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宾虹女弟子、傅雷表姐顾飞的画展中 看黄宾虹影响

2017-05-30 15:37:50仲和
公关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黄宾虹傅雷笔墨

仲和

世人尽知国画大师黄宾虹认傅雷为知己,其实这最初缘于黄宾虹的女弟子——也是傅雷的表姐顾飞。鲜为人知的是,1944年的“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正是由顾飞与裘柱常、傅雷等共同署名发起。11月4日,“燦然古色,渊乎其声——顾飞百十诞辰画展”在上海文史研究馆举行。

展览展出顾飞从年轻时到近百岁的数十幅画作与文献资料,顾飞家人、生前好友及学生等百余人参观并座谈。从不同角度畅谈顾飞的艺术生平经历及“虹庐艺术”在当下的意义。“顾飞生前从未炒作过自己,她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一位安静、纯粹的画家,这样的画家对当下艺术界有着诸多镜鉴意义。”一位学者说。知名画家了庐与萧海春则认为,顾飞先生画作中文气足,讲究渊源与传承,她为人坦荡而低调,她的人格与画作,对当下的艺术界有很多启发,“从顾飞先生的山水笔墨中是可以清晰看到黄宾虹先生的巨大影响,这对从另一角度理解黄宾虹很重要。”

顾飞(1907-2008),上海南汇人,是明末上海望族顾氏家族的后人。顾飞画学黄宾虹,诗学钱名山,她也是1934年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发起人之一,1944年,与裘柱常、傅雷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其作品曾入选柏林艺展,诗、书、画三者俱佳,广受赞誉。在上海中国画院筹备时,被吴湖帆提名为甲字画家。后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晚年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黃宾虹与傅雷的缘份,正是缘自傅雷在顾飞家中见到黄宾虹的画作后求画而结识。对于拜黄宾虹为师,顾飞的一篇回忆录中记有:“1928年春天,我在福煦路汾阳坊的一户人家做家庭教师,前弄堂就是神州国光社,当时担任总编辑的黄宾虹先生就住在那里,汾阳坊弄堂之间相隔只有几步宽,前后人家不但可以看得见,甚至隔弄可以对话,我每天教书之余读书、画画。并把画好的画张挂在房间里,大概是对面黄家发现对面的女孩是个画画的,有一天黄老师的侄女映芬隔窗打招呼,说伯父是个画家,家里有很多藏画,可以来看看。我听了很高兴,当下就跑过去了。黄老师和师母正好在,他们给我看了他的作品和家藏的古画,并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以前跟谁学,学了几年,哪样的好,好在哪里,我都一一相告。他们大概是看我很诚实又勤奋,就答应可以来学画。此后,由二哥伦布陪着向黄老师行了拜师礼,就算成了黄家入门弟子。”

1944年,顾飞与裘柱常、傅雷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

受家学渊源与两位恩师的影响,顾飞一生淡薄名利,在黄宾虹与钱名山两位恩师过世之后,除了工作相夫教子,坚韧承受社会的变化,后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任教。顾飞女儿,著名翻译家裘因说:“妈妈退休后‘文革爆发,她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岁前独自修炼状态,成为没有光环的艺术家。”顾飞毕生坚守着一份在传承中“推陈出新”的内相追求;延续着近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寄托。

许是“士人精神”的教育与习惯使然,晚年的顾飞依然坚持每天“日课”,作永无止境的追求,直到九十八岁依然创作山水,后以一百零二岁高龄过世。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表示,艺术大师的造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本应成为顾飞老师艺术炉火纯青的年代,却让她内心备受煎熬……温故知新,如何总结上海的文化艺术历史的今年教训,去实现上海文化繁荣美景的再现,是一个课题。”主持展览开幕的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认为,顾飞先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她的画作重内美,重人格,重传承,这对当下有着诸多意义。

