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的行动方向与逻辑

2017-05-30 10:48任友群冯仰存徐峰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数据驱动精准扶贫信息化

任友群 冯仰存 徐峰

摘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新理念,且明确指出教育扶贫是扶贫开发新阶段的主要路径和措施。教育扶贫的目标为两大方面:一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经济资助,二是为贫困对象在学习上提供支持。实现这两大目标,教育扶贫必将向教育精准扶贫转变,而教育信息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方向和逻辑,即以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源配置精准、过程监控精准、成效评估精准、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精准。因此,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重点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是发挥教育数据与各级扶贫系统数据的整合效用,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网,以数据驱动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大数据的支撑价值。江西省上饶市政府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实践,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连通、资源共享、迭代升级简单快捷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经验。

关键词:精准扶贫;信息化;教育精准扶贫;数据驱动;上饶经验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7)04-0011-10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7.04.002

一、引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扶贫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人民网,2015)。尽管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中国经济网,2016),且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习近平,2017),越往后脱贫攻坚的难度愈加凸显。

为完成“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行动计划,以期发挥各领域、各部门独特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坚,形成社会合力来推进扶贫开发和实现全面小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更是将“全力实施脱贫攻坚”专门列为第十三篇,并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新时期扶贫脱贫工作的新理念(新华社,2016),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王嘉毅等,2016),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就“怎么扶”提出“五个一批”工程,其中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五大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华网,2015),充分肯定了教育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和使命,教育扶贫成为扶贫开发新时期、新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逐渐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贫困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习近平,2016)信息化已然成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方向、新思路、新杠杆。精准扶贫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教育精准扶贫同样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但目前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研究,对教育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内涵与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异,且研究多从政策设置角度,聚焦于各级各类教育扶贫的特殊性(郭晓娜,2017),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进行实操性扶贫路径探究的研究较少。因此,从教育精准扶贫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聚焦贫困群体,探索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可行路径,于当下扶贫攻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教育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

1.精准扶贫与教育扶贫

自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启动以来,我国贫困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容易扶、好脱贫的地区贫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剩下的都是基础差、贫困程度深的难啃的“硬骨头”,因此粗放式、“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很难适应当前扶贫开发的客观形势。为适应形势变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新华网,2013),后来又对“精准扶贫”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由此,我国启动了精准扶贫战略,将实施对象从地区转向家庭和个人,将扶持方式从大范围漫灌式扶贫转向更有针对性的滴灌式扶持(郭晓鸣等,2016)。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教育扶贫常被视为“造血式”扶贫的一种方式,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以贫困地区人才培养作为主要方式,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并最终摆脱贫困的一种扶贫方式(谢君君,2012)。中西部地区也一直有这样的民间说法,即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一个能出正常就业的大专生(或以上)的家庭基本上不会是贫困家庭。

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的下位概念,是二者的综合与延伸,当前并未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

2.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与外延

笔者認为,可以这样给个定义,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在当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全国范围内对教育扶贫的对象、目标、项目、过程、评估等进行精细化操作,以最终促成目标的达成,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项具体工作。具体说来,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就应对对象进行进一步细分,对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分解。

结合习近平对精准扶贫六方面内容的阐释,教育精准扶贫具体可以理解为:第一,明确教育扶贫的对象为贫困家庭应接受教育的适龄子女以及正在接受教育的子女,从这一方向出发做到教育扶贫对象的识别精准;第二,对教育扶贫对象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等进行精准分析,安排针对性、差异化的教育扶贫项目,做到项目措施精准;第三,为保证扶贫成效,使人尽其力,物尽其用,须对扶贫项目、扶贫对象、扶贫资源等进展变化进行追踪评估,做到资源配置精准;第四,明确教育扶贫工作中各部门的权责边界,确保扶贫各环节公开透明,做到扶贫过程的监管精准;第五,精准安排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提升贫困地区教师专业能力,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师资保障,做到教师队伍建设精准;第六,对扶贫对象的学业状况、就业情况、生活状况等进行追踪、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扶贫政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做到教育扶贫效果精准(任友群, 郑旭东等,2017)。

笔者从教育的直接作用对象出发,以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中教育阶段贫困生为主要扶贫对象,将教育扶贫的目标定为两大方面:一是对扶贫对象进行经济资助,在生活上进行帮扶,确保其不因贫失学;二是为其在学习上提供支持,让他们的学业表现与一般同学在群体上没有显著差异。教育精准扶贫就是围绕这两大目标来精细化管理各项教育扶贫措施,精准化配置各方资源,从而使教育扶贫成效最大化。

