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其发展对策

2017-05-30 13:58张晓艳王瑞叶希刘燕张立舒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梅州市现状

张晓艳 王瑞 叶希 刘燕 张立舒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及座谈的形式对梅州市蔬菜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对策;梅州市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3-0237-03

Investigation of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Meizhou Vegetable Industry

ZHANG Xiaoyan1,WANG Rui2*,YE Xi1 et al

(1.Meizhou Academy of Agriculutural Sciences, Meizhou,Guangdong 514000; 2. Vega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utural Sciences, 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

AbstractThe status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Meizhou was investigated by consulting data, interviews and talks, the exi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 industry for Meizhou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Vegetable industry;Situation;Countermeasures;Meizhou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太平洋,受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常年平均气温21℃左右,年平均无霜期超过300 d,全年无重大台风、霜冻等破坏性灾害天气。同时梅州市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6.4万hm2,森林覆盖率74.78%,工业污染少,空气清新,水质清洁,土质优良,生态环境优越,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是高端蔬菜生产的最佳基地之一。因此,对梅州市蔬菜产业现状进行调研,找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对梅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梅州市蔬菜产业现状

1.1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加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许多经营主体转向农业发展,梅州市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广东省排名第8位。据资料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6年全市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13%和27%(图1)[1]。

以2016年为例,梅州市全年蔬菜种植面积8.41万hm2(包括复种面积),产量228.63万t,主要集中在兴宁、梅县、五华、大埔等县(区),占全市种植面积的75.3%(表1)。蔬菜产品除了供应梅州市消费外,还远销广州、深圳、香港和海外市场。尽管如此,梅州市蔬菜产业与广东其他地方相比,仍相对落后。目前,梅州市本地生产的蔬菜远远不能满足本地蔬菜市场的需求,大约有80%的蔬菜仍需从广州江南批发市场、惠州江北批发市场或福建等地调入,运输成本的增加导致梅州蔬菜销售价格普遍高于珠三角地区。

1.2蔬菜产业逐渐得到重视

为了充分把握蔬菜产业发展机遇,搭建平台促进发展,2014年初,梅州市农业部门着手开展蔬菜协会的筹建。经过当地农业部门一系列的走访、调研、登记、遴选和编号等,蔬菜协会成立大会于当年6月24日正式召开,第一批共有88个会员加入。蔬菜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促进梅州蔬菜产业发展、加强梅州乃至珠三角“菜篮子”维稳供应、保障市民“舌尖上安全”的大平台正式建立。

1.3蔬菜生产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

为推进梅州农业标准化工作进度,2016年梅州市農业局和财政局投资500万元,计划在当地14家农业企业中首次进行农业标准园建设,其中有2家蔬菜企业被选中,获补助资金60万元[2],为梅州市蔬菜的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财政支撑。

2017年3月梅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小组正式成立,市农业局分别组建了水稻、果树、茶叶、蔬菜4个标准化生产小组。标准化工作的启动对提升梅州市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农业转型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梅州蔬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1.4蔬菜种植种类

统计数据表明,梅州市主要栽培蔬菜类型为叶菜类(包括小白菜、菠菜、结球甘蓝等)。以2016年为例,叶菜类蔬菜梅州年栽种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的36%,并且在全市各县区蔬菜种植面积中均高居前3位(图2)。另外,番茄、茄子、苦瓜、冬瓜等具有一定的占有率,其他各蔬菜种植面积较小。因此,梅州市农民种植蔬菜习惯以叶菜类为主,兼种部分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而种植其他类蔬菜比较少。

1.5蔬菜基地建设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截至2014年,梅州市规模蔬菜基地1 200 hm2共44家,其中取得“三品认证”的29家、33.33 hm2以上蔬菜基地19家[3]。但梅州市蔬菜基地普遍存在设施落后的问题。多数蔬菜基地的排水设施均为简易的排水沟,硬底化的水泥排水渠、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等设施只有少数大型蔬菜基地才有。在6—8月台风和雨水频发的季节,积水难排、河水倒灌的现象发生严重,给农场带来巨大的损失。叶菜类追肥过程中,很多蔬菜基地或农户通常是通过干撒复合肥,或将普通复合肥直接溶水用铁桶喷洒的方法进行追施,往往造成叶面肥害或追肥不均匀。

1.6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条

目前,梅州市蔬菜的产业链条还不完善。产前品种的选择单一,加上受种植习惯的影响或难以抵御新品种的风险,菜农往往倾向于自留种或当地传统品种。单一品种长时间种植引起的抗性弱、病虫害多发等现象导致本地蔬菜在产量、品质、商品性外观等方面与外地蔬菜相比,竞争力差、价格偏低。

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基地技术人员或菜农对蔬菜种植技术掌握不够,小农思想严重,新的种植技术和标准化种植理念接受度不高,在品种选择、农药化肥使用方面盲目性较大。从蔬菜的销售状况看,大多数粗放鲜销,蔬菜质量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无分级包装,品牌意识薄弱。

产后蔬菜加工企业少,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技术和产品没有突破,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有待完善。目前蔬菜出售多为蔬菜的初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仍然滞后,导致蔬菜的附加值低,生产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产业的拉动作用弱。据资料显示,目前,梅州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374家[4],但整体规模还不大,产值还不够高,精深加工水平较低,梅州市主要农产品加工率仅30%,蔬菜加工占有率更低。

