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梁 寿弘毅 章友鹤 朱建民 赵方建
摘 要: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形势变化及纺纱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浙江纺纱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纺纱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方向作了探析。在产品升级上必须避开大路产品同质化竞争,着力开发好色纺纱、花式纱,天然动植物纤维混纺纱、家纺与装饰织物用纱,差别化功能性纱线及新型纺纱,并要做精做优各种针织用纱。在技术升级下要围绕减少劳动用工与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加快对传统纺纱设备更新改造步伐,使浙江纺纱行业的产品面貌与技术装备面貌有较大改观,劳动用工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纺纱企业;纺纱设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TS1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17)03-0058-06
Accelerating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Spinning
Equipment to Improv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PAN Liang1, SHOU Hongyi1, ZHANG Youhe1, ZHU Jianmin2, ZHAO Fangjian3
(1.Zhejinag Key Text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Hangzhou, 310009; 2.Ningbo Bailong
Textile Company, Nongbo, Zhejiang, 315000; 3.Hangzhou Yililong Textile Co., Ltd., Hangzhou, 311209)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changes of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inning technology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and combines actual conditions of Zhejiang spinning industry to investigate spinning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roduct upgrading direction. In the aspect of product upgrading, product homogeneity competition must be avoided. Meanwhile, it is required to develop colored spun yarn, textured yarn, natural animal/plant fiber blended yarn, yarn for home textile and decorative fabric, yarn with differential functions and new yarn. Besides, various kinds of yarns for knitting should be produced with high quality. With regard to technology upgrading, it is required to reduce labor force,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grade, accelerate updating and reform of traditional spinning equipment, make products and technology of Zhejiang spinning industry improve greatly, make labor use rank top nationwide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spinning enterprise; spinning equipment; technical progress; industrial upgrading
