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进兴 王翔宇 徐阳
摘 要:文中对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体系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技术管理创新体系,实施技术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资源配置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改革方案,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支撑。以科技项目管理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与同行业典型的案例分析比较,使提出的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具有科学实用性;运用技术管理理论和方法,搭建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立完善技术管理的机制与制度,出台十几项管理制度与标准,覆盖科技规划、科技投标、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知识产权、RAMS体系、标准化管理、技术市场等业务的制度建设,使现行技术创新体系成功运行有了制度保障,为公司创新技术研发提供了支撑平台。
关键词:搭建平台;创新驱动;提供支撑
中图分类号:F 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7)02-0212-06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technical system in Dali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ltd,and the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system,impl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ystem innovation,improv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and breakthrough the key technology reform program.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and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typical case analysis,the paper proposed a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schem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Using the technology management theory,building the technology management system,establishing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system,and introducing more than te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standards,which cov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n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bidding,project management,knowledge property rights,rams system,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and technology market,the disruptiv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r & d.can be achieved in the company.
Key words:building the platform;innovative drive;providing support
0 引 言
科學技术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依靠技术创新进行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研究是国有大型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装备产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设计、制造体系,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初步掌握了机车交流传动和网络控制等技术,但轨道交通装备涉及多个学科,机车交流主传动技术等最核心的技术并没有被完全突破和掌握,与世界最先进国家比还有一些差距。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中没有几家企业具有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平台,技术创新进步与企业发展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与促进,影响了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1 公司基本情况及技术管理状况
1.1 公司基本情况
素有中国“机车摇篮”美誉的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简称大连机车)始建于1899年,是我国最大的内燃机车设计制造和出口基地,也是我国轨道装备制造业中唯一能同时研制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柴油机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现代化大型国有企业。
1.2 技术管理状况
1.2.1 原技术部门的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
公司技术人员和技术机构设置情况如下:现有职工8 000多人,共有7个技术研发及质量检测等部门,分别为城轨开发部、技术开发部、柴油机技术部、工艺技术部、检修技术部、检测中心和质量保证部,
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理化检测和技术管理等部
分,人员940多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650余人,其
占比69%;质量管理93人,占比9.8%;理化计量人员110
人,占比11.6%;从事技术管理人员9人,所占比例仅为1%,与公司的规模不相匹配。同行业长客公司的技术管理部70人相比,从人员比例可看出技术管理人员在公司中的地位,其机构编制在工艺技术部下属的综合室下由5~9人组成,由此可见,原技术管理架构对科技管理机构弱化,不成体系。
1.2.2 与国外企业技术投入情况分析
近5年技术投入趋势,2010年投入28 639万元;2011年39 213万元;2012年45 346万元;2013年63 216万元;2014年65 718万元,技术开发投入情况如图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外发达国家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其科研经费投入均为5%以上,这也是为何国外企业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的根本原因。虽然,近年来技术研发费有所增加,但同国外知名公司比,投入强度及比例差的不少,轨道制造业投入也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界投入强度2002年为0.5%,2003年为0.47%,2005年为0.56%.一位国外专家曾说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只是勉强,达到5%企业可谈竞争力。我国铁路机车制造业应根据实际逐步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争取接近国外知名企业水平。
