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断完善机械加工工艺,能够有效提升机械加工的效率,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对促进机械加工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探讨,并提出相应机械加工工艺的改进措施,将机械加工工艺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机械加工工艺整体水平。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冷却液;补偿法;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机械加工行业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由于机械加工产品对加工的技术和精度具有不同程度的要求,需要机械加工企业依据产品的实际需求,合理控制加工的精度。因此,不断完善机械加工工艺,对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机械加工工艺的定位存在误差,主要表现在定位基准不重合和定位副加工不准确,原因是定位基准的参考的选用不合理和夹具的定位出现间隙,引起机械零件变动导致的。其次,机床制造精度不高。机床导轨的精度会对机床各主要零件的位置关系产生影响,由于导轨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磨损,导致传动链在运转中出现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对机床的制造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零件的精度。第三,生产机械零件用的夹具,由于长时间的磨损,难免會对加工的形状和尺寸形成一定影响,导致机械产品的精度不高。最后,加工零件的等级强度较低和材质不均匀,在机床和加工器具的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影响机械加工的精度。
二、机械加工工艺的改进措施
(一)不断完善机械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
完善机械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是提升机械产品加工精度的重要举措。为了降低加工误差的发生概率,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例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受温度和相关力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轴车会产生变形,为此,应采用轴车对切的方式,并将对切的角度设置为走刀的反方向,从而充分利用弹簧的特性达到防止轴车发生变形的目的。如果所加工的机械零件的材质较为单薄,则可以在零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实现平整板和环氧酯的有机结合,并用吸盘将所加工的机械零件磨平,通过以上工艺,不仅能够提升机械零件的强度等级,还能够有效降低轴车对机械零件的磨削,能够有效提升机械零件的精度。
(二)运用填补法和补偿法提升加工零件的精度
在加工机械零件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导致机械零件存在误差,但是,机械加工企业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误差。例如,某企业运用了填补法降低零件加工的误差,依据零件出现误差的初始原因,通过在零件上添加相同材质和强度等级材料的方法,实现了提升零件加工精度的目标。同时,对于数控车床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误差,采用了填补法,将机床和丝杆的螺旋距离适当降低,运用正应力实现对机床误差的不畅。此外,该企业还引进了压力器,通过定期产生压力的方式,实现对数控车床误差的补偿,减少机械零件因受热产生的变形,确保了机床和丝杆的螺旋距离处于稳定状态,提升了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
(三)采用误差分组法
现阶段,我国的机械加工工艺已经日趋完善,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但在对机械半成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定位误差等原因使得下一个工序的产品精度有所降低,不利于机械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而单独对某一工序进行改进又困难重重,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进程。采用误差分组法,将生产的毛坯和半成品依据误差分组法的相关标准进行分组,然后对这些存在误差的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适当调整加工刀具和工件的位置来减少误差,使公差范围恢复到要求的范围,从而保证了加工零件尺寸的精度和质量,从整体上实现了机械加工的有效控制。
(四)合理运用冷却液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主要采用冷却液实现防止零件因温度过高导致变形的目的。通过在零件上适当添加冷却液,降低零件的局部温度,进而降低工件变形的几率。例如,某机械加工企业通过冷却液的方法,使得生产道具能够迅速损失热量,减少了因切割行为产生的热量,防止了道具变形。实际上,对机械加工机床的热量控制方法有很多,如从热源角度和散热角度对机床的热量进行控制。其中,从热源角度控制机床的热量可以从热源与机床的关系着手,通过为机床添加润滑剂减少热量产生。从散热角度控制机床热量可以通过添加冷却液的安装散热设施,达到为机床散热的目的,从而减少加工零部件因机床温度过高导致变形现象发生的概率。
三、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在完善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轴车对切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机械加工的精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填补法和补偿法,能够实现对工件的有效控制。此外,采用误差分组法,合理利用冷却液,有利于减少因机床温度过高导致的零件变形,能够有效提升机械加工的水平。因此,在完善机械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上述方法。
参考文献:
[1]孟祥辉.机械加工工艺产生误差的不良影响及处理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15):110111.
[2]郭春芬,魏军英.基于本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表示研究[J].煤炭技术,2011,30(7):35.
[3]纪树东.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本体及检索方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3):198.
[4]何红伟.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4).
作者简介:王祯明(1982),男,满族,北京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