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舆论引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阵地管理能力、队伍建设能力的强弱,是评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质量高低的基本标尺,同时也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明确导向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基层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7)03-0076-05
收稿日期:2017-02-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人文文化建设”(13AKS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研究”(16YJC710041);河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KSZ2017-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伟(1978-),男,河南安阳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党的宣传思想研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可以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危。因此,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考评促使其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评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标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应考查輿论引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阵地管理能力、队伍建设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强弱,并将其作为评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标尺。
一、舆论引导能力
舆论引导具有弘扬正气、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功能,舆论引导能力的强弱决定了高校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外在环境。因此,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评价,首要的就是对它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检视,看它有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无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进工作”,有无对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回应。
1.有无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 [1](P155)。一个前进的时代总会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会迸发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这种正向精神和力量代表了当代中国思想状况的主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就在于把这种正向精神和力量根植于广大师生的头脑当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坚强的党性、高度的自觉性,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用自己的模范言行感染他人,为大学校园引入阵阵清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应大力报道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用他们的高尚情操净化师生员工的灵魂。宣传报道的对象一定要广泛,既要关注校外名人,也要关注校园里面的先进典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高校党政管理部门还须严格管理,严管教师、严管教材、严管网络、严管报告讲座的审批,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绝不为西方错误思潮的传播提供可乘之机。
2.有无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进工作”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三进”工作之所以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是由我国高校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做好 “三进工作”,关键在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线设计好各自切入的角度,展开的维度,做到‘一线贯穿,多维展开,形成教育的合力”[2]。要加快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进程,丰富教学内容,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改进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转换教学语言,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接受主流思想。做好 “三进工作”,还须发挥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辅助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能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讲授,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如法学、政治学、新闻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等,同样具有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空间和教育责任。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辅助作用,深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认同,是做好 “三进工作”的重要保证。
3.有无对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回应
为了激发教工队伍活力,应对激烈竞争,当前很多高校都在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涉及薪酬调整、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方面面。这些改革举措与教工利益密切相关,任何一项措施解释不清都有可能引发教工队伍的强烈反弹。体育比赛、食品安全、学位发放、奖优评先,教育管理当中的任何一个疏漏都有可能引发学生聚集,如不正确加以引导,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因此,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必须时刻注意观察校园舆论动向,对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回应,将影响学校稳定发展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当中。对师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及时予以回应,高校须完善新闻信息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依托宣传部门统一设立新闻发言人,通过官方媒体发布权威信息,消除师生疑虑。遇有紧急突发事件,学校高层领导还须亲临现场,解疑释惑,耐心细致地做好师生员工的安抚和劝导工作。发布相关信息,要做到时、度、效的有机统一,把握时机、掌握分寸、提高效率,切忌拖延耽搁,更忌隐瞒真相,否则,一旦真相大白,宣传思想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将会受到严重伤害,让自己陷入被动挨打的尴尬境地。
二、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即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用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对象、环境、条件、载体均已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 [3]。“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1](P155)——“三个创新”是考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抓好的三个着力点。
1.有无抓好理念创新这个先导
理念创新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先导,是实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的前提条件。“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4]。抓好理念创新,高校宣传工作人员必须尽快实现从信息管控到信息公开的思想转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信息管控再无可能。只有主动公开信息,让官方信息、主流思想占据广大师生的视线,才能赢得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抓好理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围绕提高办学质量这个中心,提前列出详细工作计划,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由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的转变。抓好理念创新,高校必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个学院、各个部门所有员工一起来做,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由“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的转变。树立“大宣传”的理念,核心在于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所有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营造宣传思想工作“万马齐鸣,奔腾向前”的磅礴气势和恢宏场面。
2.有无抓好手段创新这个载体
手段创新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载体。手段是宣传思想工作的“船”和“桥”,是建立从宣传到对象的媒介,它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宣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考查,除了看理念创新,还要看手段创新,看它能否通过手段创新打开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抓好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熟练掌握并运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通过新媒体工具,及时将中央重大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推送到师生员工面前,引导他们向主流思想靠近。抓好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实现话语转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改变以往自说自话的说教方式,学会大数据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表达方式,以寓教于乐取代空洞说教、行政命令和单向灌输,用好政治修辞和生活化语词,在设立议题、互动分享中凝聚正能量,唱响校园好声音” [5](P78)。抓好手段创新,高校必须丰富宣传方式,除去理论讲授,还应采用社会调查、现场参观、视频播放、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传播主流思想,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3.有无抓好基层工作创新这个源泉
基层工作创新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源泉。基层,特别是处于教学管理一线的老师、各二级教学单位、各学生社团,他们中间都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想象力,他们在教学、管理、举办活动当中的一些新鲜做法和独特创意对于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因此,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考查,还应考查它对基层工作创新的重视程度。“基层工作创新,就是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4]。抓好基层工作创新,高校应定期召开宣传思想工作经验交流会,为各单位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搭建平台,及时宣传推广基层单位当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抓好基层工作创新,高校应为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人员配备向基层倾斜,从机构设置、待遇保障、经费投入上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P50)。抓好基层工作创新,高校应拓宽用人视野,将基层单位当中那些思维敏捷、灵感十足、创意丰富的优秀人才选拨充实到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当中来,使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呈现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三、阵地管理能力
“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7](P564)。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交锋的角力场。谁占领了高校这块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谁就赢得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作为主管意识形态教育的机关,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严管课堂教学纪律、严管校园网络、严管规章制度建设,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话语权和管理权。