纺纱是整个纺织产业链的首道工序,纺纱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对整个纺织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纱线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国纺纱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必须要加快关键设备更新改造,实现产品升级与减人增效。为此,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同中国纺机器材协会,最近在山东淄博专门召开了全国纺纱设备技术升级研讨会,围绕纺纱行业技术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取得了许多共识。
1 纺织行业近几年来的形势变化
自2011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运行一直处于较困难的形势,集中表现在棉花减产,纱布生产量逐年下降,进出口疲软,行业景气指数低迷。
国内棉花产量从2011年的660万t下降到2015年的586万t,为适应国内棉纺织生产需要,国家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棉花来填补缺口。
纱布产量逐年双下降,纱的产量从2011年的2 067万t下降到2015年的1 843万t,下降幅度达10.84%。布的产量从2011年的661亿万m下降到,至2015年的584亿万m,下降幅度达11.65%。浙江省与全国一样,由于加工成本高于国内中西部地区,故近几年来停产倒闭企业逐年增多,纱布产量下降幅度高于全国。
纱布出口增速放缓。2015年中国棉制品出口为88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8%,尤其对欧盟、日本及东盟国家出口分别下降13.0%、12.6%、7.0%。浙江省是国内纺织品出口重点省份之一,出口增速放缓,对浙江省出口纺织品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加大内需压力,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如浙江省不少企業生产的粘纤纱与喷气涡流纺纱,多数是织成针织品后出口的,近几年来因出口量显著下降,迫使企业减少生产量,造成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如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将对企业生产与效益影响更大。
由于当前受供求两个市场的双重挤压下,故行业景气指数自2015年以来均低于50,处于欠景气的状态,并呈缓慢下行趋势。使行业用电量也出现负增长,许多企业开机(开工)不足,是用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几个生产运行数据可以清晰看出,在当前新常态下,纺织行业尤其纺纱行业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去产能去库存调结构的方针,下决心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并要积极朝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提高品质、增加品种、创新品牌,即向“三品”方向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2 国内纺纱行业科技进步及发展
自2011年以来纺织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国内外棉价差异倒挂,导致中国涉棉产品(纱线与织物)的国际竞争力快速下降,使纺纱企业陷入巨大的困境,出现微利、保本与亏损的局面,已失去了成本竞争的优势。企业要围绕提升产品档次与降低加工成本为目标,加快对传统纺纱加工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步伐,实现减员提质增效。从全国分析,近几年来采用自动络筒机、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紧密纺、喷气涡流纺、转杯纺及清梳联合机、粗细联等新装备与新工艺的改造步伐加快,促使纱线与最终产品档次提升,与一线劳动用工减少,使纺纱降低加工成本。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最新统计分析:“十二五”期间全国棉纺织企业的“三无一精”比例(表1)及纺纱新技术新设备进度均有显示提高(表2)。