以往的几十年,公司在科技管理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与科技迅速持续发展要求相比,技术创新体系平台尚不完善,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后劲不足,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技术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1.3.1 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
项目经理的权限不符合项目管理模式,“项目制”推行不畅,未按项目制组成横向跨部门团队。
1.3.2 技术资源分配不合理
未形成基础研究先行,技术应用跟进,产品开发实现的异步开发模式,导致周期长,风险大,基础技术相对薄弱,技术资源分配不合理。
1.4 行业内国外、国内企业技术管理经验借鉴
1.4.1 青岛海尔公司
同行业国外、国内其他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情况对比(见表2)。
从图1,表2中显示和列出来国外和国内同行业在技术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研发投入比例等方面的指标都高于大连机车;人员方面,长客公司有70人的技术管理人员队伍;从技术投入比例情况,阿尔斯通6%~10%;海尔5%~7%;长客5%~6.6%,对比公司在人员配置、研发比例与国外和国内同行业存在着较大差距,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管理水平大大落后于国内外知名公司,技术管理整体水平停滞在传统的管理形式上。因此,需要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和基础研发能力提升方面下大功夫,为公司持续创新发展创造条件。
上述问题是影响企業发展的障碍,为此,参照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公司科技发展战略和生产规模相匹配的问题。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体系建设总目标,搭建技术管理体系平台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引,结合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稳健增长3大经营发展主旋律,采取自主创新、开放式创新等模式,推进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再提升,坚持创新、绿色发展的原则,持续强化整机集成能力,并以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为源动力,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产品服务在内的成果体系和创新平台,打造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世界竞争力的高端产品。
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的目的是以技术中心为载体,借鉴技术管理原理等理念,针对现有技术研发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实施技术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合理配置内部技术资源,细化工作流程;不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及项目运作过程的控制方式,通过技术标准制度实施与国内外知名公司进行持续的分析和比较,搭建技术管理体系平台的架构。即技术管理顶层的决策系统机构、轨道装备产品为主的研发系统机构、以基础技术研究为主的基础系统机构、产学研联合系统机构和科技管理系统机构4个层面4个管理系统。实施技术管理机制建设,提升体系保障能力。
通过搭建“大连机车技术管理体系平台”,整合省内外高校院所技术资源,逐步形成与公司总体战略和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协同高效的技术管理创新体系,巩固和扩大辽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场优势,确立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核心地位,引领国内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发展方向,逐步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多元化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创建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1.1 关于技术创新决策系统建设
以技术专家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决策机构,由机车产品为主的产品研发机构、以基础技术为主的创新支撑机构、产学研联合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组成的4个层面4个管理系统。技术管理机构为技术管理体系平台的执行机构,将建设和完善区域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创新决策系统,实施国际化、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以“转型升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国际化战略,争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创新先驱者,围绕以机车、城市车辆和柴油机等产品研发、制造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开展攻关,提高技术创新决策的准确性、及时性。
2.1.2 关于产品研发系统建设
重点做好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支撑公司主要产品研发创新工程稳步提升。将侧重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设计理念更新、提升设计质量等,做好产品研发及基础研究,以融合和借鉴为主,引进消化为辅,助推设计理念的更新;以自我提升为主,技术评审咨询为辅,推进设计质量的提升;以激励考核为主,跟踪落实为辅,保证设计进度的兑现。建设公司一体化的产品研发机构,完善二级产品技术服务职能机构。
2.1.3 关于基础技术研发系统建设
建成系统的、国内先进的试验验证平台,具备大功率轨道交通牵引装备整机、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前瞻性研究能力。提升区域内轨道交通装备试验验证、基础研究和研发能力,为科技研发创新的开展提供支撑。
2.1.4 关于产学研联合系统建设
结合实际,选择国内有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以筹建的辽宁省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工程技术中心为契机,整合区域轨道交通技术研发资源,联合相关企业和高校,分专业、分领域地组成产学研联合体,发挥院士工作站前瞻性引领作用。
2.1.5 关于科技管理系统建设
按照公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对技术开发部门、试验验证、计量检测等部门进行整合,内部技术资源配置优化,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强调“整体性”与“效率性”,遵循创新决策一体化、创新制度与组织一体化的原则,提高自主创新与管控能力。
