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2016年5月,北京市出台《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旨在通过驿站形式将过去分散的、专业化程度低、难以监管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由专业团队来运营。同年8月,东城区出台《东城区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三级五方联动、分类精准供给”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努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新鲜社区养老驿站就是东城区第一批试点驿站。
朝阳门有个养老驿站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一阵悦耳的生日歌,从社区一处古香古色的平层建筑中传出来,这里就是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新鲜社区养老驿站。今天是郭星光老人的生日,驿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和他度过一个难忘的纪念日。
郭星光今年58岁,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他的老母亲快80岁了,已经整整照顾他58年,越来越力不从心。按照东城区划分标准,他们属于托底保障老人,可以接受驿站的短期托老服务,入住之后,老母亲每天来驿站看望他,欣慰地说:50多年都没有好好歇过了,这几天是最轻松的。生日这天,郭星光已经在这里住了10天了,早已看不到刚来时的不适应,他每天开心地看着大家来来往往,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整个人都开朗了许多。
这只是驿站每日忙碌工作场景的一个片段,做为朝阳门街道的第一家养老驿站,它覆盖了街道9个社区的154名托底保障和扶助保障老人,为他们提供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六项基本服务,并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延展性服务。老人可以到驿站享受短期托老服务,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和康复理疗,还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家政、助浴、洗衣、康复、取药等上门服务,截止到2017年3月22日,驿站累计开展入户服务4700人次,极大地帮助老人缓解了生活难题。养老驿站已经成为朝阳门街道服务老人的第一线综合平台,成为老人们最喜欢的地方。
新鲜社区养老驿站共有6张床位,为符合托底保障和扶助保障的老人轮流提供15天的短期免费入住服务。86岁的常凤金老人,外孙女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老人独自在家点燃煤气引起火灾,女儿两头跑身心俱疲,满嘴血泡,把老人托驿站照顾后,解了燃眉之急。同样86岁的李桂荣老人和保姆同住,保姆隔三岔五要回家,老人生活无着,现在保姆不在的时候,能够日托到驿站,老人非常开心。驿站建立之后,每天都有因为各种原因短期入住的老人接受专业照顾,满足家人喘息服务需求、日托服务需求、救急服务需求,得到老人和家属的高度好评。
养老驿站:居家养老平台最前沿
朝阳门街道一直非常重视养老工作,从2008年开始至今,街道根据地区老人养老实际需求,逐步形成了“长期进院、短期进站、居家入户”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格局,即“公建公营”的东篱敬老院,为街道和所在地的特殊困难人群提供机构养老服务;“民建民营公助”模式的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为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臨终关怀等多项照料服务,并利用自身专业力量为部分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养老驿站的建立,成为短期托老和上门护理的最前沿居家养老平台,为托底保障和扶助保障老人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朝阳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郭云介绍说:驿站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主要通过逐字逐句研读有关指导文件,尤其是东城区提出的“三级五方联动、分类精准供给”工作主旨,不断通过入户调研、老人沟通、听取反馈、听专家分析、对外学习等形式,反复检验驿站运营和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基本完善了各机构的服务职能,在管理模式上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经验。
为使分类更公平、精准,让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来自政府的保障和社会的帮扶,从促公平角度出发,街道组建了“需求评估管理委员会”,由民政科、社区居委会、专业社会机构、志愿者、服务商五方组成,通过“申请—初审一鉴定一复审一确定”5个步骤,对提出申请的老人进行核实、评估、认定,确定是否纳入到托底和扶助保障范畴,保基本、兜底线,让老人在社区里颐养天年。
为了对服务实施进行有效监管,街道创新成立了“居家养老监督管理委员会”,由街道人大代表、政协代表、科室代表、老人或家属代表、服务商代表组成,按季度召开地区养老工作考评会。目前已经开展了6次工作会议,对街道养老决策进行研讨,听取服务商工作汇报,对为老服务内容和效果进行考核汇总,对不合格的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服务项目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通过“退出机制”进行管理。
截止到2017年3月,朝阳门街道为120位老人建立了“一人一册一档”的个人档案,调动地区4家非公企业和3所中小学的学生志愿者以及社区20多名低龄老人志愿者,参与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站,家庭、志愿者、居委会、社会组织、企业五方联动,共同搭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作为朝阳门街道养老服务的直接管理者,郭云主任说:“我们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任重而道远,在居家养老的第一线,我们要做得更精准、更精细,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是的,看到她桌上的2017年养老服务规划体系图,我们感觉到,她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建立实体服务平台、网络服务平台、数据管理平台等五大平台,还要完善服务供给、服务需求、服务管理等管理体系,不禁让我们心生敬佩。
当问到郭云主任为什么给自己安排这么多工作时,她笑着说:“领导信任、老人期待,再加上一份情怀,我们偷不了懒”!
备注:
普惠保障群体是指具有东城区户籍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在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老年人优待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个人自愿申请、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提供六项普惠性服务,分别是:开展探访巡视、建立需求档案、提供服务手册、居家适老化改造、编入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健康管理(65周岁及以上)。扶助保障群体是指具有东城区户籍并在我区居住的中、重度失能高龄老年人。通过“家庭负担为主、政府分担为辅”的方式,在普惠性服务的基础上,增设六项扶助性服务,分别是:居家医疗护理、辅助器具配备、对接志愿服务、建立家庭安全预警系统、家属护理技能培训l、家属喘息服务。
托底保障群体是指具有东城区户籍并在我区居住的城市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中失能或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含其重残的独生子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精准化。其中,孤寡且失能的优先安排入住养老机构;孤寡但可以自理的,提供每日探访巡视、精神关怀服务;失能但有家属陪伴的,提供居家医疗护理、家属护理技能培训、家属喘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