然而,实现上述六方面精准,达成两方面扶贫目标,大数据支撑是关键,信息化融入是保障。在过去,力求扶贫精准化、不断提升扶贫成效是扶贫开发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受限于信息化程度,无法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当前,社会环境的高度信息化,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全新视角和选择。

三、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行动方向

2014年印发的《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安排,力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扶贫开发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家的重点工作,依托信息技术已是大势所趋。

1.信息技术何以实现“精准”

(1)信息技术实现数据伴随式收集以促进数据精准。科学的决策,准确的信息是基础,精准的数据是保障。有别于传统人工数据采集、逐级上报的方式,依托信息技术的伴随式数据收集,通过系统、平台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实时形成数据,完成数据收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精准,为后续数据的精准分析奠定良好基础。

(2)信息化处理技术促进分析精准。计算机运算性能的极大提升,数据分析方法与算法的不断精进,为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信息化过程中所催生的大数据分析、联机分析处理、云计算等技术,将极大提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分析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3)信息交换传输技术增强协同精准。扶贫开发需要部门间信息共享、密切协同,因此加强与相关扶贫部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融共享至关重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信息交换和传输手段,在扶贫部门间通过统一标准与规范,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体系化的扶贫开发数据库,促使协作更加高效、精准。

(4)信息化环境促进资源配置精准。随着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资源的数字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贫困信息与扶贫资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匹配对接,通过扶贫平台将贫困区域、贫困个体与资源供给方进行精准接洽,是实现资源精准配置的有效途径。

2.信息化与教育精準扶贫的关联

(1)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分析。在国家扶贫开发大局中,建档立卡对贫困人口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国家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教育精准扶贫依托“三通两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聚焦教育领域,以贫困学生作为主要扶贫对象,建立精准到校、精确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子数据库,向上联通精准到村、精确到户的国家/省域扶贫数据库,精准识别出经济贫困生、单亲子女、留守儿童等,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其致贫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精准了解其需求,为后续扶贫工作提供精准、客观、科学的决策支持。

(2)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项目精准、措施精准。数据提供依据,项目反映需求,精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面对不同贫困状况制定针对性扶贫方案和项目。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可以充分利用扶贫数据库的海量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育扶贫开发特点,对不同贫困情况进行贫困原因归类、贫困等级定位等,细化项目粒度和覆盖范围,打破统一供给模式,精准对接定制化教育扶贫项目。

(3)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精准管理。当前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教育扶贫面对地域广、分布散、类别多、情况各异的贫困现状,传统扶贫手段很难准确辨析各方资源分布与供给情况。得益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教学资源如慕课、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能够利用网络技术精准配置到校、到人,教师资源、扶贫资金等扶贫资源等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合理分配,实现教育扶贫资源精准管理。

(4)信息化促进教育扶贫过程精准监控、精准追踪。贫困信息数字化、数据化,能够使得任何失真、失实信息无所遁形。信息化教育精准扶贫,一方面能够通过数据库,精准获知贫困对象生活改善情况、学业表现情况等,监测变化,如通过贫困生在校就餐等校园消费行为数据了解其生活状况。另一方面,通过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基于时间序列,定向追踪、逐年排查帮扶对象的发展情况,利用数据对情况不明、去向不清、成效不佳的扶贫对象反向追溯,动态管理,问责相关扶贫单位或个人,不断完善进入与退出机制,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5)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精准评估、精准考核。传统教育扶贫工作成效考核与评估主要是结果导向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形成有效指导和借鉴。信息化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数据的伴随式收集能够做到扶贫成效的过程性评估,对于阶段性成效亦可进行结果性评价,结合时间维度还可以对扶贫成效做预测性评估,实现对教育扶贫成效更加精准的考核与评估。

(6)信息化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精准。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王嘉毅等,2016)。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教师数据对贫困地区教师的学历分布、年龄层次、能力现状等做细化评估,进而深入分析教师的能力提升诉求,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传输与共享优势进行教师培训资源的精准适配,制定适用于其能力发展的规划方案,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提供师资保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信息化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大有可为,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陈恩伦等结合教育信息化手段,聚焦于师资水平建设,进行了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研究(陈恩伦等,2017)。汪基德等对网络助学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汪基德等,2017)。刘忠民等开展了以“互联网+教育”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扶贫研究(刘忠民等,2016)。研究多是将信息化作为一种外在技术手段,从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角度来分析,以期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来提高教学质量,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于教育精准扶贫“精准”到户、到人的支持,系统性、可实操的能够适应贫困地区特点(经济落后、师资匮乏、信息化基础薄弱等)的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亟待探寻。

