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围绕海南地区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在对海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几种业态结构进行阐述,并提出海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冷链物流 海南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c)-012-03
作为现代物流服务业的一支“新秀”,冷链物流日益成为物流行业的新宠。以保持特定的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发展起来的冷链物流,一方面可以减少生鲜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从而降低流通成本和销售成本,促进冷链商品的流通和周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特殊的供应链系统确保易腐、生鲜商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同时为政府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近几年,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冷链物流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冷链物流系统建设投资大、要求高、技术复杂、组织协调性强等因素的制约,多数自营冷链物流企业较难承受这样巨大的挑战,经营效率不高;而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凭借着自身优势,可全面整合社会资源,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提供更为高效、专业、全程的冷链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助力。
1 海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1.1 内部环境的优势(Strengths)
与自营冷链物流相比,第三方冷链物流具有许多优势。首先是资源整合优势。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能将上下游需求方企业紧密地衔接起来,利用其专业的物流系统网络和冷链物流渠道为相关各方服务。其次是成本优势。需求企业将冷链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不仅可以节约精力和时间在其主营业务的发展上,还可极大减少由于自营冷链带来的固定资产巨额投入,有效提高资本利用率,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最后是服务优势。无论是在冷链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还是提供信息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方面,第三方冷链物流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专业优势。同时通过不断引进和更新冷链技术、应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还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专业一体化的多元供应链服务。
1.2 内部环境的劣势(Weaknesses)
海南地区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尚面临一些瓶颈和不足。第一,冷链技術落后,服务水平低。冷链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集成性特征。目前,由于海南地区的冷链物流发展还相对比较滞后,在制冷技术、蓄冷保温技术、杀菌保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发展的落后直接制约了冷链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二,冷链设施投资大,运作成本高。第三方冷链物流设施包括冷库、冷藏运输设备、冷链加工设备、物流操作设备、存储设备、码头设备等。由于冷链物流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较常规物流的投资花费大、耗时长、见效慢。另外,为保障全程低温控制的要求,其日常运作与维护的成本也较高。第三,行业标准和规范缺失,监管措施跟不上。目前行业内对第三方冷链物流的质量管理要求、操作流程规范、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等都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标准,造成冷链物流执行困难,恶性竞争严重。加上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健全,也限制了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第四,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人才严重匮乏。尽管一些物流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系统和平台,但无法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实时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另外GIS、GPS、RFID 等信息技术尚未在冷链物流中全面普及,信息的采集仍有一定困难。同时具备冷链专业知识和供应链运作经验的冷链管理人才也较为缺乏。
1.3 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冷链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冷冻、冷藏、保鲜等冷链商品的需求也愈发强烈。连锁商超、大型卖场和便利店等商业模式的普及,也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产品新鲜、生产无污染、配送及时、品种多样的冷链商品,为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和鼓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冷链物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支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2010年发改委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冷链物流建设的七大任务;201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现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出台具体政策措施;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发力冷链产业。2015年底海南省政府也在印发的《海南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构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这无疑将助推海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开拓助推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海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的节点地位,使海南与中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愈发紧密,这也触发了社会各界对现代物流业日趋旺盛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对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商品、医药、轻工、化工、电子等有低温物流要求的行业而言,迫切需要与具备完善的一体化物流服务能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合作,以保证完成相关配套物流服务。
四是生鲜电商的异军突起带动第三方冷链配套服务的迅速跟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购物方式正发生深刻剧变,网络购物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几年,生鲜电商企业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据预测,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将从2015年的542亿元上升至近1500亿元人民币。但生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较长,时间跨度长,受环境、温度因素影响较大,对储藏、运输等的要求非常高,这些都亟待冷链物流的相关配套服务的保障与全程监控。
