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7-05-30 10:48刘盼盼罗鄂湘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年2期

刘盼盼 罗鄂湘

摘 要:为探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影响,文中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以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组织忘记、组织内学习、组织间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忘记对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组织内学习在组织忘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组织间学习在组织忘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组织忘记;组织内学习;组织间学习;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 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7)02-0115-07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this paper built the influence model about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re intermediary variables in this model.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both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ediate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organizational learning;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bility

0 引 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决胜的关键已经由技术和产品的突破转变为商业模式创新能力,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發展。国家高度重视和鼓励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政策的支持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条件。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盛行的环境下,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和运用将直接影响创新成效。以知识管理为研究视角,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借鉴。Akgün(2006)指出组织忘记能够促使组织学习动态化,进而促使企业增强动态能力[1]。Navarro(2010)指出组织忘记能够促进组织创新,并且通过组织技术结构和组织记忆这2个因素,组织忘记对组织创新作用将得到加强[2]。王丽平、赵飞跃(2016)指出,组织忘记能够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当引入关系学习时,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3]。参考现有学者们的研究,组织忘记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往往是间接的,那么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否也符合这一规律呢?

文中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将组织忘记、组织学习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纳入统一的模型中,探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以及组织忘记是如何通过组织学习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假设

1.1.1 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假设

组织忘记[4]是相对于组织学习的概念提出的,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作组织忘却、组织遗忘[5-6]等,在文中我们称作组织忘记。经过文献整理发现,有关组织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组织忘记的研究发展则相对缓慢。目前学术界对组织忘记的界定分为2个分支:一是无意识忘记,即组织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也会随着时间被忘记[7];二是组织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忘记,抛弃组织现有的无用的知识[8]。其中,第二个分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Akgün A.E,Byene J.C,Lynn G.(2007)等认为组织忘记是对组织原有程序和管理进行改变的过程[9]。Tsang和Zahra(2008)将组织忘记定义为组织丢弃旧的惯例,建立新的规范的过程[10]。文中的组织忘记是指组织的主动忘记过程,并且采用卢艳秋学者对组织忘记的定义:组织忘记是组织摒弃过时或陈旧的惯例、信念、规范的过程,通过对已有信念、惯例和行为规范的改变,降低组织的惰性和刚性,使组织在动态环境中更加具有柔性的过程[11]。

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打破原有规则,获取资源和信息,对流程进行再造,而企业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惯例会阻碍信息和资源获取、难以突破原有运营方式。所以企业进行适度的组织忘记有利于企业进行自我更新、有效获取外部新知识和新思维、建立内外部知识的融合机制,加强内外交流,从而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Akgün(2006)和卢艳秋、赵英鑫、崔月慧等(2014)[11]指出组织忘记能够促使企业增强动态能力,Navarro(2010)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组织忘记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曾俊健、陈春花、李洁芳等(201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主动组织忘记对组织创新的间接作用,王丽平、赵飞跃(2016)则从开放式创新的视角分析证明了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文中认为组织忘记通过摒弃固有形态和思维方式,能够有效获取创新所需要的资源,运用新的思路改变企业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以及同外部组织的联系,提高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基于此,文中提出假设。

H1: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1.2 组织忘记与组织学习的关系假设

组织学习是指为了实现组织发展目标、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而围绕信息和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组织学习包括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组织内学习是组织内部进行的新的知识、技能的分享、学习和应用。组织间学习则是发生在组织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交换和学习过程。

根据组织知识管理理论,组织忘记为组织进行新的信息、技能和知识的输入提供包容的环境和条件,为组织学习创造氛围,从而促进组织学习的有效进行。敢于挑战固有模式和惯例的文化氛围将促使企业推陈出新,以更包容的姿态去接受的新的知识和信息,加强新技能、新观念等在企业内传播与流动,这有利于将企业的个体知识聚合为组织知识,从而实现组织学习[12]。曾俊健、陈春花、李洁芳等(2012)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主动组织忘记对组织学习具有正向影响。组织间学习和组织内学习是组织发生在不同范围的学习形式,是组织学习的具体展现形式,所以组织忘记有利于2项活动的开展。因此,文中提出假设。

H2:组织忘记对组织内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组织忘记对组织间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1.3 组织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假设

