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凤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本文以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的文化建设、活动课程建设为例,略谈四点:学校文化——课程建设的土壤,课程文化——学校文化的生长点,以人为本——课程建设的真追求,物质文化——流动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学校文化 课程建设
何为文化?广义的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学校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学校日常的课程教学。在学校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学校的全体成员接受着既定的文化,获得了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存续、创造出新的文化,可以说,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基石,学校文化建设要源于课程,融于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学校人的发展和文化的生态循环。只有将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并且实现二者之间的互动生成,才具有切实改进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校文化——课程建设的土壤
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一个学校的课程反映了该校的学校文化。因此,任何课程的变革与改善,其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变迁与重构,任何遮蔽学校文化视角的所谓课程教学改进都只能是“望梅止渴”。我们进行活动课程的开发,其实质就是学校文化的重构,学校通过课程开发,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学校特色得以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力得以充分释放。因此,所有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应该根植于学校文化的土壤。
我校因古镇“真州”府苑得名,且以“真”为本,概之为“存本”、“修道”、“仙变”,意在厚德、笃行、创新。因此,我们围绕校名中的“真”字,扎根地方本土文化,秉承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确立了“崇真尚美,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努力建设真州小学“真”文化。
围绕一个“真”字,我们打造了五个方阵——真实课堂、真情教师、真美学生、真成长课程、真爱校园,对应着15个核心要素——学真知、明真理、做真人、献真心、有大爱、育真人、学美德、倾真情、讲真话、真趣味、真实践、真成长、校园优美、教育优质、社会满意。课程是实现办学理念的核心载体,是学校文化发展的中心,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真州娃“真成长课程”正是诞生于我校“真文化”基础之上的,我们实施活动课程的宗旨也正是遵循师生发展的差异,满足不同师生成长的需求,培养“崇真尚美”的真州人。
二、课程文化——学校文化的生长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校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课程文化将极大地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成为学校文化新的生长点。我们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怎样的课程?我们的课程是否基于学生的需要?我们从两年前就开始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反思、讨论,并成立了“课程建设工作室”,校长亲自领衔,带领着工作室成员,促使所有教师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建设当中。
通过不断地讨论、反思,我们达成共识:儿童是课程的中心,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均应受到尊重,我们应本着“为了每一个”的理念,根据儿童的兴趣、能力、动机等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学生的成长,我们的课程必须是为了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因此,我们确立了学校“真成长课程”理念的核心:发展每一个;确立了“真成长课程”的目标:“至真、至善、至美”。突出“4+4”目标,即四种能力: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四种素养:文化素养、公民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
課程理念与目标确定以后,就开始“自下而上”确定具体要开设的活动课程,实现师生对课程的“私人订制”。首先发放教师“个课程申报表”,让老师们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需求,申报属于自己的“个课程”。接着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梳理,设计学生课程菜单,分低、中、高三个年段给学生发放,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自主申请要开设的“个课程”。
三、以人为本——课程建设的真追求
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而来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由成人把持的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课程意识。每个“具体的儿童”都是不同的,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满足“具体的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
除了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我们还需要确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课程文化观。课程建设取决于教师想什么和做什么,而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是其所赖以成长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我们在开发、实施“真成长课程”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的是“自下而上”的原则,课程来源于教师,课程来源于学生,课程还来源于家长、社区。在师生自主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有关课程的故事——
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同一本书”、每周一次的“对诗赛”、每月一个的“故事王国漫游”……讲中外名著,赏现代美文,吟古典诗词,演经典童话,课程形式丰富多彩。这项名为“我爱读写绘”的课程让孩子每天都兴趣盎然地在文字中发现新的魅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好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
书法教室里正在举行六年级学生集体笔会,那一个个写字的身影,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一种文化。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张白纸,尽情挥毫。不同的心性,如春日里不同的花,以不同的形式灿烂开放。
十字绣、手工编织、点心烘焙……这是英语组的女教师们开发的家政课程;跳皮筋、跳房子、花样跳绳……这是体育组的教师申报的童玩课程;陶艺、剪纸、茶艺表演……这是美术组的教师申报的艺术课程。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在“分步实施,小步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地发现课程资源,并且正探索着如何进行课程整合、学科融合,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们的理念就是“让课程自然生长”。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不经意的发现,偶然的“遇见”,这儿长一棵草,那儿开一朵花,然后慢慢地就把学校课程这片花地毯铺满了。
四、物质文化——流动的课程资源
物质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所有的景观建筑都浸染、渗透和传承着文化信息,承载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意蕴,是学校文化外显的主要载体。对于学生来说,从学生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学校环境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在他的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把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与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紧密联系,让校园成为“大图书馆”,成为流动的课程资源,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木、每一块石头都会“说话”。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学校文化建设须根植于地域文化,在继承传统与踏着时代的脉搏中,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真州往来几经秋,风物淮南第一州。真州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因此我们立足于真州文化,挖掘地域文化背景,开发了“走进真州”课程,并且在学校物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做足“真州文化”。
真州,旧有八景:北山红叶、东门桃坞、南山积雪、胥浦农歌、资福晚钟、天池玩月、仓桥塔影、泮池新柳。八景各有特色,是融建筑、山水、音乐以及文物、古迹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富有诗情画意。我们利用校园里四个天井和四个拐角打造“真州八景”素质教育园地,北山红叶植物园、仓桥塔影建筑园、天池玩月书法园、东门桃坞文学园、胥浦农歌音乐园……
其次,我校是回廊式建筑,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建筑特点,做足“廊文化”。仪征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史上风骚人物荟萃。清代名臣阮元被尊为一代文宗,篆刻、书法家吴熙载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真州印象长廊”;“滚滚寒涛听有声,欲览众山都不见。扬州西去是真州,河水清清江水流”……这是“诗歌长廊”;虚拟机器人编程设计、电子百拼示意图……这是“科技长廊”。
黑格尔说:“文化像洋葱头,它的皮就是肉,肉也是皮;如果把皮一层层剥掉,也就没有肉了。”他用洋葱头来比喻文化的“魂体一体化”。物质的應当有魂,魂应当附体。在这样“魂体一体化”的校园里,孩子们才会有归属感,才会充实、丰富。景观的美丽固然重要,但这些都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启蒙、精神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这才是学校的文化,这才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育人无痕,孩子们徜徉校园,感受的是文化的熏陶,艺术的浸染、历史的回声;走出校园,孩子们能带走的是老师的爱、知识与能力,以及校园里一砖一瓦给他们讲述的那些故事。
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课程建设需立足于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到课程当中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生共长。
(作者系江苏省仪征市真州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