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思考

2017-05-30 19:13李晗
中国商论 2017年20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建议

李晗

摘 要: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是主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湾区经济内涵特征,对于加快发展世界一流湾区经济,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原因分析以及优劣势分析,提出了为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湾区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 原因分析 优劣势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7(b)-122-02

湾区经济是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以发达的港口物流运输为依托,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滨海型区域经济形态。湾区经济因湾而聚、依港而生、靠海而兴,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完善的产业链条、便捷的港口运输、高效的资源配置、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特征,是国际经济版图的重要构成。纵观当今世界,那些经济发展条件最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群,大多都聚集在沿海湾区,并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开放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准确把握湾区经济内涵特征,并结合粤港澳湾区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对于加快发展世界一流湾区经济,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原因分析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挖掘经济发展新动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关系,促进开放式经济发展,通过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把握和抢占国际经济产业链的制高点。

其次,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港澳地区是“一国两制”的试验田,粤港澳区域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刻的改革基因和活跃的创新文化。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进一步发挥区域的独特优势,从而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

最后,进入21世纪以来,粤港澳产业深度融合,已经进入到产业协同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进一步深化港澳地区与大陆的社会经济联系,推动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发展。

2 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优势分析

2.1 国家的政策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中国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先后设立有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南沙新区、前海深港合作区、横琴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广东自贸区等一系列改革开放试验区,拥有一国两制、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等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政策集成优势。

2.2 广袤的腹地空间

在向腹地辐射出强大外溢效应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能得到广袤腹地的牢固支撑。首先,香港以东南沿海地区作为生产加工的腹地,并向内地扩展,构成“双层腹地”格局;其次,广东省内汕尾、汕头、揭阳、河源与阳江等地对应广州、深圳、东莞与佛山组成的珠三角核心区,组成了广阔腹地;最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可以延伸到福建、广西、海南和台湾,以及毗邻的江西、湖南、贵州、云南与四川等区域,在获取足量资源要素的同时,完成产业集聚与转移。

2.3 完备的产业体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坐拥珠三角这一全球知名的加工制造基地和产品出口基地,目前除形成了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和食品饮料等中低端产业集群外,还形成了通信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与机器人等高端产业集群。另外,香港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自由贸易港,澳门是知名的全球旅游目的地,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2.4 独特的人文纽带关系

粤港澳湾区具有侨乡、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纽带,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有利于开展公共外交,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东盟、南亚等国家的粤籍华侨占华侨总人数的50%以上,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人文资源。香港和澳门是东西文化荟萃地,在促进中国与英联邦和葡语国家经贸往来中具有重要作用。

3 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劣势分析

3.1 两种政治制度共存下的湾区经济

相较于国外著名的湾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由处于不同制度框架之下的区域构成,即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们之间在经济发展模式、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外,粤港澳大湾区涵盖了港澳两个不同的关税区和中国大陆关税区的一个省,它们在税制管理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差别,内部未能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所以,如何实现各自经济上的比较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一个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体系,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3.2 非市场化梗阻更为强大的湾区经济

与国外成熟湾区经济处在自由市场的环境相比,不得不承认粤港澳大湾区明显地在体制上存在致命短板,地区保护、行政壁垒和无序竞争等各种非市场性干扰因素将不同程度地存在。正因如此,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空间规划、空间利用需要通过跨区域组织的协调实现整体性优化。另外,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网络远未形成,既缺乏在全球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科技企业,也未能形成如同硅谷一样的强大产业生态,资源要素的创新功能有待通过再造人才激励制度、改革分配机制等途径予以激发。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开放层级并不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还处于低位,急需通过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重塑自身的竞争优势。

3.3 环境问题超大的湾区旧经济

侧重于加工制造基地的工业化让珠三角地区的土壤、水与空气遭受到严重污染,未来治理成本相当高昂;同时,珠江湾周边很多城市都在实施或准备填海造地,这必然对湾区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地破坏。香港的不菲房价以及珠三角轮番炒作推升而成的畸高房价,外加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日益加重的交通拥堵,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将严重扼制与离散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效应。

4 发展粤港澳湾区经济的相关建议

4.1 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强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沟通内地、连接港澳、辐射海内外的高度发达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通过不断深化合作领域,逐步将粤港澳合作从经贸领域拓展到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在产业合作、文化交流、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合作模式,争取先行先试和不断深化。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对接,让港澳地区开放成熟的市场机制、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发达完善的金融网络、公开透明的竞争体制等先进的体制机制来推动珠三角的国际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让珠三角地区充沛的产业活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强大的配套能力促进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发展,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经济一体、文化交融、制度对接、互利共赢、全民共享的共同家园。

4.2 重塑产业布局,以核心区域带动湾区经济发展,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

湾区经济格局包括核心区域和经济腹地。世界著名湾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其影响力的深度和远度取决于湾区核心区域的高度以及经济腹地的广度。发展湾区经济,不仅要强化提升核心区域功能,还要做好经济腹地支撑。以湾区经济理念重新修订城市发展规划,整合区位资源优势,构建“三湾一带”经济走廊,同时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态空间,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和年轻的移民者,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充分利用港澳在金融、商务、商贸、资讯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务领域的核心优势,开展现代服务业的深化合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立足亚洲、面向国际的总部经济聚集地和高端商务服务中心。

4.3 突出创新驱动,以世界创新中心引领湾区经济发展

创新引领是湾区经济的本质特征,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理念,充分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强大湾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全面提升湾区自主创新整体效能,构建一流湾区自主创新生态体系,将高端技术研发产业打造成为最具优势的湾区经济产业形态。粤港澳地区拥有众多亚洲一流学府、国家级实验室和企业实验室,高端人才聚集,创新资源丰富。同时,粤港澳地区也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商贸中心、航运物流中心和制造业中心,拥有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和创新链。未来可围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重点进行产业科技创新,统筹区域创新资源,联合开展相关产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4.4 建立开放格局,以国际标准引导湾区经济发展

湾区是最具现代化国际化特征的城市形态,可充分利用湾区概念引领粤港澳地区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整个湾区的建设发展水平。继续推进对外开放战略,丰富国际友城建设内涵,强化与世界著名湾区城市合作,探索成立湾区城市联盟,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湾区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湾区开放层级相对较高,是较大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尽管我国湾区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一流湾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劣势,但已经具备了发展湾区经济的基本条件。依托共享湾区这个核心來发展湾区经济,形成湾区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4.5 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和战略枢纽

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背靠内陆、连接港澳、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用好用足华侨、英语和葡语三大文化纽带,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在经贸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和重要枢纽。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以粤港澳合作为动力,立足于泛珠三角的广阔区域,同时,借鉴世界著名湾区的建设发展经验,推动粤港澳一流湾区经济发展,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将有利于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为“一带一路”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5 结语

湾区发展与规划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区域规划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系统前瞻性的思路以协调多层次的发展目标,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过程。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湾区经济的新高地,仍然需要不断探索、推进湾区发展模式的转变。我们需要深刻地认识到,湾区崛起的背后,是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整个社会生活的优化,是城市结构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艳霞.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与启示[J].城市观察, 2014(3).

[2] 雷佳.湾区经济的分析与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2).

[3] 许勤.加快发展湾区经济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J].人民论坛,2015(6).

[4] 吴思康.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J].人民论坛,2015(6).

[5] 申勇,马忠新.构筑湾区经济引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度的实证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7(1).

[6] 张锐.世界湾区经济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 2017(5).

[7] 单菁菁.粤 港澳大湾区:中国经济新引擎[J].环境经济,2017(7).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