有效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式是企业进行知识积累、知识整合、知识创造以及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组织学习是知识、技能、信息的输入与整合,创新则是智力输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开展创新的一种形式,因此,组织学习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开展。高管团队与员工的相互学习可以促进知识、技能、信息、新观念、新模式等在企业内传播与流动,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13]。所以组织内学习可以增强创新主体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创新火花,提升创新水平,为企业内部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组织间学习是指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进行的知识交换、信息转移、技能应用过程。随着经济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行业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创新对外部资源和信息的依赖也逐步增强,企业想顺利创新迫切需要各个主体间的合作与交流,组织间学习能力正是促进这一趋势的关键因素。健全的组织间学习机制和较强的组织间学习能力,能够促进企业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增强企业核心能力,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狄为和廖韩(2015)运用实证研究证明了组织间学习对组织创新具有积极作用[14]。

基于以上分析文中认为,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都能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文中提出假设。

H4:组织内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

H5:组织间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

1.2 研究方法

文中首先对组织忘记、组织内学习、组织间学习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假设,然后选取上海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然后运用所获取的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运用SPSS 19.0软件和Amos 21.0软件进行数据有效性分析,模型拟合检验与修正以及实证结果的验证。

1.3 样本选取与数据获取

为了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創新能力的影响,文中设计了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问卷。首先结合论文实际、参考成熟量表初步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采用专家座谈法对量表设计进行评估和修改,最终确定调研问卷。为了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首先进行了预调研,随机走访了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问卷20份,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并据此对问卷的设计进行调整,以确保调研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使问卷的内容效度良好。

正式问卷的发放分为2部分——纸质问卷现场填写和邮件问卷回复,2种途径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223份,回收率5575%.由于国家大学科技园区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聚居地,因此,正式问卷调查选取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区和复旦大学科技园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调研样本,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162份。另一部分问卷则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同学在公司内部以邮件调查的方式发放给本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者,邮件共发出100份问卷,回收61份。剔除无效数据后,共获得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478%.

1.4 变量与测量

关于组织忘记的测量,文中在参考学者Holan(2004)[15]、Antonio L.(2015)[16]以及卢艳秋(2014)等的研究,将组织忘记分为2个维度: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每个维度设置5个题项,共10个题项进行测量。目前,多数研究对组织学习以及组织学习过程进行研究,设计了相关量表,但是针对组织内学习的量表还比较少见。文中在对Isaak R.[17]和陈国权[18]文献学习的基础上,参考William E.Baker,James M.Sinkula[19]的测量体系,将组织内学习分为3个维度:学习承诺、共享愿景和开放性思维,每个维度3个题项,共9个题项进行测量。组织间学习过程是知识吸收、知识内化和知识共享的过程[20]。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缺乏学习意图是阻碍企业开展学习的重要认知障碍。国内学者张红兵(2013)[21]确立了组织间学习的4个指标:“组织学习的愿望”、“组织间协作”、“知识传递与整合”和“组织学习能力”,文中参照狄为、刘霞[22]和张毅[23]等的研究,完善对组织间学习的描述,共设置4个题项来测量组织间学习。现有关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中,大多将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变量来进行研究,很少将其进行分类,Zott R.和Amit C.是首先从分类的角度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效率性和新颖性2种类型[24]。Thomas Clauβ(2015)经过实证研究设计了一个有关商业模式的三级测量量表[25]。文中将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分为4种类型:流程模式创新、网络模式创新、盈利模式创新和结构模式创新,并基于Zott和Amit(2008)的量表设计,参考Thomas Clauβ(2015)的三级测量指标,制定出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测量量表,共16个题项。文中的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其中“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文中的模型图如图1所示。

1.5 信度效度检验

1.5.1 信度检验

文中首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然后使用α信度系数法检验每个子量表的内在信度。使用SPSS 19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的整体KMO值为0973,量表的Bartlett球形检验p值为0000,说明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各个子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1,所有α值均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问卷设计比较合理。

从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量表的信度均在合理水平上,所以可以用单一指标来代表多重衡量指标,因此文中取观测题项的均值作为衡量指标。因此,组织忘记作为潜变量时,其观测指标为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组织内学习为潜变量时,其观测指标为学习承诺、共享意愿和开放性思维;组织间学习为潜变量时,组织学习愿望、组织间协作、组织知识传递和组织学习能力为观测变量;潜变量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观测变量为以下4项:流程模式创新能力、网络模式创新能力、盈利模式创新能力和结构模式创新能力。