此次展览展示了顾飞从年轻时一直到近百岁的书画作品,早年笔墨清疏淡润,拟倪瓒山水中,有多幅由钱名山题跋,极力赞美。晚年则笔墨苍莽,得黄宾虹真传。让人惊讶的是,顾飞九十多岁所绘工笔人物《飞天》等画作,笔墨设色均精细之极,这在画家中大概是十分少见的。

顾飞先生的弟子、知名画家萧海春回忆了他在工艺美术学校问学顾飞的经历,“当时是教人物画,为人坦荡,有正气,她当时要求我们必须多读古代画论。”萧海春表示,也正是从恩师顾飞处,他看到了不少黄宾虹的原作,也开始真正理解黄宾虹,并于其后追寻中国笔墨的传统。

知名文人画家了庐虽然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展览,但他表示,顾飞先生是真正的士人画家,从顾飞先生的人格与画中,对当下的艺术界有很多启发,“从顾飞先生的山水笔墨中是可以清晰看到黄宾虹先生的巨大影响,这对从另一角度理解黄宾虹很重要。”

作家王小鹰回忆了她与晚年顾飞的交往,并表示顾飞的画室并不大,甚至有些局促,“画室虽然局促,但心中却是有千山万水。”

黄宾虹的致顾飞裘柱常夫妇信极多,其中有不少是重要画论,为顾飞画作题跋也较多,此次展出的一幅山水,得黄宾虹真传,上有黄宾虹二百多字的题跋,极力称赞:“观其落纸风雨急,笔所未到气已吞。画有气方有韵,气由力生。言地质学者,太阳有求心力与离心力,此即书法家拔镫法,画者得之,以求虚实兼到之方,而实处如山岳江河。无轻松之意,笔乃沉着,沉着后之轻松,犹扛鼎者举重若轻也。此东坡风雨疾之言也。否则如狂飙吹落叶,安得有气?练气之法,必求练笔始。有清一代,画之有笔者无几,亦由文人以为写意之事,不下苦力,其不如明贤多矣。明季大家,媲美元人,不为虚誉,女子画中两道坤,可钦也。”

黄宾虹在致顾飞的信中有:“默飞女棣大鉴:顷诵手书,并大作画册阅悉,虚怀毅力,讨论六法,以求精进,欣喜无量。近来我国画家虽多,而研究实理,远逊他邦,以自满自足,轻心掉之,因乏进步。且见外邦作风之盛,辄思尽变我国旧有之法,而用夷变夏;拘守陈迹者,只知娄东王烟客、圆照、麓台,虞山石谷为正宗,又不能明其古来所传授之正法何在,无怪为人所轻视,实未能确见娄东、虞山精品真迹,又不能追娄东、虞山所师之古人,其坠落不亦宜乎。鄙人生平笃嗜画法,于古人名迹无不观,力所能致则取之,其不能致者,必临摹一过,学其笔墨章法,不取貌似,繁者或用简,简者或以繁,取其法备气至而已。董北苑,南宗之嫡祖,巨然师之,元四家及文、沈、唐、董、四王、吴、恽,无不师之,而面貌不同。重其精神,不为优孟,是为上品。拙笔山水于古人无一似者,然处处具从古人法中极意揣摩,勤力练习,数十年来无一日之间断。自比于习戏曲者,不先从手口下苦功,而仅仅于衣冠形式得其外观,求为名角难矣。女棣深造画理,请先究笔法,附《笔法图》并拙画,可细按之,要使无一弱笔,欧人谓之弱点,无一笔非法,则我国国画虽万古常新也。顺询近好。宾虹手奏。 ”

猜你喜欢
黄宾虹傅雷笔墨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傅雷的称赞
做人与处世(2022年6期)2022-05-26 10:26:35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艺术品鉴(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36
笔墨童年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16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笔墨厨神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大众文艺(2017年2期)2017-03-13 13:50:42
笔墨厨神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从《傅雷家书》看傅雷音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