2梅州市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生产主体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梅州市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小面积生产经营为主,父子档、夫妻档居多,存在小而散、多而不强的现状,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另外,从江西、福建、贵州等省来梅的蔬菜种植散户也是梅州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种植户流动性大,受市场影响明显,常常在受损失以后转移地点或者更换蔬菜种类,难以形成长久的蔬菜产业,更不能对蔬菜的市场规律进行宏观预警。加之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生产的蔬菜产品往往品质不高、附加值较低,安全质量仅刚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的门槛,甚至有的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导致蔬菜收购价低或者滞销,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菜农的积极性。

2.2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村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现象突出,并且菜农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蔬菜生产技术掌握不够,大多采用传统的栽培模式,对肥料的使用往往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由于不能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酸化板结严重,病虫害发生普遍;在农药使用方面,往往凭经验防治,采用毒性较大的农药或过量施用,易造成农残超标,导致蔬菜质量下降,价格低廉。最终造成“蔬菜越种植越亏损”的恶性循环,菜农积极性和蔬菜产业发展不断弱化。

2.3蔬菜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指出在重视粮食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在梅州市,占据“大多数”的传统散户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致使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三品”中,认证门槛和附加值较低的无公害农产品占绝大多数,占“三品”总数的80.9%,而附加值较高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比例只有19.1%[5]。

2.4技术推广不足,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梅州市从事蔬菜管理和技术推广的人才严重缺乏,市农业局仅1人从事蔬菜产业相关工作,市农科院蔬菜专业技术人员2名。而关于蔬菜产业的工作2017年才刚刚起步,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无法具体落实。农业信息服务滞后,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渠道有限,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蔬菜种植的种类和品种选择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从而造成蔬菜产量不高,品质较差,菜价较低,增收困难,严重挫伤菜农的积极性。

3梅州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3.1加大财政投入,提升设施水平

根据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适当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生产基地,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加强以水利设施和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系统,尽可能采用管道输水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配备田间贮水池和排灌泵房,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逐步建成能排能灌、土壤肥沃、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高产稳产蔬菜生产基地,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2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含量

加強蔬菜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配备蔬菜栽培、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建设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开展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工作。在优良品种引进、先进技术推广方面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梅州蔬菜产业的竞争实力。

3.3强化监管体系,实施标准生产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构建质量安全控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检验检测、质量追溯、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处置体系,是大力发展安全优质品牌产品,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保障蔬菜消费安全的重要举措。

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实施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6]。目前梅州市已经逐步开展了农业粮、果、蔬、茶的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现阶段应尽快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同时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和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科学安全用肥、用药,示范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和效益提高。

3.4打造长寿食品,创建富硒品牌

硒元素是世界公认的“抗癌之王”,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据最新勘测统计分析,梅州市有8 280 km2富硒土壤区域,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2.3%,硒平均含量达0.7 mg/kg,比国家富硒标准高出75%。梅州市富硒长寿资源,是广东省乃至我国生产长寿富硒高端食品的最佳基地[7]。因此一定要抓住“世界客都 长寿硒谷”品牌战略机遇,积极打造梅州富硒长寿蔬菜品牌,开发富硒蔬菜产品,提高蔬菜品质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8]。同时借助媒体、网络、博览会等媒介加强宣传,把富硒蔬菜推出梅州,推向广东,走向全国。

3.5发展生态农业,夯实旅游产业

近年来,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相关资料显示,仅2014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2 521.7万人次[9],品尝客家美食成为游客来梅的主要目的之一,“小时候的味道”成为了梅州农副产品(食品)的代名词,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因此,以市场为导向,把蔬菜基地做成绿色工厂,把传统农业做成休闲旅游产业,利用“蔬果采摘,农事体验”吸引游客,将蔬菜园区打造成旅游园区,让梅州客家文化旅游强势带动农业发展,实现蔬菜园区的生态化效益,是梅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3.6加强信息互联,引导合作共赢

近年来,梅州市蔬菜的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物流变化和信息化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导致蔬菜生产出现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过剩或紧缺,造成“菜农卖菜难,而居民买菜贵”的现象。政府应充分利用蔬菜协会平台引进金融、保险部门为依托,加强新技术、新品种以及市场供求信息的统一发布和资源共享,促进经营主体信息的互联互通,引导其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与规模,促进梅州市蔬菜行业的良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梅州农业信息网.关于遴选梅州市2016年度农业专项资金—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的公示[EB/OL].[2017-07-11].http://agri.meizhou.gov.cn/show/index/385/3039.

[3] 田偉,彭伟录,罗宏炼.梅州蔬菜协会成立 维稳供应珠三角成为安全“菜篮子[EB/OL].[2017-07-11].http://agri.meizhou.gov.cn/show/index/365/1014.

[4] 罗程辉.梅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

[5] 刘宇辉.梅州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10058-10061.

[6] 寇志强,陈颖民,郭军伟,等.发展现代农业与标准化生产[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33-35.

[7] 马发洲,唐林珍,温景添,等.原中央苏区梅州“寿”传八方 “硒”引天下[N].南方日报,2016-10-26(A10).

[8] 彭伟录,吴水欣,郭碧云.梅州市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对策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5(8):9,23.

[9] 郑捷,钟滢.特色品牌加速梅州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5-03-13(012).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梅州市现状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陈提升开展仪式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作品集
解决孕吐难题 让孕妈妈更安心——记梅州市早孕安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略阳县“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梅州市山地果园运输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