四、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被认为是扶贫减贫的关键环节(郭晓娜,2016),在众多因素中,教育是阻隔贫困传递的核心要素之一(祝建华,2016),而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中教育由于其教育个体在代际中角色的特殊性成为教育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笔者试从以上教育阶段出发,锚定贫困家庭受教育子女为主要扶贫对象,致力其生存状况改善和学习能力提升,以“精准化”为导向、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针对贫困县域特点的教育精准扶贫路径探索,以期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路径借鉴。路径规划与建设内容如下图所示:

1.教育精准扶贫定位两大任务

教育扶贫范围较广,教育扶贫做到精准需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扶贫,本文从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入手,将精准扶贫任务定位于两方面:一是贫困生生存状况改善。内容包括对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生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对留守儿童等在精神和心理方面缺乏关怀的学生,通过家校互动相关信息化平台传递关爱,保证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且能够享有与非贫困生同等或差距不大的生活环境。二是贫困生学习能力提升。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人成材,全家受益,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佳体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学习支持和教师干预等,进行综合施策,提升贫困生学习能力,改善并提升其学业表现,使其与非贫困家庭子女在学习、就业等享有均等甚至优先或差距不大的机会和环境,获得面向未来的自信力和竞争力,可以说是精准扶贫的最终落脚点。

2.中职教育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

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相比,中职教育致力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快捷、最为有效,增强贫困生脱贫致富能力,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一大方向和重要途径(朱爱国等,2016)。对于即将升入高中或可能进入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基于国家、省域扶贫平台数据与县、校学生学习表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其进行分流指导,引导该部分学生基于个人职业诉求、兴趣特点、现实状况等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支持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实现该部分学生精准分流。另外,与贫困生自我选择相适应,职教扶贫须基于贫困生数据做到精准招生,实施精准资助,进行精准培养,进而促进精准就业,形成体系化的职教扶貧机制,做好外围保障。这样,一方面能够促使部分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有所长,尽早脱贫致富,降低其在社会市场中发生贫困或继续贫困的几率;另一方面使其不至于勉强进入高中角逐高考,最后无果而归,即使进入社会由于无技傍身变得无所适从,加重个人及家庭负担导致进一步的贫困循环。

3.平台建设是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基础

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既是关键也是难点,须从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出发,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可行方案。“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依托腾讯智慧校园这一信息化平台,具有低门槛、低成本和高成效的特点,是贫困县域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方案,将解决贫困县域教育贫困的三个问题,一是解决最基本的“通”的问题,二是解决“教”的问题,三是解决“学”的问题(任友群,吴旻瑜,2017),进而以教育数据为驱动,实现以信息技术促进贫困县域的教育精准脱贫。

依据方案,贫困地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县校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解决联通与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基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提出的“两级部署,五级应用”要求(教育部,2014),县校级信息化平台要逐步实现向上的纵向对接,联通国家、省域的教育领域相关数据库,为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提供系统及数据支撑。另外,针对教育精准扶贫同时也要做好横向联通,实现与其他政府扶贫部门、社会扶贫机构的互联互通,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中提到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建设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增强多方交互,共同促进精准扶贫开发。其次,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在贫困县域中另辟蹊径、快速推广普及教育信息化工具,将教育领域中各方面的用户汇聚起来,使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在内的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充分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有利于根据学生的个人状况和家庭状况提供精准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如校园日常管理、家校互动等,为后续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开展打开局面。二是教学平台建设,解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关问题。基于成熟的微课系统、作业辅导系统、课堂学习系统等建成教学平台,为精准扶贫过程中进行学习表现数据收集提供平台支持,进而利用数据和平台精准提升贫困生学业表现。三是教研平台建设,解决教师教研问题。精准锚定贫困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针对不同需求选取适当的信息化途径和方式,切实提升贫困县域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4.数据驱动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

数据是促进扶贫开发“六个精准”的关键,教育精准扶贫须充分发挥教育数据与国家、省域等扶贫系统数据的整合效用,切实推进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考核的精准扶贫方略。数据驱动的教育精准扶贫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内容,一是数据联通,二是数据应用。

