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莲 曹浩
摘 要:针对高校学生频发的安全问题,提出“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教学。利用体验式教学法“做中学和先行后知”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情境、模拟演练(协作学习)、分享体验、信息传输、效果评价、激励和反馈的方式对传统教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防患技能,减少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3-0052-03
引言
“教育精准扶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全面放开二孩、提供教育供给侧改革”[1]5个议题是2016年两会关于教育的关键词。同时,如何抑制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教育部现在最大的压力是“学生的安全问题”。2008年上海商学院宿舍失火女生跳楼案,2013年复旦学生投毒案,2015年汽车“漂移”致残案,2016年北大天才学生弑母案、川师大分尸血案,以及接连不断发生的女生失联、打架斗殴、交通意外、盗窃等负性事件在社会里引起极坏的影响,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高校亟需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学水平。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技能成为高校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被边缘化现象严重
虽然高校各级领导及学生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安全管理,不断强调学生安全大于天、安全无小事,并不断出台安全管理办法条例,制定学生安全责任包保制,举办学生安全宣传月活动,多举措、全方位对大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管理。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仍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学校对授课教师的能力标准要求、职称评聘和课程教学工作量核算上。1.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老师“三低”现象普遍:学历低、职称低、门槛低。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学科专业在国内尚属空白,也无权威、专业培训机构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授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不少老师上课时存在赶鸭子上架,照本宣科、以会代课现象。2.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被严重边缘化。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学校在制定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时,大学生安全教育被列为一般公共课程教学计划,核定学生自然班人数为120~150,相比较其他公共理论课程60~90人为1个自然班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而言,显然被边缘化。同时,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上是其他课程排好后才能排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安全教育课程多被挤兑在晚上或者周末,而且安全教育课经常被学校(院)学生主题活动,班会等挤占、挪用。陈贵兵在关于《完善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成效》论文中,对17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三进”情况进行调查摸排,结果发现“实现安全教育课‘进课堂的不到60%,‘进教材的不到40%,‘进学分的只有10%左右”。[2]P64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性质定位不准
很多高校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性质定位于公共必修课或考查课,片面强调课程纯理论性,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属于通识教育,是教师理论输入到学生内化输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安全教育课被粗放式地安置在课堂内,影响了授课教师对课程性质的判断和把握,限制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思维方式,弱化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课程定位的缺失或不合理,不仅影响师生对‘安全教育观念的认同,更导致师资、课程设置、经费保障等一系列问题”[3]P73的连锁反应。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教师们没有相对稳定的教研室、实验室;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没有充足的安全教育研究经费;没有稳固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科研团队。“鲜有高校能够将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常规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导致不少好的安全教育活动无法开展,或不能满足年轻大学生的需求。”[4]P149不少好的安全教育研究课题无人问津,教学教研成果难以实现。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脱节现象严重
为数不少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片面认为校园安全是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安全教育课的授课教师无涉。一方面保卫处、学生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形式,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如宿舍安全大检查、校园安全宣传月、安全知识报告会、心理健康宣传月、地震逃生演练……收集和整理学生思想动态信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系列学生安全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强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安全教育课的老师们也兢兢业业地备课、授课,培养学生科学的安全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安全技能,完成额定教学任务。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没有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机制,授课教师与学生管理部门各自为阵,导致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结合不紧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脱节,知识内化与技能操作不统一的“两张皮”现象。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特征
体验式教学法是当前高校教育模式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倡导先行后知的教学理念,它强调知行合一,最早源自德国的科翰(Kurt Hahn)在威尔士建立的户外学校(Outward Bound),主要通过野外训练让参加者提升生存和人际能力,改善人格和心理素质,因此也有人狭义的理解为素质拓展训练。20世纪90年代,体验式教学法迅速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随之传入中国,并成为高校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被广大师生接受,同时受到很多專业培训机构和公司的青睐。体验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实际的或仿真的学习情境和机会,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亲历整个活动过程,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励评价作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并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一种教学形式。”[5]P49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互动性、分享性、开放性、多样性、主体性、主动性、探究性等多种特征。
(二)体验式教学法种类
根据体验式教学法的特性和不同课程的课程性质,学者们又把体验式教学法分为不同的种类,在德育教学中,赵晓晖认为体验式教学法主要包含模拟现场法、户外拓展训练法、体验交流法和社会实践法;在生命教育中,蔡亚平认为体验式教学法主要包含社会实践体验、角色模拟实践体验、岗位实践体验和多媒体情景创设实践体验;在《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中,李金华、叶磊把体验式教学归纳为“商业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练习、T组合、蓝内游戏、参与委员会、论坛、座谈会、研讨会等正在广泛应用于行业和学术中。”[6]P144根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性质,作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法主要有案例视频分析法、情境体验法、拓展训练法、模拟演练法和体验交流法。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安全教育课中的操作程序
体验式教学法是个先行后知的过程,它强调做中学,是教育者通过创设教育情景,指导学习者进行实践和反思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强调在做(体验)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更关注对体验过程的总结和反思,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智力、情绪、价值观及性格特征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根据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特征,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性质,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中应包含以下几个程序,课前准备、确定主题、创设情境、模拟演练(协作学习)、分享体验、信息传输、效果评价、激励和反馈。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作者以《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五章校园火灾的防范与应对为例,设计课堂教学。1.课前准备:2014年某高校某栋男生公寓楼因随手把烟蒂扔在阳台垃圾堆里引发火灾,导致空调主机被烧毁和2008年上海商学院火灾,四名花季女生跳楼殒命的案例视频。2.确定主题:(1)学生公寓楼发生火灾的类型及预防措施;(2)请同学们谈一谈逃生与自救的方法。3.创设情境:给同学们播放火灾发生视频。4.模拟演练:(1)准备3—5个MFT25型灭火器,选择空场地一块,让同学们操作演练;(2)选4—6人为一小组,到讲台模拟火灾发生现场,同学们的应急反应和处理方法。5.分享心得:同学们谈各自的心得体会,有的从预防火灾的发生谈,有的从火灾发生时的逃生和自救谈。(1)有同学说发生火灾时心里很慌张,不知所措,导致打不开灭火器;(2)有同学说,以后不在宿舍乱扔烟头,不再使用电饭锅、热得快、酒精炉等违规违禁用品;(3)有同学说,发生火灾时,一定要查看逃生路线,用湿毛巾捂住头部和嘴巴,再裹上湿棉被,切不可跳楼……在学生与老师的信息传输中,所有信息传输给老师,老师再有针对性地对所授课程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完成教学目标。