1.4 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就全国来说,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发展经验有待摸索和总结,国外先进的冷链成功作法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从海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本土冷链物流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不仅要面临服务水平的提升和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博弈,还要克服设施设备落后、发展规模小而散、员工素质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信息采集难度大、行业标准不规范等方面的短板问题,此外还要面对来自其他地区和外资企业等的竞争与挑战,可谓危机四伏,举步维艰。
2 第三方冷链物流业态结构分析
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指以合同的方式接受客户企业的业务外包委托,为其提供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并按客户企业要求对冷链物流全程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冷链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客户群体一般为冷冻冷藏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关企业,也有部分的物流企业。
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也不大,一般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海南地区更是寥寥无几。一些在各自领域发展规模较大的有实力的企业则更多是采取自营冷链的方式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如双汇、光明、海南罗牛山冷链等。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一些大型企业的自营冷链物流部门将会纷纷独立出来,承接越来越多除本企业外的社会业务,依靠自身强大的专业实力和行业经验,变身成为各专业领域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根据各企业核心资源的不同,可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分为以下几种业态形式。
2.1 以生产加工业务为依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这类企业的核心业务紧密围绕着其上游的冷链生产企业展开,服务对象主要有:生鲜农产品、冷冻或冷藏类加工食品、奶制品、药品、血液、生物供体、花卉等特殊商品。其主要业务是进行果蔬等初级农产品的检验、分级、分拣加工与预冷处理;在低温状态下对肉禽类、鱼类、蛋类、水产类等进行冷却与冻结处理;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冰淇淋、奶制品以及其他冷链产品的低温加工等。此环节是整个冷链供应链的源头,对后续冷链物流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以仓储业务为依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从事冷链物流活动离不开专业的冷链技术和专门的冷链设备设施,冷库是最基本的冷链仓储设施之一。冷库可以按照库容大小、建造结构、贮存产品等进行分类,我国冷库按照功能和温度大致可分为:保鲜库(-10℃~8℃ )、冷藏库(-20℃~-10℃ )、冻结库(-35℃~-20℃)、气调库(0℃~8℃)和其他分标准冷库(-60℃~10℃)五种,适宜保管和储存不同种类的低温货物。目前我国的仓储类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大多规模小而分布散,结构供给不平衡,業务也较单一。而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美国普菲斯、澳大利亚的太古等依托冷库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化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布局国内。
2.3 以运输及配送业务为依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运输分为中长途(干线运输)、中短途(区域配送)和短距离(城市配送)三种。一般通用的冷链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多式联运等。有别于普通货物的运输,冷链运输工具需加装制冷和温控设备,需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持续稳定的低温状态。因此对承运人和冷链运输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中海、中铁、中外运等是较为合适的第三方承运人;国内的希杰荣庆物流、双汇物流、众荣物流等第三方冷链企业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
城市冷链配送,作为冷链“最后一公里”的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一向是各第三方冷链企业争夺的市场。尤其是生鲜电商的加入和兴起,更使生鲜宅配成为新兴的“蓝海”。冷链城配的特点是短途、小批量,无论是生鲜果蔬、禽肉水产,速冻加工产品、乳制品,还是医药、连锁餐饮、快消品等高附加值冷链产品,均要求在保证全程低温的环境下进行快速、高质、精准的配送,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物流效率要求较高。这方面做的较好的有:顺丰速运、上海领鲜、夏晖物流(上海),以及专注于生鲜电商服务的九曳供应链、码上配等新兴互联网物流企业。
2.4 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为依托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目前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服务功能大多仍停留在冷链运输和仓储上,很少有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全方位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并制定个性化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但在美日欧等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功能以及延伸至提供咨询、信息、管理和金融等诸多创新服务。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可为客户提供物流设计、物流规划、物流顾问、系统实施及物流培训等综合性服务,并具备整体冷链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综合性服务能力,在未来发展中,还应积极拓展如物联网技术、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冷链包装、冷链认证、冷链商贸、冷链宅配等各项创新型业务。这方面发展较快的有上海郑明物流、海航冷链等物流企业。
以上几种业态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相互兼容和渗透的。因企业的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和擅长的专业领域不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以单独或并存发展,每个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都会经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单一业务发展成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只有经历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才能发展得更好,变得更加强大。
3 海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海南地区冷链物流的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而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更是任重而道远。
3.1 构建自身的运营“网络”,追求最大化的“规模经济效益”
由于各类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背景不同,所在行业特点的差异,以及企业经营模式定位的区别,根据企业资产投入规模的大小,可分为重资产型企业和轻资产型企业。