棉纺织企业的“三无一精”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三无”的比例增长较快,而精梳纱占纱线的比例增长较缓慢,说明由于纯棉制品比例不断下降,使精梳纱的生产量也难以快速增长。但近几年来在设备制造企业与纺纱企业协作配合下,使精梳机的应用领域得到拓展,目前在化纤纱及麻混纺纱生产中也开始应用棉精梳机,由于通过精梳工艺使纤维伸直平行度提高,取得了减少成纱毛羽、提高强力、改善条干均匀度的效果。业界认为今后精梳机的用途已不再是生产纯棉精梳纱的专用设备,随着精梳机应用范围的拓展,精梳纱的比例将会有进一步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企业为了降低工费成本,积极采用了节约用工的多项新技术,反映在自动络筒机、喷气涡流纺机及集体落纱细纱机等推广应用的速度加快。而采用紧密纺技术是提高纱线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从2011年到2015年,每年以近300万锭速度在增加,至2015年已超过2 000万锭,占环锭纺纱锭数的20%以上。
随着纺纱新技术与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也极大推进了纺纱工艺技术创新与品种结构的变化,突出反映在以下几点。
a)纯棉纱线比重下降,化纤纯纺纱与混纺纱比重逐年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纯棉纱比重从2010年的42.56%下降到2015年的24.23%,混纺纱比重从22.36%上升到35.68%,纯化纤纱比重从35%上升到40%。
b)新颖特种结构纱线比重快速上升,2014年为8.5%,2015年上升到15%,尤其是在传统细纱机上通过喂入方式与牵伸部件的改变,纺制出不同结构、形状的纱线,如包芯纱、段彩纱、竹节纱、赛络纺AB纱、低扭矩纱、强捻与弱捻纱、粗细纱等各种新颖花式纱线等生产量快速增加。
c)近几年国内新型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蓬勃发展,为纺纱企业开发小批量、多品种纱线提供了条件。各种差别化功能性纱线的品种与数量也逐年增加,满足了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d)尽管近几年来国内纺纱企业围绕扩大新型纱线生产与减少劳动用工加快了关键设备与工艺的推广应用步伐,但发展仍不平衡,目前国内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多数中小型企業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改造更新进度不快,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A系列纺纱装备仍在继续使用,严重制约了产品档次提升与用工增多。其次是中小型企业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缺乏对市场需求调查及产品开发专职人员,中低档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在当前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势下,必然将淘汰出局。第三是企业信息化技术推广进度不快,目前多数企业仍处于单项应用阶段,未达到综合集成发展阶段。采用信息化技术是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用信息化在线生产监控技术,是目前企业实现精细化与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3 “十三五”纺纱技术进步发展方向与
目标
3.1 “十三五”纺纱技术四个努力方向
a)纺纱要向自动化、连续化方向发展。实现机器换人,节约劳动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工费成本。在连续化方面要加快清梳联、粗细联及细络联的采用。在自动化方面重点是要加快细纱自动集体落纱机的推广应用步伐,自动络筒机要在原有自动化基础上,能做到自动抽管、自动络筒及自动运输包装等方向发展,即要用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来逐步取代纱库式自动络筒机,以进一步减少用工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b)要加快在线自动监控检测技术应用。实现关键纺纱设备对单机主要工艺参数、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控,设备参数调整要更加便捷、实现人机对话。如细纱机的断头检测、并条机自调匀整、粗纱机的恒张力卷绕及自动络筒机的电子清纱及除异纤装置等,都要加快推广应用步伐。
c)要加快新型纺纱技术的推广应用,如紧密纺与紧密赛络纺技术、喷气涡流纺、全自动(半自动)转杯纺技术等。提升高档次和高附加值纱线与纺织品比重。改变常规产品、中低档次产品同质化的竞争,每个企业均要有特色和拳头产品。
d)要积极创新产品结构,扩大非棉纤维应用。大力采用色纤与棉、毛、麻丝等纤维不同组合混色纺纱,使普通原料能生产出高附加值,及对人体微循环有保健功能的纺织品。当前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技术已越来越成熟,要加快推广应用步伐。
