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涛
立足国情,既要正确把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普遍性,同时又要注重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上的特殊性,只有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普遍性与各个时期不同阶段的特殊性相结合起来,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一、必须立足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维护新生的政权体系,如何在一个千疮百孔的旧中国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完成政权的稳固之后,1953年毛泽东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随后领导全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解决了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摆在了党的面前。而当时唯一可以提供借鉴经验的苏联又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了其过去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有益的警示。毛泽东同志说“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起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1956年初,毛泽东连续听取30多个中央部门的工作汇报,调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在关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上,毛泽东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实际,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问题。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毛泽东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同样,在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改革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上,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仍然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正确的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在于依靠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离开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挫折和失误。这也正是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仍出现了许多的失误的原因,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二、必须立足国情,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中国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不能照搬苏联模式,更不能照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路子,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里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则:一条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条是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而关键在于二者的“结合”,只有“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来。什么是中国的国情或矛盾的特殊性呢?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在破除和纠正长期存在的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理解前提下,邓小平先从否定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精辟而又深刻的论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又从肯定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因而中国国情仍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推进制度改革,在克服重重困难与挫折的情况下,仍不断扩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必须立足国情,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从世情看,世界的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各种现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之密切,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世界也在加深对中国的影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国际发展战略上不断加强与世界诸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从国情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國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立足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以更大的政治勇气与决心,以更大的政治智慧与谋略,适时地促成各个重要领域的改革,不失时机地完成关键节点的发展。从党情看,对于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何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党的事业继续发展是面临的重大任务。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破除执政难题,破解执政危机,提升执政自信,是全党同志务必思考的重大课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历史形势与任务,结合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与国情需要,适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画出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而为中华民族步入世界中等发展国家行列谋好了篇,布好了局。
党的十八大之后,针对当时的具体实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反腐败入手,苍蝇老虎一起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厘清了党内的污浊之气,发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誓言,赢得了党心民心,重塑了党在人民群众及广大党员中的形象。同时,党中央又适时在国际战略上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成立亚投行,及时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国内战略上,从国家治理、法治建设、民生建设到新闻宣传、教科文卫事业等各个方面,逐步地渐进地推出中国共产党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方案,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每一个政策策略的推行与制度体系的构建,看似孤立单一,实际上是环环相扣,是立足于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一个方案紧跟一个方案,一个策略紧随一个策略,一项制度安排紧靠一项制度安排,从而在一定的时期内适时地将政策策略推行出来,而最为关键的点则在于政策策略的制度化,这也正是我国目前各领域深化改革急切需要的,也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只有立足中国国情,与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而科学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在各项事业的推进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 方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