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达 王文君
摘 要:信贷风险是银行业包括整个金融业最重要的风险形式,本文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以及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找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a)-034-02
目前中国在银行方面主要推行的机制是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它最为核心的部分在风险管理上面也逐渐得到重视,并大力推广。所以,怎样才能将企业文化建立的更加合格,或者是更加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以及相关体系,使其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变成了我国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的关键。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 信贷风险的定义
风险指的是当损失产生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其中主要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是损失,另一个是不确定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或者是在一些程度当中都会存在损失,而这种损失就会变成一种风险所在。当然有损失就会有盈利,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损失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恐惧以及失败,盈利则给人们带来的是希望以及成功。因此,这里对风险的解释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的承擔者,主要是指产生与经济活动相关联的实体,比如居民、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和它的收益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当风险越高时,所要承担的经济损失就会越大,但是它也会得到一些超出利润之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三是商业银行风险能够和其他经营过程当中的其他复杂因素进行相互作用,让经济体系逐渐养成自我调节以及平衡的机制。
信贷风险指的是借款人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本息而导致的商业银行收益变动的可能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在21世纪初公布的《新资本协议草案修改文件》中,对信贷风险的规定是银行借款者没有按照之前约定好的内容进行偿还,从而导致责任分配时的不确定性。在本文当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则是指,因为市场变动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当发生信贷风险时,商业银行会将信贷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风险,另一种是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风险指的是因为市场因子变动的原因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这里说的市场因子通常指的是利率以及汇率;商业银行信贷信用风险则指的是在交易中,因为对方先违约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商业银行在经营时就将面临信贷的信用风险。
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最基本的一项业务,同时它能够使两权分离,并以按期偿还本质特征的特殊价值运动,贷款风险指的是在清偿资金安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它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企业因为多种原因而无法偿还账务为主,最终银行不能将贷款全部收回,导致坏账等现象出现。而通常所说的贷款风险管理则指的是银行利用系统或者是相关规定而对信贷管理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处理,从而避免或者是减少风险的发生,降低信贷风险所导致的影响的行为。信贷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流动性,二是安全性,三是盈利性。从根本的角度来说,安全是商业银行运行的关键。所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在管理上就要重点关注,这也是商业银行之间最为核心的竞争能力。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2.1 信贷意识淡薄
虽然目前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逐渐在改变,市场化改革显著,可是在一些较为传统的国有银行经营理念当中仍受到限制,很多商业银行经过改革之后,并没有带来任何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其工作人员在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变。对于大部分商业银行从业者来说,对整体的市场经济理念还不是很了解,同时也无法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理念,也不能完全根据相关规定完成工作,因此,导致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出现较多违规案例,从而使银行坏账的可能性提高。比方说,一些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发放时不在意对方的资信情况,而是通过交情来作出判断,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资信不符合的人或者企业也同样能够得到贷款,从而让整个社会在缺少资信的背景之下使之得到贷款,最终,风险也逐渐增多。
2.2 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
信贷风险是不能够直观展示出来的,它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利用一些指标体系设置来体现。但是,现在大多数商业银行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从而一味的追求业绩,对信贷风险管理较为松懈。比如,在我国一部分的商业银行当中,存贷的比例几乎达到了75%,但是对于一些不良贷款来说,在拨备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现在我国在信贷风险预警的管理体制当中尚不完善,同时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机制,大部分的信贷业务数据信息是通过累计得出的,同时,在进行数据上报时,可能会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就会给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产生很多问题,不利于完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2.3 信贷人员流动频繁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不断增大,导致商业银行员工流动较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一些信贷人员逐渐从国有商业银行流入到其他的股份制银行当中,甚至是其他的外资银行当中,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会利用这个趋势对信贷人员提供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报酬,让更多素质较高的信贷人员进入到外资银行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就加大了信贷人员的流动性,而国内很多商业银行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制度上形同虚设,因为信贷人员的流动性加大,造成一些客户也随之流失,另外,信贷人员流动性高还会对目前一些客户的资信情况带来影响,使今后的相关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
2.4 管理手段以及方法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方面还不完善,整体的管理方法也相对简单,而风险的敏感度较低。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依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相关的财务指标以及定性指标,然后让专家进行评判,或者是利用其他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判断,另外,在让评级人员按照规定好的评分表进行逐一打分,最后,在通过总分决定对方的信用级别。表面上看这种方法好像比较简单,整体操作性较强,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种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并有着一定的不足。
3 我国信贷风险控制方法及策略
根据上面提出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则需要作出相关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立信贷風险预警体系
首先,应定期对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级。其次,应对客户进行充分了解,比如客户从事的行业、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实际经营的能力等,在经过了解后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从而预防并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另外,还要对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与价格等进行预测,建立相关体系并从中找到依据,并对其进行长期监控。最后,应建立相关信贷退出机制,避免信贷市场风险的出现。
3.2 严格期限信贷管理
应增加对信贷风险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客户授信制度,从全面科学的角度分析客户对于资金的整体需求,从而培养出新的信贷文化,以及为客户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还款期限。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企业文化非常重要,因此在制定合理的订货期限之后,还要对客户进行还款监督,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还款。防止信贷资金被挤占同样是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拥有属于自己更加严格的期限管理方法,制定自己的企业文化。
3.3 加强贷后管理
在银行发放贷款时,银行内的所有人员应统一理念以及价值判断,当银行进行贷款后要自觉定期对借款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并对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进行定期监督,同时将信用目标伦理道德始终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提高自身工作要求,更加自觉的对借款人完成审核、监督等工作,通过自己的服务提高商业银行整体效益。利用风险模型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能够随时了解借款人的信用信息,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降低。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贷文化是了解风险状况非常关键的信息,它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信息,使商业银行更加及时的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银行的企业文化要深入每一个信贷员工的心中,加强对贷后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降低操作风险以及道德风险。
3.4 信贷资产管理自动化
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来说,利用更加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帮助银行信贷业务进行前期的调查、复查符合、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业务分析以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并设置更加全面而标准的操作程序以及过程,把信贷的相关政策制度运行到整个计算机系统当中。一旦出现违章操作,系统就会自动拒绝,从而更好的防止了更多的人为因素。与此同时,信息化管理还能够减少信贷审批服务中存在的差异,从而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信贷资产管理自动化更加方便信贷服务,降低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宏.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6(01).
[2] 鲍建青.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5(10).
[3] 王宗军,邓子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经济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