重资产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一般是指拥有仓库、运力等一种或多种有形的冷链物流资产所有权,并依托其资源提供核心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该类企业的冷链资产一般以冷库和运输车辆等固定资产自建或自有形式居多,要想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应做到:(1)不断完善、更新和扩充现有硬件设施和设备。加强对现有冷库等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适当进行升级改造,合理进行规划;冷藏运输设备和车辆要不断更新,增加车型和种类,提高利用率。(2)增强冷链设施设备的多功能和专用性。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定制服务,如订做广告或满足客户专门用途和要求的功能等,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服务黏性。(3)在注重原有业务拓展的同时应倾向于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延伸服务链,如单元化存储和可视化等。(4)合理利用自动化设施,最大限度减少能耗,提高产能利用率。提高生产与管理自动化水平,加强操作标准化建设,提高运作效率,减小失误差错率,以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轻资产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与重资产型正好相反,是指将少量的资金投入在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品牌、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利润回报较高的无形资产上,依靠自身掌握的有效资源为客户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由于对一些关键物流设施不具有所有权,此类企业在物流服务的组织方式与控制方面应该以“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为前提,强调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共享平台和资源,共建“云物流”,以达到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和网络化。
此外,无论是重资产型企业还是轻资产型企业,都应重视自身的几大“网络”建设,即:冷库网络、信息化网络、干线网络、区域和城配网络、宅配网络、客户资源网络等,通过合作和共赢,使自己的业务向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
3.2 重视冷链物流服务的创新,努力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服务的创新包括内容的创新、理念的创新和方式的创新三种。从服务理念和方式上,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要全面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从为客户全面提升价值、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来认识和定位。在服务内容的创新上,应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務延伸,不能只局限于仓储、运输、配送等主要基本功能服务上,而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参照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增值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3 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加强信息系统和平台建设
实现对冷链产品在整个供应链条上的实时状态追踪和监控是整个冷链物流行业不懈努力的目标和追求,这离不开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如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尽管一些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应用了诸如GPS、GIS、RFID、运输及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等,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普及率并不高,应用程度和水平也较低。此外,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还应积极建立适合自身的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并利用现有的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实时共享,同时利用自动识别技术、标识技术、实时数据记录跟踪技术等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3.4 树立品牌形象,在优势领域不断做大做强
由于海南地区的冷链物流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冷链业务发展较为滞后,要想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和壮大的机会,除了不断加强自身的软硬件基础和综合服务实力外,还应加强与同业企业间的合作,在优势互补、“抱团取暖”的同时开拓自己新的市场资源和营销机会。抓住一切机会向本专业领域内的目标客户进行适时的营销推广,不断树立本企业品牌形象。如在大众媒体上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宣传冷链的重要性,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冷链意识;在专业媒体上对潜在的目标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和推送;针对热点事件和盛世活动,适时进行企业品牌形象的公关和推广等,使企业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3.5 加强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对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说,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冷链专业技能人才的严重缺乏将成为制约企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企业应注重冷链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专向培训,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创新和不断探索;二是组织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三是高薪聘请业内知识和经验丰富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冷链物流人才,使之带动本企业发展;四是开展校企联合、校企合作,建立管培生计划等,为企业未来人才梯队建设进行储备。此外,还要做好人员的考评和管理,做到权责清晰,奖惩分明,人尽其才,能为匹配,为员工的培训和晋升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海南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还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内外兼修,提高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为海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同晓文,袁小娟.基于SWOT分析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问题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5(01).
[2] 吴汶书,陈久梅.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3(01).
[3] 毛蕤.第三方冷链物流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
①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冷链物流服务业发展研究”(Hnky2016-53)。
作者简介:王卉(1980-),女,汉族,山东牟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