加强企业信息系统化管理,对客户首营和资信管理实现信息系统化管理,实现在资信额度内系统自动发货,额度外需在系统中执行审批流程,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其次,对于集团企业,应加快构建企业信用评级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实现集团内部子公司对同一客户信息的共享,降低因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低效率及操作风险。
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和清理工作。首先,做好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及日常监控工作。按照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并定期对客户应收账款金额、账龄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关注信用即将到期或超期客户,将该类客户列为应收账款的重点监控对象。其次,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每年至少一次覆盖全部客户出函及对账工作,对账函的管理也是应收回款重要的法律依据。最后,重视大客户应收账款的回收及催收工作。大客户的应收账款占企业总账款的比例较大,应将有限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产出回报高的工作。
合理利用应收账款转让融资工具,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工具及渠道有:通过“债转股”,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客户股权;通过资产置换,将企业应收账款转换为其他企业的优质资产。若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好,且被其他企业认可,可将应收账款与其他企业的资产进行置换;应收賬款证券化,将应收账款进行处置,换取流动性高的现金资产,同时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
3.3 应收账款的事后激励约束机制
调整绩效考核方法,将偏重销售改为偏重回款,从领导班子到业务员增强回款意识,狠抓应收账款清理,应收账款考核指标 层层落实到人。根据“谁揽货、谁收款”的原则,应收账款的责任人应为授信核准人及赊销业务经办人员,并将应收账款纳入相关责任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摒弃以往单纯以销售额进行绩效考核的传统做法,将应收账款的质量、回收及坏账情况纳入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从制度上遏制销售人员不顾客户信用状况,过度利用赊销方式扩大销售的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 郭英.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02).
[2] 成进联.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4(24).
[3] 焦东晓.加快应收账款清理提升企业竞争力[J].经营管理者, 2014(09).
[4] 姚爱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促进企业资金周转[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