1.5.2 效度检验

文中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的建构效度进行检验,所使用的工具为Amos 210.见表2,因素负荷量均大于06且在P<0001的水平下具有统计显著性,潜变量的变异方差抽取指数(AVE)要大于0.5,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

1.6 模型拟合度检验

模型拟合度是评价假设的路径分析模型图与搜集的数据是否相互匹配,一个拟合度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模型说明研究假设的模型图比较符合实际数据的情况。关于拟合优度的检验,文中采用Bogozzi和Yi(1998)的观点,他们认为假设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契合,必须同时考虑以下3个方面:基本拟合度指标、整体模型拟合度指标和模型内在拟合度指标。

1.6.1 基本模型拟度指标检验

基本模型拟合指标用于检验模型序列误差、辨认问题和数据文件输入错误。根据Bogozzi和Yi(1998)提出的准则进行检验:①估计参数中不能有负的误差方差。②所有误差变异必须达到显著水平。③估计参数统计量彼此相关的绝对值不能太接近1.④潜在变量与其测量指标间的因素负荷量值,最好介于0.5至0.95之间。根据表2计算,误差方差为正,且所有误差变异均达到显著;潜在变量与其测量指标间的因素负荷量值均在0.5至0.95之间,因此文中模型符合准则①②③。由相关性检验结果知,估计参数统计量必须相关的绝对值均在06以下,所以符合准则③。

1.6.2 整体模型拟合度指标检验

文中使用Amos 210对模型整体拟合度进行检验,非标准化估计模型卡方值为1 118.425,自由度为60标准化估计模型的整体模型标准卡方值为1974,小于3,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拟合优度指数GFI的值为0914,基准拟合优度指数NFI为0964,比较拟合优度指数CFI为0982,增值拟合优度指数为IFI为0959,均在09以上;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为0072,简约调整后的规准拟合优度指数PNFI的值为0741,简约拟合优度指数PGFI的值为0602,均大于标准值05.绝对拟合指数(λ2/df,RMSEA)、相对拟合指数(GFI,NFI,CFI,IFI)以及简约拟合指数(PNFI,PGFI)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因此,文中的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接受。

1.6.3 模型内在拟合度指标检验

Bollen(1998)将模型内在结构指标称为成分拟合测量,他认为有时整体模型的拟合度良好,但是个别参数的解释可能是无意义的,因而深入探究每一个参数,对理论的验证更能获得保障。对于模型内在拟合度检验,Bogozzi和Yi(1998)提出以下准则:

①个别观测变量的项目信度在0.5以上;②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在0.6以上;②潜在变量的平均方差抽取量在0.5以上;③所有参数统计量的估计值均达到显著(p<0.05)。

由表3可知,在p<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测量量表的个别观测量的信度均大于0.6,且潜变量平均抽取方差也均在0.5以上,所以满足准则①、③、④的要求。潜变量的组合信度均在0.8以上,故满足准则②。因此,文中量表的内在拟合度良好。

2 实证检验及结果

2.1 直接效应检验

实证分析结果见表4,从路径系数与就假设检验结果可知,组织忘记对组织内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λ2为0.925,p<0.001,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假设H2得到支持;组织忘记对组织间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λ3为0.951,p<0.001,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假设H3得到支持;组织内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λ4为1.646,p<0.001,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假设H4得到支持;组织间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λ5为0.240,p<0.001,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原假设H5得到支持。但是对于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路径系数λ1=-0.765,p=0.074,验证结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原假设H1并没有得到支持,故假设H1不成立。

2.2 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效应是指变量间的影响关系(X→Y)不是直接的因果链关系,而是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变量(M)的间接影响产生的,此时我们称M为中介变量,而X通过M对Y产生的间接影响称为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是间接效應的一种,模型中在只有一个中介变量的情况下,中介效应等于间接效应;当中介变量不止一个的情况下,中介效应不等于间接效应,此时间接效应可以是部分中介效应的或所有中介效应的总和。以最简单的三变量为例,中介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表示如下

上述3個方程模型图及对应方程如图2所示。

下面使用Amos 21.0对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在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从检验结果可知,c的显著性P<0.001,可以对a和b进行检验。从间接效应结果可以看出,a和b都显著,所以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c′值不显著,所以中介效应为完全中介。因此,文中得出结论,组织内学习在组织忘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同时组织间学习在组织忘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剔除没有得到数据支持的假设H1,得到的修正后的模型如图3所示。

