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燕贤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也逐步得到了重视。在新形势下的中职体育课堂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的被传授者,而是需要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体育学习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得到个人创新能力,身体素质乃至体育素养的综合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改推进的背景下,中职体育课堂中教师进行学生个人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以及具体实现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中职体育;新课标改革;学生主体;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新课标改革在中职教育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推进,而体育教学中更是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不可以拘泥于传统,墨守陈规往往阻碍了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进而限制了学生个人体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而通过中职体育课堂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进行个人的综合能力提升。
一、中职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
(一)当今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巨大的。创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也导致了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重心不断调整和改变。中职教育更是如此,学生正在面临即将踏入社会的关口,对于社会的需求必须及时反映到课堂教学中以满足学生的个人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有了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够更有竞争力,在社会群体中立足,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构建。
(二)新课标教育理念深入的需要
传统体育教学属于“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大多由老师全部的主导,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视学生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自主学习意识的构建。学生成为了课堂的“客人”,进一步限制了学生个人的创造力提升。而新课标改革理念中,我们重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需要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对于新事物进行挖掘和探索,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个人提升和能力的培养。
(三)促进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即将步入社会,对于很多事物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体育学习也不例外。学生需要能够结合自身特性进行更为适合的学习,而体育教学中更是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性进行教学,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得到学生的深入探究和学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进行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在新课标不断推进的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构建更是直接为他们打好步入社会的坚实基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革新,以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些可选的实施策略:
(一)改变师生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中职体育教师乃至于学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都较为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更迭,一味的只是进行体育活动和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兴趣是学生的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源泉。学生需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调动,来得到对于体育学习的深入。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根源上改变师生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明确在新形势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人自主学习意识构建的重要性,以更好的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二)中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随着师生教育理念的革新,与之同步的需要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提供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在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将体育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化。在新形势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体育运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例如,开展班级小组协作体育学习模式,根据学生个人的特性和爱好进行分组,以保证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更加具有参与积极性,并进行小组互助,小组之间比赛等等促进模式,进行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
(三)创设多样化的体育创新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人的参与度并不高,大多数是出于被动学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进行实践,进而在实践中得到个人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实践活动的设立,就是为学生搭建了自主探究创新的平台,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探究。例如,创建班级乃至学校的实践活动,结合广播体操,啦啦操等等运动,引导学生进行编排,并给予技术的指导和支持,再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创新实践。
本文在新课标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明确了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师生教育理念的革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多样化实践活动的构建,在中职体育课堂中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培养。
参考文献:
[1]孟凡伟.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荆楚学刊,2012(2):40-40.
[2]朱娜.對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11):13-14.
(作者单位:云南省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