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传正
摘 要:職业中学电类电路基础课程有基尔霍夫定律这个知识点, 说的是电路中流入和流出节点的各电流关系以及沿回路的各段电压间的关系,在讲解这节课之前,心里非常明白基尔霍夫定律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也知道前些年的学生反应学起来难度比较大,如何让基础差的学生尽快掌握是我多年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节点;网孔;电位
职业中学电类专业学习基尔霍夫定律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度,即使一时学懂记住了也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突破了结点; 支路; 回路; 网孔,电位几个概念,针对学生基础较差的现实,本节教学暂不涉及电流源。如图一所示,要求学生写出基尔霍夫定律中的电流定律列出方程和电压定律列出方程就有点为难了
图一
一、电流定律难点的突破
课后才知道,把图分离出来,如图二所示,强调以节点为研究对象,学生才好理解,
图二
课后我深刻的反省了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与你老师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能以你老师所想的去要求学生这般理解,我教的是我校电类专业的3+2贯通班,是在我校普通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今后要参加高职类考试的优秀学生。学生基础普遍差是事实,老师的思维要发生改变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细节铺垫得不好,要再去弥补就失去了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机在哪里?在第一次讲解!
学生知道,有N个节点可以列N1个独立的电流方程,如图所示有2个节点,可以列1个电流方程。对于上面这个节点,流入的有几股?流出的有几股?总流入等于总流出(I1+I2=I3),清楚了吗?
通过这个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我得出这样的教学体会:上好中职学生的专业课的关键是在备好知识点的前提下备好学生。当学生有迷茫的地方时,搞清楚迷茫的关键在哪里,要快速化解学生的迷惑,不可残留太久。
快速捕捉学生对本堂课的反馈信息,及时的修正自己的教学。如上图所示,学生清楚,在同一时刻闭合回路的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2个网孔只能列2个独立的电压方程,但电压的正负搞不清,回路中有电流的流向,还有绕行方向,电压在式中取正号还是取负号有些迷惑。电流定律的难点还好突破,电压定律的难点便成了难中之难。
二、电压定律难点的突破
(一)学生不清楚的地方到底在哪
对于电压定律,学生主要是无法理解电位,电压的正负分不清,电源的正负,电阻上的电压值是正还是负?电流的流向与绕行方向有些模糊。
(二)针对学生的迷惑老师讲解该理清的思路在哪里
在学生出现多个知识点不清楚的情况下,老师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按照书上知识点的进度去讲解,不能让学生越讲越糊涂,应该把学生的障碍点各个击破,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
(三)用多种方法尝试突破难点
在此时,教师应该站得高,看得远,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可借助多媒体演示直观的动画效果,多打比方,如把电位的高低看作坐电梯,低电位向高电位变化相当如电梯上升,高电位向低电位变化相当如电梯下降,相当如电梯上升的情况电压取正,相当如电梯下降的情况电压取负。
(四)精讲精练不可少
例题的正确选取,是对上述知识的有力说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题型、难度的把握靠老师掌握好,不要一味的讲下去,讲一讲,问一问,甚至把讲解停下了,练一练都是有必要的。电位知识点是一个不好理解的抽象知识点,如何化抽象为具体?打比方少不了,把电位比作地势,电位高看成地势高,电位为零看成地平面,或把正电压看成楼上,负电压看成楼下,电阻内的电流从电位高的地方流向电位低的地方,可以想象为水流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而电压源的正极电位固定比负极电位高,与电流的流向无关。
巩固练习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练习,不要为教学上完成任务而布置作业,要考虑学生的解决问题,解除学生的难点而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后及时上交,批阅,讲解,做到信息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