数据联通,促进数据精准。数据联通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各级各类扶贫平台的横向对接,联通国家、省域等政府扶贫数据库。不同扶贫开发部门通过与其他部门、机构进行数据联通、交叉验证,促进部门自身数据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各部门间通过数据交互协作提升扶贫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二是政府扶贫数据与县域教育信息化系统中教育数据的纵向联通,国家、省域等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数据能够精准到村、精确到户,其中覆盖贫困生家庭情况信息,是贫困生作为社会人的数据反映。县域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服务平台以校园为基本建设单位,其数据对贫困学生识别与分析能够精准到校、精准到人,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与生活状态。为实现对贫困家庭受教育子女的精准帮扶,必须通过两方面数据的联通,对其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制定针对性、差异化扶贫举措,精准帮扶。通过数据连接发现问题,逐步迭代并完善扶贫数据,形成完善一体化、全方位的教育精准扶贫数据网,促进数据精准。

数据应用,提升数据精准。数据应用与数据精准互为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以數据为驱动,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技术,对学生学习系统中的教育数据与建档立卡贫困数据,做深层挖掘和分析,探寻数据底层内涵,发挥数据潜在价值,实现对贫困对象的精准甄别,对其贫困程度的科学、精准衡量,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扶贫项目和举措,对扶贫工作的成效予以精准评估与客观反映,以数据应用支撑教育精准扶贫。另一方面数据应用是对数据精准性的现实验证,在应用数据过程中所发现的数据问题,如数据错误、数据重复、数据空值等,能够反促各方提高自身数据质量,不断提升数据精准性,促使扶贫机制不断完善。目前,用好扶贫系统掌握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数据,用好教育系统掌握的全国学籍数据库和师资数据库,并进行各种比对来实现精准识别,是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5.教师能力提升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保障

教师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参与者,可以说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有力保障。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以信息化技术促进教育精准扶贫,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亟待提升;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专业能力决定,因此贫困地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更是重中之重。

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须围绕贫困县域教师专业发展开展研究,精准锚定贫困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针对不同需求选取适当的信息化途径和方式,如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资源输送、远程教师培训等,切实提升贫困县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而以教师为中心辐射信息技术优势,促进贫困地区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提升,通过教师能力提升反作用于信息化应用发展,力求通过两方面内容强化,将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五、上饶经验: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精准扶 贫实践

基于以上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上饶市根据自身特点摸索出了“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这一全新扶贫解决方案,正在建设市域范围内县校两级的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并从“市县抓落实”的角度,进行了实操性的教育精准扶贫实践。对上饶市2016年各区县小学毕业生未升学留守儿童流向进行了详细排摸,不仅精准追踪到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而且深入分析了该部分贫困生发生各种流向的原因,为制定精准化教育扶贫项目、发挥各部门扶贫合力指明了方向,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为进一步做实教育精准扶贫做出了良好铺垫和优先示范。

1.运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进行贫困生“小群体”的排摸

2017年3月,依靠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数据库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籍数据库,上饶市教育局根据江西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下发的《上饶市疑似辍学留守儿童情况汇总》的数据进行排查,经过比对后发现上饶市2016届小学毕业生的留守儿童中,未在学籍系统中升入初中学校的共计1***名,详细统计表如表1所示。

表1 2016届上饶市小学毕业生(留守儿童)未在学籍系统 中升入初中学校统计表

[统计条目\&疑似辍学留守儿童数\&2016届小学毕业生数\&毕业生中疑似辍学比例\&明确辍学儿童数\&毕业生中明确辍学儿童比例\&数量\&1***名\&1******名\&1.52%\&1**名\&0.14%\&]

基于表1排查数据,为制定精准帮扶举措,研究对该部分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去向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上饶市小学毕业生(留守儿童)未在学籍系统中升入 初中学校的原因统计表

[序号\&未升学原因\&未升学人数\&占总疑似辍学

留守儿童人数比例\&1\&初中建籍延迟遗漏\&5**名\&35.3%\&2\&六年级复读\&8*名\&5.3%\&3\&死亡、出国、休学、电子学籍提前毕业\&2*名\&1.7%\&4\&无法确认是否辍学\&5*名\&3.7%\&5\&重复建籍空户\&6**名\&44.4%\&6\&明确辍学\&1**名\&9.5%\&]