3.2 “十三五”技术进步几个发展目标
a)环锭纺锭数要从目前1.2亿锭至2020年减少至1亿锭以内,即减少落后纱锭2 000万锭。
b)纱线总产量要从2015年的1 850万t,2020年增加到2 050万t,实现减锭增产。
c)新型纺纱的喷气涡流纺机要从2015年的13.5万头到2020年达到25万头,年增加量为13%。
d)产品结构调整,至2020年棉纤维用量从目前的650万t,增加到750万t,非棉纤维用量从目前1 260万t增加1 400万t。差别化功能性等新型纤维生产量从目前115万t增加到180万t,每年增加8%。
e)加快关键设备与关键器材的使用步伐。至2020年紧密纺技术应用,要从目前2000万锭增加到3 500万锭,细纱集体自动落纱,不但要在长机上使用,而且要在传统细纱机上通过适当改造推广应用。并要加快粗细联与托盘式自动络筒机的推广应用步伐,以进一步减少一线劳动用工。
f)棉纺产能要从规模化向集约化发展,尤其是要以新技术新工艺为创新驱动力,提高装备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程度,以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纺纱技术的差距。
4 浙江省纺纱行业加快纺纱设备更新
改造实现产业升级的几点建议
浙江省纺纱行业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具有市场信息灵通,产品应变能力较快的优势,但也存在许多弊端:一是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缺乏原料(棉花、羊毛)与劳动力资源,故加工费用是国内最高地区之一;三是技术装备水平近几年来虽进行一定改造,但对多数中小型纺纱企业受各种因素影响,采用先进装备进度不快,落后面貌仍未显著改变,制约了产品档次提升与劳动用工的减少。为了提高浙江省纺纱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要围绕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减少劳动用工为中心,加快设备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实现技术与产品升级,具体建议有两方面。
4.1 着力开发好七大类特色纱线
4.1.1 色纺纱线(含半精纺纱线)
色纺纱是浙江省纺纱业的一种特色纱线,由于色纺纱线的产品附加值比本色纱要高,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半精纺纱线也是一种高档次色纺纱,由于其使用原料高档(羊毛、羊绒、绢丝等),故其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在“十三五”期间,浙江省色纺纱线生产不但要扩大产能,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品质档次,使色纺纱的生产量从目前占纱线比重20%提高到30%以上,并要向多色泽与多纤混纺的中高端方向发展,使浙江省不但是国内色纺纱生产的大省,而且是色纺纱品种开发与档次提升的强省[1]。
4.1.2 提高花式纱线在纱线生产中的比重
花式纱与色纺纱一样是目前纺纱领域的一种新颖纱线,色纺纱与花式纱线虽各有不同特点,但也有相融性,如把花式纱生产的相关技术应用到色纺纱生产中,就可使色纺的形态结构产生显著变化,如将色纺纱生产中的色彩技术融合在花式纱生产中,就可使花式纱线更靓丽多彩。扩大这二种新颖纱线生产既能较好满足消费者对服饰要求新、求时尚及个性化要求,也可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尤其是当前生产常规纱线供大于求的形势下,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扩大各种花式纱生产,是企业调结构、增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浙江省不少纺纱企业如龙游名嵘、宁海旭丰、桐乡威泰等企业,生产各类花式纱线比例均达到50%以上,尤其是开发生产的竹节纱、段彩纱、彩点纱及各类复合型的花式纱线等,由于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深受不同消费群体喜爱,其加工费要高出生产常规纱2倍以上,故生产企业越来越多[2]。目前不仅在棉纺企业,而且在半精纺与毛纺企业也在扩大生产。据了解嘉兴、桐乡等地已有10多家半精纺与毛纺企业在生产竹节纱与段彩纱作毛衫用纱,使制成的毛衫面貌焕然一新、档次提升,受到毛衫加工企业一致好评。
生产各种花式纱线需要增添花色捻线机或在细纱机上加装竹节纱或段彩纱装置。无锡恒久公司最新推出的CCZ7A型是一款多功能花式平纱段彩纱装置,可同时纺竹节纱、AB段彩纱、渐变段彩纱、段彩加竹节纱等多种功能,使花式纱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值得相关企业关注。
