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贯通制国际金融专业的建设研究

2017-05-30 14:20:23边海宁贾敏王世华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电子科技培养目标

边海宁 贾敏 王世华

摘 要: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2+3+2”项目实验校,贯通制国际金融专业是该项目的建设项目之一。本文探索了贯通制国际金融专业的建设背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关键词:“2+3+2”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022-02

1 “2+3+2”项目简介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适应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管理现代化发展需要,构建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增进教育公平,全球高水平培养国际化职业人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

该项目的总的培养目标:围绕首都“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北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论和核心技能,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为北京市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基础实、技能强、视野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国际金融专业我校“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改革项目的一个专业。

贯通制国际金融专业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2+3+2”内培项目。“2+3+2”项目,即第一个“2”是指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3”是指3年的职业教育阶段、第二个“2”是指2年的本科教育。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2+3+2”项目实验改革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北京第35中学,对接北京工商大学,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中教育、技术教育和本科教育“融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分段培养、相互衔接、阶梯递进,使学生接受优质高水平的系统培养。

2 专业建设背景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原有金融保险专业,该专业是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知识扎实,技能突出,在全国银行综合业务技能大赛、精英挑战杯“金融操盘手”大赛、投资理财规划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学生毕业后可到北京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河证券、中国平安等大型金融企业就业。

但是随着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金融业加速发展,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早已打破传统的业务地域界限,逐步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之中,金融业务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业务广度不断加大、业务深度不断加强,国内金融专业必须适应这一潮流,顺应业务的发展特点,所以金融机构必然会加大对国际业务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发展大计下,激发金融潜在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使得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缺口极大。

但是伴随创新型金融工具与产品的不断涌现、变革式营销模式的广泛应用以及汇率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现代金融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运营发生极大改变,基本摒弃了原有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严格分工模式,主要体现为经济金融化、金融互联网化、金融脱媒化,逐步走向业务多元、交叉销售、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的格局。传统的金融专业对专业的设置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学校顺应时代,适应市场,增加了国际金融贯通专业。

3 国际金融专业职业阶段的培养目标

3.1 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依据教育部关于高中教育阶段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独特的课程目标和培养方案。以科学基础、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培养为主线,树立职业理想和目标,夯实文化素质基础,拓展国际文化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和培养职业兴趣,为衔接后两段教育奠定基础。

3.2 职业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术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技能、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为进入本科学习并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际金融专业将根据国际金融国家职业标准,培养学生具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责任感,锻炼学生跨文化沟通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宽厚扎实国际金融理论基础与金融业务操作能力,掌握现代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务技能,具备一定金融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视野、善创新”的现代职业人,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高水准的职业技能、扎实的项目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3.3 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依据金融行业培养目标,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业务应用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现代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金融业务操作及较强的金融管理技能,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国际金融专业面向国内外金融企业,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理论基础与金融业务操作能力,熟悉国内外金融政策法规,熟悉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走势,掌握现代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务技能,具备一定金融管理能力,职业素养过硬,胜任各种类型的金融企业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搭建“夯实基础、能力递进、校企融通、实践创新”的课程体系,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了基础教育、三年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融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充分发挥三个阶段的各自优势,按照学生的成才规律和需要,實施分段培养、相互衔接、阶梯递进贯通教育培养模式,实现一体化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图1所示。

总之,通过贯通制国际金融课程,力求培养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有较高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实现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力争使每一位来学校国际金融专业学习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获得终身学习、回报社会的能力,成为现代金融业各用人单位青睐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R].

[2]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3+2”七年贯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文件[N].人民政协报,2015-7-3.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电子科技培养目标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西安展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房地产导刊(2022年1期)2022-02-28 08:09:44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2S1广州弘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3B广州市码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研究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39:43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