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牛国蓊,张建军
摘 要:医学研究生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必然会受到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和哲学思维特性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可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可以增强医学研究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培养医学研究生按辩证逻辑方式进行思考的能力。医学研究生应该学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应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科研和临床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唯物辩证;哲学;医学;研究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1-0027-03
Abstract: Medical postgraduates will be guided by the philosophical worldview and will be affected by philosophical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when they do some scientific study and research. Philosophy of dialectic materialism will help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bstraction, generalization and it enhances the deductive ability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and also trains medical postgraduates to think according to dialectical logic. Medical postgraduates should learn and apply the philosophy of dialectic materialism which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both research and clinical work.
Keyword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philosophy; medicine;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层次。长期以来,医学教育采用的是以传授医学知识和经验为主的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及思维培养的瓶颈问题。哲学思想指导人们正确的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正如恩格斯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医学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中,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具有根基作用。
一、医学研究生创新精神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教学方式问题分析
我国现有的医学基础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记忆,而缺乏应用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知识的记忆是学习当中必经的过程,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并不重视对学生探索精神的激发。从小学到大学的单次考试定成败的升学模式,导致了填鸭式教育以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加上多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制度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现有的选拔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之一是一考定成败。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为指定考查学生的主干课程,部分学生为读研读博,死背书本,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常常照本宣科,教条行事,没有灵活多变的思维,也缺乏质疑权威的勇气。而复试环节中导师又很难全面考察到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研究生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表现为医学知识多而运用少,学分高而能力弱。以临床技能为例,对于许多研究生在操作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师长们是这么做的所以就跟着学,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从来没有思考过,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缺乏灵活性,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便无法变通,对于改进与科研就更是无从提起。长此已久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和勇气。
课程教学的质量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虽然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仪器,但医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仍以灌输式授课占主导地位,过分关注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研发精神,使得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甚至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不敢与别人交流,这些都不利于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术交流。同时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课程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前沿性,普遍存在教学课件更新率低的现象。这样的教学内容不能向学生传输本学科最前沿的学术观点和进展,直接导致医学研究生知识体系的陈旧落后。
(二)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主要由导师负责指导培养医学研究生,导师在其特定的专业医学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背景下,制定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并督导医学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这种模式侧重于研究方向性的把握和研究方法技巧的训练,往往忽略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种模式对导师的要求较高,要求导师对本学科发展具有高度的统领观,对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和热点、焦点具有敏锐的预见性,并能拟定成熟的研究计划;重要的是,要求导师自身要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看待学术的视角与众不同,有独到的见解,并能鼓励激发学生研究科学问题的创新精神,使导师成为培养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能源库。遗憾的是,目前教学体制下还缺乏真正符合上述要求的导师。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造就了现代科学界
(一)近代科学家的成功深受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影响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不单单是哲学史上的一次大跃进,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的掀起了一场风暴。作为近代有机化学奠基人之一的德国化学家卡尔·肖莱马(1834-1892)在学习和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后将其运用在了有机化学的研究中。在对前人的研究分析中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终发表了《论二甲基和氫化乙基的同一性》的著名论文,从而圆满的了解了近代有机化学中的化学结构学说的创立过程。在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中,日本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1911-1970)在对自然科学研究工作中自觉的融入了唯物辩证法来进行指导。于1942年创立了二介子论并在1955年提出了基本粒子复合模型从而打破了“基本粒子”不可分的僵尸自然观,对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
(二)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唯物辩证法
以往医学的发展主要通过解剖的手段达到对人体机能的了解,是一种经验积累的阶段。然而解剖分析学习方法带来的形而上学的发展模式使得医学的发展习惯性的养成了独立看待事物,认为疾病就是局部病变的结果的错误发展模式。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魏尔肖就错误的认为疾病是由于机体细胞的局部变化引起的。直到唯物辩证法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识冲破了形而上学的罗网后才逐步认识到人体并非各自孤立的细胞的总和,而是有着严格的分工,相互之间亦存在紧密联系的总和。[3]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创新精神的激发
(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实践探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内在包含着创造的品质。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创造活动是人之为人而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4]。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人类不仅为自己提供物质与精神的产品,优化和改善人化世界;同时又不断呈现出人的新质,人的本质得以更加丰富、完善和全面[5]。医学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才能对创造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会激发出他们内心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在临床中和基础科研工作中自觉地形成创新意识;才能在创新活动中立足于实践,取得符合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发明、新发现。
(二)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革命性,即批判性。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可以说,勇于质疑,敢于反思,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进行批判,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世界观的精神实质。这种质疑和批判,指导人们对一切事物和现象进行批判性的考察,改造旧事物,创造新事物[7]。医学领域,理论知识指导着临床实践,而遗憾的是目前认为正确的理论却往往大部分都是错误,因此需要我们去大胆的批判性考察。医学研究中却往往存在对专家观点的盲目崇拜,对缺乏客观依据的传统观点和理论墨守成规。对于进行医学科研工作的硕士和博士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引导下敢于质疑权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化
(一)辩证思维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对现存事物不要盲从,要勇于质疑,敢于反思,善于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激发思维中的求异性,培植出人们的超越精神和创新意识。医学研究中集合了众多不同的思维形式,如发散性和集中性思维、联结与反联结思维等等,其本质都是辩证思维在医学研究活动中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因而,医学研究中只有从辩证思维角度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创新思维的实质,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创新思维。医学研究中,如果我们缺乏辩证思维,就容易一成不变地去看待事物,对传统观点和理论墨守成规,对专家观点的盲目崇拜,或对自己的观念固步自封,无法超越自我,不能树立求新、求变、求异的精神,严重阻碍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二)运用事物的联系启发创新思维
敏锐的洞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洞察是感官和思维活动相互渗透作用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人对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思考,不同于观察。观察只停留在对事物的一般察看上,而洞察却是在对现有事物观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人脑的想象、直觉、联想、灵感等思维活动,联系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并同其他事物进行关联和比较,从中把握事物个性和共性及其辩证关系,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从而达到对现有事物的突破性认识,实现创新的目的[8]。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或明或暗的联系,不会有任何特殊的存在,因而要求人们看待一切事物都要有联系的觀点,并通过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去把握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共同点。在医学研究中,只有自觉地确立起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观,才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各种医学科学问题。现今的医学界便是最好的证明,在唯物辩证观的指导下也已脱离了局限于生物研究范畴,力学、工程学、物理学、机械学等等早已通过与医学研究相结合诞生出新的研究方向。X射线最初被物理学家发现能够透射人体,便被用于临床指导疾病诊断,后为医学界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贡献。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人格素质的土壤
个人的创新能力犹如播种在土地里的种子,是否能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需要阳光和雨露滋养。良好的人格素质就是创新种子生长的那一米阳光。创新行为是主体有目的性的控制活动,受到主体个性品质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成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不断克服不良的个性品质,强化优良的个性品质,形成创新人格[9]。创新人格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各种优良的人格和心理素质[10]。创新活动中,只有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树立起为人类进步的崇高理想和为社会尽职、尽责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胸怀为了社会的繁荣和人类的幸福而去追求、去探索、去创造的理想,才能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起健康的创新人格。
总之,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模式是提高医学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是培养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倡导创新人格塑造是激发医学研究生创新精神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2.
[2]哲理.科学家与唯物辩证法[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58,01:42-43.
[3]谭得俅.现代医学需要唯物辩证法做指导[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1:46-5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5]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1978.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1.
[7]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60.
[8]李德顺,李惠斌,薛晓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5(5).
[9]俞锋.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格[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004):81-83.
[10]纪宝成.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J].求是,2006,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