1.有无抓好课堂教学这个核心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核心在于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途径,对学生品德塑造、人格养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讲台虽小,但属‘公器,连接天下,指向未来。这就要求站在讲台上的每一位教师,都严守师德、心存法纪、胸怀大爱,做好种植真、善、美的园丁” [2](P33)。严格课堂教学管理,关键在于严明课堂纪律。严明课堂纪律,高校须加大对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力度,特别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的教育,确保广大高校教师政治方向正确;严明课堂纪律,高校须制定并认真贯彻《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通过学生座谈、督导听课、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监管,“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 [8]。严明课堂纪律,高校还要敢于“亮剑”,对在课堂教学中传播违法、有害观点的,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顽固坚持违法、有害观点、不听教育劝阻的,要视情节调离、解聘;对散布反动言论、编写制作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或从事非法活动的,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营造干净纯洁的校园环境。
2.有无管好校园网络这个重点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重点在于管好校园网络。校园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娱乐放松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是他们除了上课、睡觉以外耗时最多、最为喜欢的活动场所。“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9]青年大学生在校园网上停留徘徊,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及时跟进,进驻校园网络,管好校园网络。管好校园网络,高校宣传思想部门须制定详尽的网络信息发布流程,对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发布内容的真实、准确。管好校园网络,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应定期对校园网络,特别是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留言区的内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网上不良信息。管好校园网络,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应积极探索,建立校园网使用实名登记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引导学生自觉规范网络行为,远离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攻击等违法犯罪活动。管好校园网络,高校还须与媒体、网信、公安、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网络管理合力,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3.有无管好制度建设这个根本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只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有条不紊地开展。管好制度建设,高校须建立健全学术讲座审批制度。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切实落实学术讲座一场一报制,对场地、人员、内容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绝不给违法、有害言论提供传播空间。管好制度建设,高校须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社会效益评估制度。对于被各级政府机关采纳,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论文、著作进行奖励;对于偏离“四项基本原则”、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出现重大错误的课题一律停止资助,不准结项,并且追究项目负责人的责任。管好制度建设,高校须建立健全境外组织和非政府组织资金捐赠制度。未经依法审批,高校不得接受境外资金和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坚决防范和抵制境外非政府组织利用讲学、邀请访问、学术交流、培训、项目合作等名义从事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四、队伍建设能力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创造力、富有奉献精神和职业操守的高素质队伍,这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也是评价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好坏优劣的一项基本指标。对队伍建设能力进行考评,应着重看高校有无把好聘任考核政治关、有无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有无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能否做到这三点直接决定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成效。
1.有无把好聘任考核政治关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肩负着传播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特殊的工作岗位、重大的历史使命要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党发声、为党辩护、为党正名,敢于同一切破坏党的形象的言论作斗争——坚定的政治立场理应成为高校对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聘任考核的首要标准。把好聘任考核政治关,高校应严格聘用程序。在聘用某个教师之前,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查看档案等多种形式和其原来就读的学校或者工作单位联系,对其政治立场进行考评,政治立场不强的一律不予录用。把好聘任考核政治关,高校应细化聘用合同。将遵守“四项基本原则”、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作为基本条款写入聘用合同当中,形成对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明确要求和刚性约束。违反上述条款,自动解除聘用合同。把好聘任考核政治关,高校应健全考核制度。将政治表现作为对宣传思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最为重要的标准,实行政治表现一票否决制,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出了问题,能力再突出也不允许提拔使用。
2.有无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想做得有声有色,必须充分调动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潜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高校应树立重品德、重能力、重业绩、重服务的用人导向,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氛围,增强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信心。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高校应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人文关怀,完善激励政策,在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中,认真研究宣传思想工作专兼职一线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和津贴补贴标准”[10],确保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失。“严格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政策。鼓励和支持专职宣传思想工作干部在职攻读学位、赴国内外研修、交流任职等,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 [10]。完善激励评价机制,高校应认真制定并且落实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经费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改善辦公条件、优化服务环境、支持项目申报,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定支持和强大的物质保障。
3.有无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或者团队品质、能力、修养的体现,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人或者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高度。毋庸置疑,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还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求的状况,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迫切举措。提升队伍整体素质,高校应加大对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遴选“四个一批”人才、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等重点项目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军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的支持和扶持力度”[10],培养领军人才。同时,“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国内访学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骨干队伍培养计划等,组织开展宣传部门干部、共青团干部、网络评论队伍以及安全保卫工作队伍研修工作” [10],建设一支业务技术精湛、创新能力突出又永远忠诚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人才队伍。
舆论引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阵地管理能力、队伍建设能力这四种能力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其中,舆论引导能力是导向,引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创新思维能力是核心,决定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阵地管理能力是保障,确保高校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队伍建设能力是根本,是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切前提。只有抓好这四种能力,同时发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取得更好成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沈壮海.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基础和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5(06).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精彩论述摘编[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164113-25493994.html
[5]陈波.移动舆论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场域[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02).
[6]铁铮.怎样创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6(05).
[7]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教育部长:决不允许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EB/OL].http://www.qstheory.cn/politics/2015-01/30/c_1114193950.htm
[9]图说习近平的互联网观[EB/OL].http://www.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10/14/c_127096023.htm.
[10]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510/t20151013_212978.html
On the Evaluation Orientation of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Wei
(Marx Institute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Henan 454000)
Abstract: The ability to guide public opinion,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position management ability and team construction ability are the basic standards of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propaganda work quality,but also provides guidance and clear direction for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责任编辑:任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