3 主要结论及研究启示

3.1 主要结论

文中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方法验证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得到以下5点结论:①组织忘记对组织内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组织忘记对组织间学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组织内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组织间学习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⑤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间接作用,通过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组织忘记对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组织内学习在组织忘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组织间学习在组织忘记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在内部系统的知识共享,有利于促使碰撞新的思想火花,如果能够协同组织间学习,加强与组织外部的互动,那么组织内将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并受到新的思维的冲击,开放包容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知识整合和新的思路产生,其智力输出的结果将转化为创新产物。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组织忘记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但是如果企业在进行主动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的过程中,重视组织学习过程的推进,那么将明显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进行。

3.2 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当建立开放的组织学习机制,主动推陈出新,抛弃过时和陈旧的惯例,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进行知识融合与智力输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这一过程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要完善组织内学习机制,另一方面应该增加企业开放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间学习,以更好进行组织学习为目的进行组织忘记,以创新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组织忘记与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完善组织内学习机制,首先应该注重组织学习承诺,将员工学习当作一种投资,通过提升员工使组织更好地生存发展;其次要鼓励组织内部员工进行知识共享,彼此之间把对方看成亲密的合作伙伴,分享收获与心得,共同进步;最终使组织内的所有员工都形成开放性思维,鼓励打破思维定式,接受新的观念的技能,并在推进组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产出。加强组织间学习则应该注重4个方面:促使组织成员形成强烈的向外部学习的意愿,打破框架思维,向最优秀的榜样学习;在组织间进行知识传递,让员工个人带动组织间有益信息和技术交流;促使组织间协作,通过提取外部有利于组织的信息和知识,组织之间相互协作、互利共赢;增强组织学习能力,将从外部获取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变为智力输出和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Akgün A E,Lynn G S,Byrne J C.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un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J].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1):73-88.

[2]CegarraNavarro J G,Eldridge S,MartinezMartinez A.[J].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2):249-257.

[3]王丽平,赵飞跃.组织忘记、关系学习、企业开放度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J].科研管理,2016,37(3):42-50.

[4]潘安成,邹媛春.组织忘记、组织学习与企业动态能力[J].科研管理,2010,31(1):33-37.

[5]曾俊健,陈春花,李洁芳,等.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8):128-136.

[6]宋瑞晓,魏静,李 东,等.组织记忆与组织遗忘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J].管理评论,2011,23(11):143-150.

[7]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8]Weick E.The collapse of sense making in organizations:the mann gluch disaster[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3,38(4):628-652.

[9]Akgün A E,Byene J C,Lynn G,et al.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as changes in beliefs and routines in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07,20(6):794-812.

[10]Tsang E W K,Zahra S A.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J].Human Relations,2008,61(10):1 435-1 462.

[11]卢艳秋,赵英鑫,崔月慧,等.组织忘记与创新绩效: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4,35(3):58-65.

[12]Brown J S,Duguid P.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iesofpractice:Toward an unified view of working,learning,and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40-57.

[13]Ipe M.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A conceptual framework[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2003,2(4):337-359.

[14]狄 为,廖 韩.组织间学习与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5(20):20-25.

[15]Holan P M D,Amit R.Managing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4,45(2):45-51.

[16]Antonio L L,Stephen E,Jose L R.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innovation outcomes,and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irm siz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4):803-809.

[17]Isaak R.From collective learning to silicon valley replication:the limits to synergistic entrepreneurship in sophia antipolis[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2009,23(2):134-143.

[18]陈国权.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绩效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9,21(1):107-116.

[19]William E Baker,James M Sinkula.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and learning orientation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1999,27(4):411-427.

[20]何亚琼.区域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06(2):63-66.

[21]张红兵.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差异来源研究——组织间学习和战略柔性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31(11):1 688-1 707.

[22]刘 霞,陈建军.产业集群成长的组织间学习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2,33(4):28-35.

[23]张 毅,张子刚.企业网络与组织间学习的關系链模型[J].科研管理,2005,26(2):136-141.

[24]Zott C ,Amit R.The fit b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implication for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y Management,2008,29(1):1-26.

[25]Thomas Clauβ.Measur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conceptualization,scale development and proof of performance[J].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2015(10):1-31.

(责任编辑:许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