其中,明确辍学的毕业生中,辍学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因父母离异、成绩落后等因素产生厌学;二是因家庭贫困等原因随亲属外出务工;三是学生智力方面有缺陷或患有精神类疾病,而当地又缺少培智学校;四是以上综合因素或童婚等极特殊原因。以上以应用为驱动、问题为导向、数据为基础的教育精准扶贫初探,不仅发挥了数据促进精准的价值和效用,而且有助于促进扶贫各平台、系统的完善以及部门间精准协作的进行,如通过扶贫办的建档立卡数据与教育系统掌握的留守儿童、教育资助等数据库对接,逐一排摸、精准匹配帮扶措施等。另外,通过数据排摸发现,各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在对接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数据不一致性等问题,但随着各方数据平台的不断对接、不断联通,将促使数据不断更新迭代以逐渐精准。随着数据的逐步完善以及各方联合发力,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2.上饶“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

上饶市政府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腾讯公司,采取“上级支持、企业投入、地区实施、家校协同”的新模式,以新型“腾讯智慧校园”系统为枢纽,形成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连通、资源共享、迭代升级简单快捷、开放并且可提高附加价值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解决方案,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上级支持。上饶市以“腾讯智慧校园”系统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的高度支持。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会同腾讯公司,以上饶为示范,以几乎零成本的“腾讯智慧校园”普惠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撬动“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事业的新发展。

企业投入。“腾讯智慧校园”由腾讯公司全面建设、运维,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终端,以“微信”手机应用为基本连接手段,不仅免去了贫困地区“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维投入,还有效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增投入,有效降低了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的应用门槛。

地区实施。上饶市委、政府主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入腾讯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并且以多种方式直接指导和推动所属上饶县率先试点示范。在及时总结试点中小学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抓紧部署,不到半年就将该系统迅速推广到上饶县全部各类中小学390所,到2017年5月30日,已经完成全市98%以上中小学的部署,基本实现了“腾讯智慧校园”普惠建设目标。在试点试验的基础上,学校与腾讯公司协同开发出了微官网、班级圈、家长通讯录、教师助手、发送作业、消息通知、优质课件在线对接、课外辅导材料在线选择等特色应用功能88项,用户参与率达到99%,使用者每日活跃数远远超出预期。

家校协同。“腾讯智慧校园”系统与以往信息化教学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纳入了家长、家庭。由于系统依托了“微信”这一国内最大、用户最多、使用最频繁的社交平台,能够极其便利、低成本地把学生家长也纳入在内。尤其是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家长,也因此便捷地连接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中,使得这些家长能够在第一时间通过与教师语音对话、图片传输、在线视频等手段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长情况,有效缓解了在外务工家長与留守儿童由于距离造成的心理隔阂,增进了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感情,目前家长使用该系统的频次每日已超过万次。

3.正在实施的“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将面向教学应用,部署联通中心校以上学校的“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加快促进区域化信息化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1)部署市域云录播系统,进一步联通教学、教研和师训。当前上饶各校基本实现数字校园全覆盖,但信息化教学水平亟待提升,云录播系统建设或可破该信息化教学应用难题。云录播系统是一种基于云架构的录播解决方案,能够便捷构建区域级教学资源应用平台,支持教师数字化发展、课堂评价研究、学业质量分析、数据交换等。市内各级教育部门及各中小学,以“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为基础进行平台部署,把各校录播教室连成一线,实现学校间教学的联通,教师通过观摩各校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区域专家通过云课堂观察并评价,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通过不断积累数据,支持区域层面对教师整体发展情况的评估,制定培训决策;校级层面利用数据分析比较,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教师可追踪个人发展轨迹,精进教学能力等(恽敏霞等,2016)。

(2)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推进模式,深化信息化教学应用。贫困县域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化教学,比之发达地区难度更大。最重要的是“输不起”,一是没有多余的钱去“花学费”、“买教训”;二是一旦失败,不仅会浪费本就很少的经费,还会酿成当地信息素养不算太高的干部教师更加排斥信息化的恶果。因此,应该选择低成本、有一定成功案例的方案来建设,并高度注重投入产出比。一方面通过不同区域合作实现平台对接并引进优质资源,支撑前期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另一方面立足本地教育实际,通过机制、模式创新,在吸纳先进内容、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打造本地特色,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发挥教育信息化对贫困县域教育教学的变革作用。