4.1.3 扩大麻、毛、蚕混纺纱线生产,占领中高端
紗线市场
麻、毛、蚕纤维与棉纤维比较在性能上有许多优点,麻类纤维具有吸湿快干、透气滑爽与抗菌性能;羊毛纤维具有保暖性好、回弹性佳等特点;蚕丝具有轻柔飘逸、色泽靓艳等优点。充分利用好这几种天然纤维原料,既可提升纱线与织物服用性能,又可规避棉花资源不足,及棉制品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近几年浙江省也有不少纺纱企业在利用麻毛丝纤维开发出众多混纺纱线上取得可喜成绩。如绍兴华通色纺公司生产大麻混纺纱,最高纺纱线密度达到7.3 tex,并以大麻混纺纱为原料开发出10大类系列产品。嘉兴华祥纺织公司以亚麻短纤维为原料,开发出亚麻混纺多种纱线,也得到市场好评。浙江宏扬集团、桐乡威泰、易德、中鼎纺织等企业,开发生产以羊毛、羊绒、绢丝为原料与多种纤维混纺的半精纺纱线,由于使用原料高档、使生产的纱线品质高端,尤其是用在高端针织品上具有较大潜在市场。
4.1.4 扩大差别化与功能性纱线的生产规模
开发差别化、功能性纱线是当前纺织领域的一个热点,这在2016年全国纱线展上已充分反映出来,尤其是无锡四棉、山东德州华源、江苏悦达、浙江春江轻纺、宏扬等国内重点纺纱企业,都展出了最新开发的功能性纱线。开发与扩大功能性纱线生产,既能适应当前市场对功能性纺织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是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规避常规纱线同质化竞争,实现产品升级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近几年国内企业开发的功能性纱线分析,主要有五大系列:即吸湿快干凉爽系列纱线、发热保暖系列纱线、親肤养颜系列纱线、抗菌防螨系列纱线、阻燃系列纱线等。随着人们对服饰各种功能性要求不断提高,各种功能性纱线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大。浙江省纺纱企业应抓住这个发展趋势,积极选用各种差异化与功能性纤维,把扩大功能性纱线生产作为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升级的一个重要举措。
4.1.5 积极拓展家纺与装饰用纱线
浙江省是国内家纺与装饰布生产的重点地区。在绍兴柯桥、海宁许村与杭州余杭等地区都有国内家用纺织品与装饰布专业市场与生产企业,对各种纱线需求量较大。但对纱线品种与质量要求与常规针织与机织用纱有一定的区别。如家用纺织品主要是指床上用品与毛巾,对纱线的要求是柔软、親肤、抗菌耐污,易洗涤快干。而作装饰织物用纱其用途为窗帘布、纱发布及车辆内装饰布等领域,要耐晒对阳光辐射掩盖性好,且要阻燃抗污性好。随着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及居室条件的改善,家用纺织品及装饰布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纺纱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尽早从生产大路产品格局转向生产家纺与装饰用纱转移,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盈利空间。
4.1.6 做精做优针织用纱线
针织品是浙江省纺织内外销主导产品,目前针织品生产量已远大于机织物,宁波地区是国内出口针织品重要基地,诸暨义乌又是国内最大袜业生产基地,故对针织用纱的需求量较大,品种也较多。目前国外纱线及国内针织纱的重要企业,都在浙江省设点销售针织纱,质量与价格竞争激烈,作为浙江省纺纱企业要在做优做精针织用纱上下功夫,占领这个大市场。针织用纱品种目前既有纯棉纱及涤棉混纺纱,也有粘纤纱及纯涤纶、纯晴纶纱,其用途是有一定区别,作内衣用纱以纯棉与棉混纺为主,作外套与运动服则用化纤及混纺纱居多,目前省内专业生产针织纱的纺纱企业不少,如兰溪裕欣纺织公司是专做涤棉混纺与C、V、C针织纱产品,由于质量长期稳定获得用户好评,虽价格高于进口纱及其他地区纱,但用户仍愿出高价用裕欣的混纺纱。又如春江轻纺集团用紧密纺工艺生产的高支(9.7 tex以下)精梳纯棉纱,由于质量好且稳定,在宁波针织加工企业中也得到好评,虽其价高于市场同类产品1 000~2 000元/t,但仍产销两旺,再如杭州益利隆与海宁联鸿纺织公司采用紧密赛络纺技术生产的纯粘纤针织纱,由于纱的强力高、毛羽少、均匀度佳,虽价格高于常规粘纤纱1 000~2 000元/t,但仍受到用户欢迎,供不应求,充分说明只要把针织用纱的质量做精做优,在市场上仍有立足之地。
4.1.7 扩大喷气涡流纺与转杯纺纱的新型纱线生产
新型纺纱技术与环锭纺比较具有生产工序短、生产效率高、用工省、能耗低等多方面优势,进一步扩大这两种新型纺纱生产,尤其是扩大喷气涡流纺纱生产,对节约企业劳动用工,扩大纱线用途均有积极作用。浙江省是国内喷气涡流纺纱生产的主要地区,有条件的企业,要在淘汰落后环锭纺产能的同时,积极采用喷气涡流纺纱新技术,并拓宽纱线的应用领域。