四、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时尚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心理学、营养学、管理营销、素质拓展训练等学科中。然而在《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众多教法中,体验式教学法还只是一个雏形,且学者们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应用中的研究成果也极为贫乏,到目前为止,作者在知网上可以查到的关于体验式教学法在安全教育课应用中的文献仅郑玉莲、曹浩于201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法改革探究》,论文中明确提出应将体验式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中,开启了学者们对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应用研究的探索之门。那么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中到底有何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法更适合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性质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体制下孕育出的一门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高校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不仅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构建平安校园,促进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就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性质而言,“《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7]P143课程中涉及的消防安全、防火防盗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人际交往安全、交通安全等内容,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单纯依靠传统讲授法、传输式的教学方式,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体验式”教学法以其与生俱来的教学特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体验,交流心得,分享收获,有效改变教师授课内容乏味,授课方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的弊端。转变传统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中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传输教学轻分享教学,重应试教学轻应用教学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乐中获”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更有效地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一课堂是指为了完成教育目标,学校根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课程性质和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形式。方式上偏重于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活动,受时间、空间和主体的限制,因此,第一课堂往往具有较强的计划性、时空性、地域性、目的性和主体性。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由学生管理部门有计划、有主题、有组织的鼓励和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具有安全教育意义的主题实践活动。如防火演练、地震逃生、视频观摩、安全知识竞赛,侧重于学习者实践、体验和互动,因而具有开放性、主题性、主动性、实践性、自愿性、自觉性的特征。由此可见,第一课堂注重智力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第二课堂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是实践技能的运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而如何有效地衔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却是传统教育模式下一直未攻克的难题。体验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创设实际的或仿真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內容转化为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整个安全教育活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精神,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引导、激励和评价作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固化理论,最终完成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增强安全意识、建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发展合理情绪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升华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操作技能,有效地弥合了安全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张皮”现象,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嵌入点。
(三)体验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安全教育课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记忆信息的传输式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杯与壶”的教学关系,是一種被动的、消极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与“一”。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仅限于大脑对智力层面信息的记忆和存储。由于大多数安全教育课老师的“三低”现象,授课方式单一、呆板,学生厌学情绪较浓,加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属一般公共理论课,大班上课,老师也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学生往往乘机把课堂时间花在手机游戏、上网、QQ聊天等娱乐上,学习精力投入少,教学效果差。而体验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一种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作为参与者,教师设计指导语并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参加安全活动体验及安全技能演练,学生通过“体验”内化为自身的内部心理反应,并把体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处理、整理,有效克服学生课堂学习“不作为”现象,是一种积极、主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学”和“多”。也就是说学生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不仅能够掌握智力层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发展合理情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矫正过激行为方式,掌握安全技能。研究表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中仅吸收10~13%的内容,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但‘做中学的体验式教学能带给人真实的体验,激发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记忆率达80%,具有明显的学习效果。”[8]P79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法是建立在学生独立人格基础上,突出学生个性,尊重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心中的智慧种子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对传统大学生安全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突破与创新,纠正了传统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效果欠佳的弊端。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用实践活动巩固理论知识。真正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修正自我,在思索中追求卓越,在实践中精进技艺,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2016两会聚焦教育热点话题[EB/OL].http://gaokao.xdf.cn/201603/10433032.html,2016-03-11,新东方网.
[2]陈贵兵.完善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成效[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64-65.
[3]李丹,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2-73.
[4]周水平,万江红,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8-150.
[5]耿一波.实施体验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3(11):49-51.
[6]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7]郑玉莲,曹浩.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法改革探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4):142-145.
[8]温岚.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体验式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