1)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技术创新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
2)进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与技术创新评价、高新技术建设管理等工作;
3)进行国家科技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公司科技管理制度;
4)组织铁总和中车集团等单位科技项目的计划编制、立项审核、成果鉴定、项目结题等;
5)负责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制定项目管理流程;
6)组织制定年度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项目的预审、过程跟踪、评审、阶段总结等;
7)组织年度科研项目承包协议的签订,负责科技开发项目对外合同的审核和监管等;
8)组织、策划公司内外部的技术评审、项目验收等。
综上,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就是将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产品成果—产品样机的管理系统,通过技术管理系统平台输入变量的作用,将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样机,并最终成为公司成果输出。
3 具体措施
如图2所示,公司技术管理体系平台的子系统在以上的技术管理体系构架图中,3個要素维度相交形成了3个平面区域:Ⅰ,Ⅱ,Ⅲ.在这3个平面区域中,技术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技术管理体系的3个子系统:内容子系统、工具子系统、评价子系统。因此,技术管理体系平台是一个具有3个维度和3个子系统的体系。其中,内容子系统和工具子系统又构成了完整的技术管理知识体系,成为公司实施技术战略管理的基础。因此,3个维度和3个子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其中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辅相成。子系统与维度的关系是:由2个维度构成子系统的框架,另一个维度成为子系统作用的对象。内容子系统以对象维和管理职能维构建,并以持续改进为自我发展的方向。但技术管理的评价子系统是根据目标维或结合实际项目执行情况而设置了5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并根据系统的对象要素,对技术管理职能的执行及进展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评价。这样,由2个维度构成的平面可以沿着第三个维度的要素发生作用,构成了公司技术管理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4 技术成果及成效
4.1 技术管理机制优化和完善
公司发展的深入,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也在不断地完善,基础研发队伍建设有了起色,试验研究室、RAMS可靠性室、工业设计和计算分析室团队的成立,院士工作站相继揭牌、环形试验线的开通,以及产学研联合机构的建设,使基础技术研究、产学研联合及试验验证系统已成雏形。
建立完善了技术管理机制,相继出台近30项管理办法与标准,覆盖科技规划机制、科技投标、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管理、RAMS体系、标准化管理、科技信息、科研经费管理等制度建设,为技术管理创新体系平台成功运行提供了保障。
4.2 技术创新研发取得了重要成果
4.2.1 新产品成果
2014年11月,研发的“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发明专利,荣获第15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申报并获得市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HXN3B型内燃机车”获得中国铁道学会科技特等奖;时速160 km电力机车研发与应用获省重大研发成果奖;HXD3B,HXD3C型电力机车分别荣获2012年和2014年省政府优秀产品一等奖。
4.2.2 技术资质成果
1)在开发利用国家技术政策取得了长足进步。申报100%低地板电车技术引进项目获省经信委支持资金1 000万元;高原机车和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共获得省市政府支持资金860万元。
2)2015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3)完善和规范技术转让及相关技术合作协议,为公司获得技术收入480余万元。
4.2.3 科技项目管理有了新的起色
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梳理和细化,项目管理方式由部门管理转化为项目过程管理,为乌兹别克斯坦机车、HXD3A型电力机车、4 400马力调车机车和香港地铁机车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
4.2.4 知识产权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含金量。2015年申请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国际专利6项。
4.2.5 科研信息平台建设,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为技术开发部门等单位引导产品研发、创新项目、科技成果和奖励管理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项目管理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5 结 语
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管理体系平台建设是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实施技术研发的颠覆性创新创造内在的动力机制。文中旨在抛砖引玉,因为搭建技术管理创新体系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 劲.技术创新管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 劲.技术管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3]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创新开发国际化管理系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薄 斌.论如何发挥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04(42):1-78.
[5]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
铁路机车概要[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6]栾进兴.大连机车开发研制的HXD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J].大连装备,2010(1-2):1-56.
[7]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国家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S].北京:国经贸技术[2000]847号,2000.
[8]连燕华,向守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M].北京:北京持国技术评估事务所出版,2003.
[9]栾进兴,陈丹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1).
[10]鹤 蜚.大机车[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严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