4.2 加快传统纺纱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当前开发多种新颖纱线,节约劳动用工,是降低成本增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必须要以先进纺纱技术装备为支撑,根据国内及杭州益利隆等企业的经验,重点在7个方面加快纺纱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4.2.1 淘汰纺纱落后设备,压缩落后产能
对尚在使用的A字系列纺纱设备,因使用已有20~30年之久,其性能已落后当前纺纱效率与质量要求,应加快淘汰更新步伐。
4.2.2 加快开清棉工序采用多种形式清梳联合机,
提高无卷化率比重
清梳联是一项成熟技术,它把原开清棉与梳棉二种设备有机联接,既缩短了纺纱工序,减少了落卷、运卷、换卷工种劳动力,又能显著提高梳棉条的质量。目前杭州益利隆、宏扬集团、宁波维科、兰溪云山等企业均已将传统的开清棉工序全部改造成简易式清梳联,取得了节约用工、提高品质的效果。常山地区的多家色纺纱企业也先后完成了简易式清梳联改造,但目前多数色纺纱生产企业采用清梳联改造进度缓慢,这是目前色纺企业用工较多的原因之一。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加快改造步伐实现无卷化。
4.2.3 提高梳棉工序设备效率与生条质量,在做好
“四锋一准”基础上,加快采用新型梳理元
件步伐
梳棉工序有“纺纱心芷”之称,但梳理元件是心芷的核心,必须要选用好。最近国内针布制造龙头企业——金轮针布有限公司对梳棉针布进行创新设计,推出了双齿型针布,已通过国家鉴定。据介绍,使用双齿针布,其针齿密度每英寸超过1400齿,可使梳棉机产量与梳理度提升30%,短绒、针面负荷降低20%,吨纱加工成本可降低360元。山東银仕来纺织公司使用新型双齿形锡林针布后,在同等条件下梳棉机台时产量从26.4kg提高到31.2kg,而梳棉条中棉结与短绒均有一定下降,这种高性能梳理元件应在棉纺企业加速推广。
4.2.4 并条工序在纺纱工序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
重任,有纺纱“瓶颈”之称
并条工序的条子“三度”(伸直、平行、分离)与“二个不匀率”(重量不匀率与条干不匀率)对成纱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并条工序提高条子质量比提高速度更重要。除了要积极采用大卷装条筒与自动换筒等新技术,减少劳动用工外,重点要在末道并条机上采用自调匀整技术,实现对条子质量的在线检测与监控,使生产的条子的“三度”与“二个不匀率”达到最佳状态。把末道并条质量控制好,可以适当减少并条道数,三道的可减为二道,纺精梳纯棉纱时可采用单道并条,既可节约用工降低能耗,也可减少占地面积,因此采用自调匀整技术是并条工序改造的重点。
4.2.5 粗纱工序是纺纱最后一道准备工序
进入21世纪以来,粗纱技术发展较快,从托锭式粗纱机发展成悬锭式粗纱机,由于将锭翼与锭子传动分离,使悬锭式粗纱机的生产效率比传统托锭粗纱机提高50%以上。近几年来又在悬锭式粗纱机上采用多电机传动来取代原铁砲机械传动,提高了各运动部件的同步性,实现了恒张力卷绕,消除了开关车细节,其生产效率也比原铁砲传动提高了10%~15%。此外粗纱机的自动落纱与粗细联合两项新技术也正在国内逐步推广中。针对粗纱工序技术进步与发展,浙江省纺纱企业除了要加快更新淘汰A系列粗纱机外,当前要重点抓好传统铁砲机械传动粗纱机的技术改造,并逐步采用自动落纱机与粗细联新技术。将铁砲传动粗纱机改为多电机控制粗纱机已在浙江省许多纺纱企业进行,益利隆公司、宁波百隆公司、兰溪云山纺织公司等均先后完成了改造任务。并取得了以下效果:彻底消除了传统铁砲粗纱机成形部分各种故障,有效降低断头率及坏粗纱率;粗纱质量提高有利于成纱质量改善;改造后维修保养方便快捷费用降低;改造升级后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宁波百隆公司每个分厂粗纱维修工从6人减少至4人,挡车工从16人减少至12人,使每个分厂每年可减少工资及维修费用60余万元,2年左右可以收回改造投资。
4.2.6 细纱工序是纺纱质量的关键工序,也是用工
最多的工序之一
浙江省前几年前环锭细纱机曾超过1 000万锭,占全国10%,但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企业淘汰了落后纱锭,使环锭纺减少了100多万锭。目前在现有环锭纺细纱机中,通过更新改造已有带集体落纱细纱长机150多万锭,占现有纱锭数的近20%,但80%多的仍是常规细纱机,自动化程度较低、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因此提高常规细纱机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机器换人,是技术改造重点。目前浙江省纺纱企业在常规细纱机上技术改造,主要有二种方法:一是采用智能落纱机来取代原人工落纱,已有多家企业使用;二是采用集体自动落纱。如益利隆公司就是采用海军4 806工厂生产集体自动落纱系统与海马公司自动理管机配套。