六、结语

综合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和上饶的实践经验,贫困县域在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选择低成本、低门槛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通过转移支付、政企合作等方式做到几乎零成本,依托如“腾讯智慧校园”这种学习成本低、可靠性强、安全度高的一流互联网公司的解决方案,让当地干部、教师、家长、学生都用得起、容易用、愿意用。在操作终端(尤其是移动端)方面,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实际应用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第二,选择成熟技术,对接成熟案例。贫困地区在教学平台建设上,应尽量做到不花钱或花少量钱对接或部署成熟的技术平台。第三,做好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虽然欠发达地区基础差、信息化平台等设施建设不足,但这种弱势反而使得推行信息化建设更加便捷,不用顾虑太多已有设施内容,因此实施顶层设计比发达地区更易,所以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及其实施。第四,用好国家、省级相关数据库。一方面要解决条块数据库之间的联通问题,比如扶贫数据库与学籍数据库及民政数据库等的对接;另一方面要用好这些数据,及时对贫困生状况进行排摸比对,对基层教育扶贫进行及时精准地指导、督查。第五,进一步探索教学环节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信息化教学应用,但前提也要符合低成本、低门槛的要求,让贫困学生和一般学生在使用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且能够获得差别不大的用户体验和教学支持。既不让贫困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也不让贫困影响孩子们的学业发展,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健康成长,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恩伦,陈亮(2017). 教育信息化观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 (3):58-62.

[2]郭晓鸣,高杰(2016).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四大重要关系[J]. 天府新论,(4):1-5.

[3]郭晓娜(2017). 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6-12.

[4]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 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7-04-20].

http://www.cpad.gov.cn/art/2014/5/26/art_50_10616.html.

[5]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 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EB/OL].[2017-04-20]. http://www.cpad.gov.cn/art/2016/10/17/art_46_54504.html.

[6]教育部(2014). 关于印发《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的通知EB/OL].[2017-04-20].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892/201411/177983.html.

[7]刘忠民,王喆(2016). “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吉林省武龙中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8):98-101.

[8]人民网(2015).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EB/OL].[2017-04-2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ywkx/n/2015/1012/c363762-27687633.html.

[9]任友群,吴旻瑜(2017). “十三五”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1):16-26.

[10]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2017). 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J]. 中国远程教育,(5):51-56.

[11]汪基德,刘炜辰,刘革(2017). 台湾“偏乡地区中小学网络课业辅导服务计划”及其对教育精准扶贫的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66-72.

[12]王嘉毅,封清云,张金(2016). 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 教育研究,(7):12-21.

[13]习近平(2016).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7-05-1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5/c_1118731175.htm.

[14]习近平(2017).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EB/OL].[2016-04-19]. 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2/content_5170078.htm.

[15]谢君君(2012). 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 复旦教育论坛,(3):66-71.

[16]新华社(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7-05-19].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

[17]新华网(2013). 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貧攻坚[EB/OL].[2017-05-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c_117984236_8.htm.

[18]新华网(2015). 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7-05-08]. http://www.scio.gov.cn/31773/31774/31783/Document/1457231/1457231.html.

[19]恽敏霞,黄超群(2016). 基于数据挖掘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J].现代教学,(11):68-69.

[20]中国经济网(2016). 习近平最关心的事: 5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EB/OL].[2017-04-20]. 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608/05/t20160805_14536696.shtml.

[21]朱爱国,李宁(2016).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探究[J]. 职教论坛,(1):16-20.

[22]祝建华(2016). 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3):36-44.

收稿日期 2017-06-15 责任编辑 田党瑞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fully well-off society and w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the“13th Five-Year Plan”put forward the new concep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nd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he main path and measure in this new stag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goal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s twofold: one is to provid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objec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econd, to provide po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support. To achieve these two goals,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to be transformed into educati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manifests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action and logic, that i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accuracy of the objects, the project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e mornitoring of processes,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and the teacher training in the poor areas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erefore, when exploring the path for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precisely through informatization, the emphasis is to construct educ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in poor areas, and the key i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integrated data form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all level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data network for educati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ith the data-driven implication in educati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big data. The “Internet+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solution of Shangrao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provides the effective experience for poor districts, which is low cost and threshold, convenient in connectivity and sharing, simple and fast in iteration and upgrading for educati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words: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formatization; Educati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Data-Driven; Shangraos Experience

猜你喜欢
数据驱动精准扶贫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数据驱动理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警务模式创新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