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芝
文化自信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至为重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赋予了“文化自信”特殊重要性。增强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探讨的重大课题。“文化自信”究竟有什么样的内涵意蕴?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如何可能?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厘清专家学者的研究脉络,对于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很有必要。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宽阔的历史视野、博大的政治胸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多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刻阐述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2012年11月15日,他担任总书记伊始,就高度赞扬和评价了中国人民培育的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2月20日,在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提出:“建
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意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指出,从总书记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从三个层面来论述“文
化自信”的基本内涵的,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内涵包括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对历史沉淀的文化积累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相信它们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受住各种考验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相信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牛先锋等指出,谈文化自信,要搞清楚“文化自信”中的
“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列称为“四个自信”,在这里,“文化自信”中的文化理所当然是指狭义上的、以独立形态存在着的文化。基于此,我们可以把“文化自信”中所谈的文化界定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及其文化产品,更核心的是指为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服务的意识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以,今天谈的文化自信,不是要显摆中华文化有多么长的悠久的历史,也不是要展示中国革命文化有多么悲壮,更不是要复兴传统文化、重振革命文化,根本目的是强调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坚信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滋养的中國共产党及其中国共产党所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引领和保障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实现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坚信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滋养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为人类过上幸福生活提供富有价值的“中国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齐卫平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属于政治范畴,而文化自信则属于精神范畴。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附体的灵魂,既是它的精神显示,又是它的价值表现。文化不仅凝结着过往历史的思想结晶,而且透现着预期未来的取向范本。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不属于同一个范畴,文化具有的精神统领地位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最根本”意义。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价值自信,因为它是从精神层面反映一个民族对自身存在的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确认民族价值。“四个自信”具有内在契合的关系机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言,道路是实现路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力量根基,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有助于构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心理认同,有助于挖掘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思想财富,有助于营造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实践氛围,有助于保持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政治定力。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壮海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所应有的文化自信,就其本质而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共产党人的身份与使命,始终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共产党人所要确立的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定继承者,是革命文化的亲身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定建设者。中国共产党人如果不充分继承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可能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如果不自信满满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可能真正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涵养、增进共产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对中华民族璀璨的古代文明有深入的了解,给优秀传统以充分的尊重,也需要我们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给以充分的尊重;需要我们熟悉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也需要我们熟悉共产党人的思想经典;需要我们将文化自信的增进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设结合起来,在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人民论坛理论研究中心撰文提出,我们强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核心是基于正确地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问题;对于革命文化的自信,是不能忘却党今天所拥有的执政地位从哪里来;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抱有自信,实际上是回答了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前景,即“向哪里去”的问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既有传承,又各具特征的文化形态的自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化自信”为抓手,深刻回答“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共产党执政地位从哪里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哪里去”的深谋远虑。
三、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指出,要在世界视阈下,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确认“文化身份”很重要。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出现了全新走势,国际间可见的国力“硬实力”竞争正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因此我们要在世界视阈下重建文化自信,从而消减文化自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使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世界化,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在世界视阈下,重建中国文化自信,要通过对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确认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文化身份”这种与他种文化相区别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也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前提条件。身份危机表征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总体危机。一种文化没有了“身份”,就没有了存在的地基和精神之根,文化就失去了向心力和亲和力。一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强大的话语压力下、在对传统的虚无的批判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方文化整体上丧失了自己的声音,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失语了,沦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或附庸,中国自身的文化身份出现了辨识危机。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的身份标记,就会让其他国家辨识起来比较困难。“他者”进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就容易被“他者”所化,从而失去个性。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认为,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2.文化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3.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4.文化自信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论述“让文化自信之光照亮复兴之路”。他提出,从历史上看,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文化自信,也就丢失了民族的根和魂。在绵延不断的5000多年历史中,中华文化历经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清末民初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义理与结构,创造了无数哲学、伦理学的伟大成果,也经历过无数困境和冲击。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一次次陷入危机而又能一次次“贞下起元”最终渡过难关,靠的就是中华文化所塑造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的强大凝聚力和中华儿女坚定的文化自信。从现实来看,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我国已经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版图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这一切都将不可想象。同样,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下,在“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面前,我们只有坚定对于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坚定对于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才能以自己的罗盘定自己的航向、以自己的节奏走自己的道路,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认为,“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的根脉所在”。 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在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基础上,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才豁然开朗、蔚为大观的。中国道路是经济、政治、社会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走好中国道路的精神资源。文化自信是中国道路的根脉所在。理论自信要立足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条,是价值观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近代以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选择和融合的结果,既传承了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又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内容,还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红色文化。认同中国道路,不认同这些价值规范不行;坚持中国道路,不遵循这些价值规范不行;发展中国道路,不弘扬这些价值规范不行。在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不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情况下,更需要花些力气对三大文化体系进行整合,以实现文化自信各方面内容的相互连通,形成中华文化的整体气概、风貌和魅力,进而为中国道路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四、文化自信如何可能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邢贲思指出:一、自觉才有自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来推动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二、打通才能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民族历史背景提出的“四个讲清楚”,到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践提出的“两个讲清楚”,目的都是要打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清楚才能打通,打通才能自信。三、普及才会自信。文化自信不是让我们讲在嘴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是少一些空洞的理论说教,多一些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用人民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我们的文化故事。
北京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魏波从“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机制”探讨文化自信的培育。他认为,需要深入到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中去把握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机制。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文化与意义世界,在自我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形成了文化自信。变革与冲突引发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由此带来对既有文化的反省性认识,文化批判构成文化自信发展的动力机制。现代性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现代性的扩散则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困境。基于上述认识,培育文化自信需要在社会转型的系统进程中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在自我反思与批判中高扬中国文化的主体性。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田克勤认为,坚定文化自信有三个基本维度:一是深植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筑牢支柱,传承中国革命文化;三是点亮未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应致力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融进去”“走出去”;在传承中国革命文化方面,应致力于促进革命文化“学术化”“现代化”“品牌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应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及时代精神建构。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双传学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本来与外来。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积淀,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激荡,呈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状况,处理好“本来”与“外来”、“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二、传统与现代。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传统,人们无时不处于这种传统之中。同时,传统文化又不是凝固不变的,今天的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延续。在每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必然会增添新的内容,凝结成新的传统,进而沉淀在民族传统的“河
床”之上。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性根植于传统之中。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弘扬优秀传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与发展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新文化传统。因为这些已经融入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优秀因子。守正才能创新,传承才有發展。只有保留好中华民族的本色,彰显现代文化的特色,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三、传承与创新。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键是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发展,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结合起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管永前提出,要在文明互鉴中树立文化自信。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欧美来说,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在不少人眼中是分裂开的。历史的中国辉煌灿烂,但它已经不复存在,只活在博物馆里;而当代中国虽然经济发展,但政治不符合西方的价值标准。显然,西方的这种认识具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是一脉相承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逻辑,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非空中楼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伟大成就的思想支撑。因此,中华文化自信要在面向世界的开放中增强,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民族历史上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但当代中国面临文化自信与否问题。树立文化自信,应该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平等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周 巍)