这二种机器换人改造方法,正在浙江棉纺企业逐步推广。采用智能小机落纱,其优点是改造投入费用较少,但节约劳动用工只有30%左右,且对小机的维护保养要求较高。采用集体自动落纱技术其一次性投资要高于小机落纱,但因装置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运转中稳定性与可靠性好,落纱停台时间与留头率均优于人工落纱,且用工可减少50%~70%,这二个改造方法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对细纱工序提升质量与档次的改造方法,从益利隆等多家企业生产实践,采用紧密赛络纺装置与聚氨酯胶辊配套是最佳改造方案,益利隆公司目前已改造160多台环锭细纱机,在提高成纱质量与减少毛羽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采用紧密赛络纺装置因导纱动程很小使胶辊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改用聚氨酯胶辊来取代丁晴胶辊后,由于其回弹性高、耐磨性好,既有利于对牵伸区纤维控制,又可减轻压力负荷,可节约能耗10%左右。同时胶辊回磨周期与使用寿命可延长。聚氨酯胶辊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众多纺纱企业认同,故推广进步正在加快,并正在向并粗工序延伸。此外,无锡万宝纺机公司最近又研发成功脉动集聚联轴驱动四罗拉紧密纺装置,该装置将负压吸管的连续吸气槽型式改变为间断的两段设置,使须条在进行过程中受到二次脉动集聚,在保证集聚效果的情况下,提升了集聚负压的利用率,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值得引起关注。目前浙江省棉纺企业已有100多万锭采用紧密纺环锭纺技术,但仍低于全国水平,故要加快应用推广步伐。
4.2.7 络筒工序既是纱线质量的最后把关工序,也
是纺纱用工较多的工序之一
络筒机的质量把关要根据不同品种与质量要求选用好电子清纱器与打结器。而减少用工就是要选用好络筒机。目前自动络筒机有纱库型与托盘式两种,后者原来是与细纱集体落纱长机配套使用,由于全部采用自动化、连续化、智能化控制,故用工省、工人劳动强度低,每个工人可看3~4台,1万锭环锭纺只需用1个工人。目前托盘式络筒机附加了一个管纱尾纱找头与退解装置,可在常规细纱机上配套应用,如宁波百隆纺织公司将已使用10多年的纱库型络筒机全部更新改造为托盘式自动络筒机后已取得了明显效果。络纱速度从原来1 200 m/min提高到1 500 m/min以上,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20%,工人看台(色纺纱)从原料3人看2台,现在1人可看2台,节约用工2倍,因此将纱库型络筒机逐步更新改造为托盘式络筒机,是络筒工序减人增效的方向,宁波百隆公司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以上提出的纱线结构调整与纺纱技术进步的建议,企业如能开发好这七大新型纱线,并加快七个关键技术改造,可使浙江省纺纱业的产品面貌与技术装备有较大改观,劳动用工可显著减少,从而可使浙江省纺纱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效益提高。
5 结 语
当前纱线市场面临多方力量的角逐,在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抓好纺纱业的技术升级与产业升级十分重要。浙江省纺纱行业是国内重要生产地区之一,具有色纺纱等特色纱线且产品应变能力较快,但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天然原料與劳动力资源,故加工成本是国内最高地区之一。因此要提高纺纱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要围绕调整产品结构与减少劳动用工为中心来加快纺纱装备改造升级步伐,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实现优质能耗、少用工、高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章友鹤,赵连英,陈璟.扩大新颖花式(花色纱)纱线生产,增加纺纱企业效益[J].纺织导报,2015(11):72-75.
[2] 章友鹤,赵连英,赵树超.创新开发新型纱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J].纺织导报,2016(8):60-64.
[3] 高华斌.预测棉纺行业“四大形势”[J].中国纺织2016(8):63.
[4] 章友鹤,赵连英,陈璟.纱线产品创新的思路:五大新型纱线,助力浙江纺企脱困[J].中国纺织,2016(1):92-93.
[5] 章友鹤,赵连英,陈璟.纺纱企业转型升级重要举措:创新,做优,求变,求新:对浙江部分纺纱企业转型升级的初步调查分析[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